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真,所以深
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里,《步步惊心》绝对是我的一个特别的存在,我的许多第一次都献给了她,第一次这么时刻的关注过一个剧,从拍摄到杀青,到播出,一步一惊心的走来,我的整个2011的半年时间都步步惊心了。第一次逛贴吧,第一次开微博,到现在的第一次写评论,她已经夺走了我太多第一次,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为了的一个故事而中这么深的毒。
或许是期望太大吧,当我无比激动的去看这个我念叨半年的剧时,我第一感觉是惊艳,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却渐渐感到失望,它只是比一般的言情剧深了一点,少了许多原著的韵味,虽然很多台词都是书里的对白,但却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对话要么改了要么删了,明明原著里很打动人的场景拍出来却没有太大的感触,道具服装演员都没有问题,最让我无语的是编剧,如果不是小说本身优秀,我想就不会这么火了,编剧只是借用了小说的整体框架,却未得精髓,根本就不能体会人物在各个阶段的感情变化的无奈和挣扎,只是很干净利落的就转折过去,没有一点过度,让人一头雾水,感情戏的节奏那叫一个快,让我这个熟知小说的人都老是跟不上,更别提没看过书的人了。
编剧绝对是八爷党的,把八爷整的对若曦多么的好,爱的多么深,十四被漂的像一朵白莲花,多么的重情重义,挺没意思的,最最让我憋屈的是把四爷的许多经典台词都变了,整个一情圣,很多台词都太言情了,让我这个博爱党兼四爷党的被整的对四爷没啥感觉了,那就一言情小说的男主,还把他和若曦的许多甜蜜的时光都删了,我是没看出来他们有多相爱,为什么若曦就爱上四爷了,我估计没看过书的更不明白,要不是夺嫡的戏加的还算精彩,配角的戏加的也还不错,我都不想看了,最倒霉的是若曦,由于把爷们各个整的无限好,就反衬了她的不好,估计是言情小说中被骂得最惨的女主角了,但我却认为她是最真实的言情小说女主角。
如果你只是想看一本浪漫的言情小说,那你还是不要看这本书,因为它的爱情太现实,满足不了你的幻想,但就是因为它的现实和残酷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是要给人带来思考的,《步步惊心》让我不仅仅只是看到了爱情,还让我看到了掩盖在史书里的那一段说不清的大清,在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大家只是命运的棋子。
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后很讨厌女主马尔泰 若曦,的确,她不讨喜,她不是爱情至上的女人,不会为爱要死要活的,她不够勇敢,有时还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正因为这样,她才显得真实,她就像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女孩子一样,不完美但也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我一般看言情小说对女主角很挑,因为男主角基本上不用猜就知道是又专情又帅气又有地位的人,唯一支撑位我看下去的就是女主的性格,我喜欢那种理智又倔强的女主,所以若曦的性格我还是蛮欣赏的,许多人不喜欢她是因为她们总是站在爷们的角度看问题,不过也不能怪他们,谁让作者把几位阿哥写的那么出彩呢,再加上编剧的漂白加工,她只有炮灰的份。
记得我第一次看完这个故事后,虽然很心疼胤禛,但我完全支持若曦的选择,因为换做是我,我想我估计还没她做得好呢。指责若曦的人我觉得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道女人就应该为了男人牺牲,男人就该利用女人去完成自己的野心,那若曦这个现代人又和古代以夫为天的女人有何区别,如果她只是个为爱不管不顾的女人,我会很鄙视她,因为她将失去属于自己的特质,淹没在古代女子的浪潮中,我很欣赏她的一点就是,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个性,没有被爱情冲昏头,只是安心的做雍正的妃子。如果她真是这样,胤禛就不会那么爱她了,因为她将和雍正的后宫中的其他嫔妃没什么一样,渐渐没有属于自己的特别。
我们会讨厌她,是因为作者完全在写一个普通人,没把她当女主角,通常我们看到的女主角总是被作者赋予着自己的美好幻想,总是不自觉地去美化她们。很少有作者这么去利用女主角的,是的,利用。作者只是把她当做故事发展的工具,她的作用就是为了将两个党派串起来,尽可能的去展现一个残酷真实的夺嫡过程。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她明写暗写都是为了她的故事。她就像一条蜡蕊,燃烧着自己,照亮着那些夺嫡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好比一条华丽的链子,串起各色各样的珍珠。
男子卷
