(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66期)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十一小长假的第一天,首先祝大家国庆快乐!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登基后,新朝新气象,于是发布了新的雍正通宝,这种铜钱的铜和铅的比例增加,也就是钱币本身代表的价值增加,可是为什么老百姓反而叫苦不迭呢?
本期话题:雍正王朝中朝廷增加了印钱的成本,为什么老百姓反而更穷了呢?
一、
相信有些朋友这一段剧情并不是很懂,按理说钱币的价值大于本身价值,对老百姓来说应该是好事啊,为什么到了雍正王朝里面,反而被孙嘉诚说是弊政呢?
整个事件是这样的:
其实在历史记载中,康熙帝在位时印制铜钱就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到了雍正即位,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主管此事的大臣胤禩更是提出铜七铅三的铸造方法,结果得到了大臣孙嘉诚的极力反对。
在雍正王朝中,这个剧情也基本符合史实的,老八胤禩主管户部,为了迎接新皇帝登基,他决定把原先印制铜钱的铜五铅五,给调整到铜六铅四。而铜的价值是远远大于铅的,这样一来,同样的铜钱,新钱比旧钱价值更高一些。
但是这种新钱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非常明亮的,毕竟铜多了一成,也让雍正帝比较喜欢。但是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变差了,当然我们不讨论钱币能不能长久保存,我们要探讨一下这样做以后,对朝廷和对老百姓都有什么影响?
二、
先说对朝廷的危害:
第一个危害就是朝廷印钱的成本大幅提高,增加了财政开支,造成国库白银的白白浪费。
第二则是造成铜钱大量流失,因为此时铜钱本身代表的价值没有它含铜的价值高,这样必然导致部分官员或商人偷偷融钱取铜,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钱越来越少,朝廷就越来越印钱,最后国库亏的更厉害。
第三,则是滋生了很多犯罪和不稳定因素,因为钱币价值跟本身不匹配,自然就有人利用权力套取更多的金钱收入,给朝廷增加了腐败的发生率。
再说对百姓的危害:
由于刚才提到的问题发生,导致市面上铜币减少,相应的价格也就提升,本来官方一两银子换2000枚铜钱,但是到了市场上就变成了一两只能换800铜钱。
但是老百姓大多比较贫穷,交税等都是靠日积月累的铜钱来交,本来800铜钱就可以抵一两银子,但是到了官方这里仍然是2000枚抵一两银子。
最终导致百姓被剥削,而一些不法官员拿着铜钱又换成了银子,最终自己赚取了差价。
三、
有人说不对,官员可以到市场上800铜钱换一两银子,老百姓为什么不先到市场上换了银子再交税?
其实非常好理解,一般做银子换铜钱生意的人都有官方背景,毕竟他们换来铜钱是用来融化提炼铜的,是违法行为,也就注定了这种行为不能摆到明面上。
这对于没有门路的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换不到银子,况且他们量这么少,一般做生意的还看不上。
更重要的是,没有不法官员的保护和默许,一般人不敢这样做,这也注定了,这场生意只能是官商勾结剥削老百姓!
所以,孙嘉诚才冒着生命的危险向雍正帝进谏,提出了印制铜钱出现的问题。
他的进谏无疑也得罪了老八胤禩一伙,老八胤禩主管户部,拥有印钱的能力,而且掌管全国的税收。光这一项,他每年的进账都要以千万计算。
至少在剧中老八胤禩并没有表现出多么“贤”,因为后来他被抄家以后,他还掏出上千万两银票,说是自己私藏的,那么没有私藏而被抄家的估计不止这千万。按照剧中的说法,雍正帝辛辛苦苦十几年,最终国库也才五六千万两银子而已。
四、
那么雍正帝为什么不直接把官价调整到一两银子换800铜钱呢?
这就是银本位政策的原因,朝廷要想保障金银的购买力,保证朝廷的税收,则就必须咬定银子换铜钱的价格。为什么必须这样做?
就在于购买力上面,在民间花钱主要以铜钱为主,不要被电视剧所困扰,动不动就拿银子结账。实际上民间绝大部分交易都是靠铜钱的,比如二文钱买个烧饼,八文钱买碗面。
假如国库有800万两银子,那么他本来可以买800*2000*1000/8碗面,如果降低了银子兑换铜钱的数量,那么就减少了60%的库银购买力。
这对朝廷来说,是不可抗拒的,本来中国就不产银子,如果对外贸易没有银子流入,那么银子的价格也更不会降低了。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明明知道黑市上银子的价格并没有这么高,但是朝廷仍然死死咬定官方汇率不变,说到底还是怕自己国库空虚,宁可穷了老百姓啊!
放到现在的金融战争,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上期回顾: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当着众人烧掉百官行述,其背后用意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