第一个在若曦人生中出场的是有着草包之称的老十胤礻我,这个有些呆有些憨的男孩,将若曦最初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慢慢抚平,他就如一个邻家大男孩,单纯而爽朗。或许他不够聪明,不懂得如何甜言蜜语讨女孩子喜欢,但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最无私的关心。也许因为从小被人嘲笑自己的笨,所以对若曦这个一视同仁的朋友他就格外的认真,虽然总老是被若曦耍的一愣一愣,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她,即使最后找到了陪伴一生的人,依旧对若曦保持着那份纯净的,不掺杂任何目的地关心,应该说他是对若曦最真的人。他就像我们儿时的玩伴, 干净而纯真,是心底里一道明媚的阳光。
和老十一同登场的是有着毒蛇之称的老九胤禟,此时的夺嫡战争还没有开始,大家都还能和睦相处,至少表面是这样的,所以他那种毒辣的手段还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这时的老九给人印象不深。事实上,这一角色在整本书中就是打酱油的,之所以变成跑龙套的,完全是因为她和女主角之间没有多少交集,我们知道的关于他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若曦从别处听来的,关于他的正面描写很少。不过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他阴狠毒辣,为打目的不择手段,是典型的皇子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一个和若曦没有感情瓜葛的皇子,他很好的阐述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他的这种大男子主义直接导致他对若曦这种独立自主的女人的讨厌,或许他认为女人就应该像叶檀那样以男子为天,所以他在利用叶檀时没有一丝犹豫,甚至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直到十三把叶檀的手绢扔到他面前时他才有了些许后悔,才开始明白这份感情的可贵,以至于最后抱憾而终,或许这才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千呼万唤之中,若曦这个身份所带来的牵绊,也就是这个院子的正主终于登场了,那挑起的门帘若撕开的面纱,将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康熙的第八子胤禩正式的呈现在面前。之前对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史书的寥寥数语上,我们只知道他是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失败者。所谓的正传不过是那些胜利者的宣言,那么抛开史官的条条框框,作者心中的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八皇子什么样的,从现在开始,这个故事里最华丽的炮灰登上了舞台。正所谓男主是用来爱女主,男配就是让观众心疼的,剧中的八爷被编剧把这个说法发扬光大了,加了许多感情戏,将八爷塑造成即使被抛弃了依旧默默关心的人,所以赢得了一大批的粉丝,而把他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不娶若曦的行为无限削弱,所以若曦才会被喷的这么惨,八爷真心待若曦我想也就在若曦没入宫前吧,毕竟宫中的若曦身份太敏感了,很难没有别的心思,她的一句话会影响下一步的计划。
八爷这个角色我从一开始就对他不感冒,这种一味的对女主好的言情小说男主我一贯就是直接pass掉,真正让我注意他的是在第一次废太子后,他和九爷、十爷和十四爷一起去找若曦探皇上的口风,虽然最后他制止了九爷的询问,保留了若曦的自尊,但最后那一眼的怀疑让我重新认识这个男人,他脱掉了一般言情小说的局限,不再只围绕女主转,更应该把他看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尤其是被若曦分手后的干脆利落,更加表现出他的政客风格,一切为政治服务。就如电视剧中他劝老十说的那样,感情对于他们这些以皇位为目的的皇子们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所以他和若曦的分开是两人性格的必然,因为他们都给不了对方想要的,他们的分开没有对错之分,只怨两人相遇的时间不对。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历史依然按它既定的轨迹运转,所有人和事都曲终人散,人们总爱去同情八爷与成功的擦肩而过,而忘了他最初选择这条路本来就是一条不归路,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为什么总是去苛责别人呢,难道他不要为自己的高调和激进买单吗。不过,我很敬重他,至少他曾经争取过,努力过。此生我想他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八爷这样的人适合当情人,温柔又浪漫,懂得风花雪月,很能满足女人的虚荣心,这样的男人应该说女人很难拒绝,即使高傲如明慧,也难逃感情的漩涡,最终还是放低身段嫁给了他,对于女人来说,感情是最致命的弱点,所以若曦即使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结局,还是动了心。但是你走不进他的心里,因为他的温润尔雅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伪装,你会发现你看不清他,所以这就是我对他一直印象不深的原因。他可以对冷漠相待的若兰依然温柔如水,也可以对自己并不喜欢的明慧敬重有加,还可以对开朗活泼的若曦呵护宠爱,这样的男人我想女人会很没有安全感,你根本抓不住他。他就如天上的明月,光华四射但又飘渺不定,这种距离感很难让感情深入,所以即使若曦很轻易的被他的光芒所吸引,但却不会深到让她生死相随。八爷的感情最纯粹的给了若兰,那种懵懂的情窦是最纯洁的,这就是为什么初恋让人念念不忘的原因,可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终究不得不放下,彼时的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负,不会让儿女私情牵绊住自己的脚步,所以他娶了能为他政途有帮助的明慧,他给了这个女人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地位,却给不了她最想要的感情,后来他看到若曦让他重温年少时的那种情动,不过此时的八爷春风得意,情爱只是他政客生涯的调味品,而若曦也不是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她考虑的更多的是两人的未来,这就是女人成熟与否的区别,如果两人没有未来,那么现在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女人的感情和青春是耗不起的,最主要的是若曦怕那本不深的感情在女人勾心斗角中消磨殆尽,红颜未老恩先绝,现代女性不是为感情而生的,所以若曦及时的收了手,而八爷也绝不会放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政治势力,两人一起合力将这段情扼杀在萌芽状态,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对错之分。直到潮起潮落,繁华尽退,他才真正明白谁才是那个陪他看夕阳的人,只是当他想通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人总是失去了才发觉它的好。
八爷的一生败在他的高调与自负上,他在废太子的事情上太张扬,不过这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康熙忌惮他暗中培育的势力,透过太子事件让他觉得他的势力是对自己皇权的最大的威胁,所以才想方设法对他打击,才会在毙鹰事件时借题发挥,轻易的就定下八爷的罪状,只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他还是沉不住气,这一点他就不如四阿哥,小不忍则乱大谋,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他败给四阿哥不无道理的,他太早暴露了自己的实力。过分的自负其实是为了掩饰他隐藏在骨子里的自卑,而他的自卑源于他母亲的身份,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生母的出身一直是他内心的一根刺,也让他很早就明白了人情世故,这样的人很讨巧,很会蛊惑人心,但是他老爹康熙也是只老狐狸,应该说能在皇宫生存下来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而且他这种拉帮结派的夺嫡方式对康熙和国家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所以读者大多会感慨同情他的结局,却很少会支持他的做法。
在八爷的引荐下若曦认识了十四阿哥胤禵,作者曾说他最喜欢十四阿哥,所以她把十四阴暗面掩藏的极深,所以我第一次读时压根儿没往深层次想,对他的印象也如若曦一样停留在阳光大男孩的程度,对他的很多行感到迷惑,直到看到作者写的关于十四的后记才算真正读懂他,一个成长的阿哥。
初见若曦时,若曦正在感慨若兰和八爷,那种超脱年龄的表情给他留下了及深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和若曦说起来还是那么念念不忘,我想此时十四才真正了解了若曦,但是可惜若曦已经心里再容不下别人了。所以我对电视改编他俩见面的情景很失望,不能突出两人的心境,也就突出不了十四的变化。十四和若曦两人是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所以只能错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十四认识若曦时只是个十几岁的男孩,而若曦却是个心里年龄25岁的现代人,所以根本就不在若曦的考虑范围。而十四是这几个阿哥中最像阿哥的。所以此时的十四虽然对若曦的奇行怪谈感到特别,但是他的骨子里的皇子思想对若曦的行为却嗤之以鼻,认为有失身份。所以对若曦会见雅妓绿芜反应很强烈,再加上对若曦迟迟不嫁八爷的不满,而此时的若曦还处于对现实冷眼旁观的心态,依然坚持自己的思想,她的这种思想恰恰和十四的封建思想格格不入,而且若曦和十三走的又有点近,种种这些导致两人相见两相厌,而后若曦进宫,两人见面有限,更加难以增进关系,直到十四假扮蒙古人来找八爷,若曦帮他脱险,十四才完全相信若曦。
许多人分析十四对若曦倾心是在若曦为他和敏敏赛马后开始的,我赞成这一说法,若曦本可以把责任推到十四的身上,但若曦却冒着危险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十四,我想对于看惯尔虞我诈宫廷是非的皇子来说,若曦的这种做法让他重新认识了她,让他开始想真诚实意的放低身段去和她相处,所以才有了对若曦区别十三和自己不同对待的不满。以至于对若曦用来比赛的簪子一直珍藏着。接下来十三被他们设计囚禁,若曦为了十三在大雨中罚跪,更加体现了若曦的可贵。即使当时的情景连若曦前男友八爷都只是潇洒的挥挥衣袖而去,十四却选择了给她带来了吃的,还为她不惜向康熙求情,当然照作者的意思此时的十四夺嫡初见端倪,所以不是单纯的帮若曦,但总算若曦不再受苦了。此后十四开始了他的蜕变,由一个纯粹的八爷党慢慢独立自成一党,而且暗中极力破坏八爷和若曦的关系,而这些若曦和我们大多数读者还是把他当成那个心思单纯,义薄云天的大男孩,即使连谨慎的八爷也被蒙混过关了,或许刚开始十四只是无意识的偶然行为,但是权利这种东西对男人的吸引力如罂粟一般,慢慢的侵蚀那本就不牢靠的友情。所以他和八爷这条路注定渐行渐远。接下来十四平步青云,在众阿哥中崭露头角,越发受到康熙的关注,这于他平时表现出来的兄弟情深不无关系,尤其是为十三求情更加深得康熙的欢心。所以在这之后的彻底搬倒八阿哥的死鹰事件中若曦才把他列为第一怀疑对象,因为不管从下手机会和受益程度,十四都是嫌疑最大。而且当若曦把他比喻成狐狸时他的心虚都加剧了若曦的怀疑,心里的不信任导致若曦不可能会对十四动心,所以才有了若曦后来对康熙那么坚定的抗婚,这也就是作者说的他俩怎么都凑不到一起,开始年少,后来夹着八爷,再后来隔着怀疑,结果注定擦肩而过,若曦已经把他排除在外。接着边疆危机,十四被任命为大将军,赢来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而此时的若曦却因为他被罚浣衣院,两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这几年的军旅生活已经把十四磨练的更加成熟稳重,早已不是初遇时的两小无猜,他已蜕变成真正的皇室中的男人,只是若曦没有发现吧了。或许这种成长让他越发的觉得年少时那种单纯的感情的可贵,让他越发的觉得若曦的好,才有了后来的向康熙几次求婚。可是他明白的太迟了,此时的若曦已经完全爱上了四阿哥。而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十四被软禁,彻底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活。十四这个人物最出彩的地方在最后,他用先黄的遗旨将若曦带出了困了若曦二十年的皇宫,虽然他的行为不排除赌气的意味,但是至少解了若曦的燃眉之急,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若曦的尊重,给了若曦平静安宁的最后时光,正如有人说他给若曦的都是她想要的,博得了大家的赞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是对他最贴切的写照。
至此,八爷党的告一段落,四爷党的开始拉开序幕 。最先闯入若曦生活的是十三阿哥,这个如谪仙般洒脱的仿若世外之人的皇子。其实说起来四爷党的两位阿哥是同时认识若曦的,都是在十阿哥的生日宴会上,毕竟像若曦这样的身份只有在这种场合才能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而不是像电视中那样在大街上随随便便偶遇,纯粹为了体现主角光环,所以书中的情节安排的比较合理。彼时的若曦还没想过融入新的环境,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和十三桀骜不驯的心境有一曲同工之效。说起来很好笑,两人能成为朋友却是源于一场莫名其妙的乌龙误会。若曦因为十三在十阿哥的婚礼上喝闷酒而误以为十三喜欢明玉格格,而十三因为听了那些流言认为若曦钟情十阿哥,自以为若曦和他同病相怜,所以自作主张的带着若曦去散心。不得不佩服他挺会识人的,看出若曦性格中豪爽的一面,才能在真相大白时仅仅相视一笑而已。“无关风月,只为关心”成为两人长达二十多年相处模式的最真实地写照,纯粹的知己关系反而让两人之间更为自由,有些话可以很坦白的说出来。
他是少有的跳脱皇宫这个圈子的人,这要源于他平和的心态和没有争权夺位的野心,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他了解四爷的志向,理解他的隐忍,也心疼四爷的外冷内热,同时他很清楚若曦感情的真和她的重情重义,一旦有人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就矢志不渝。所以十三总是为他俩牵线,他看出两人是同一类人,定能懂得对方,只是他忘了一点,越是相似的人伤害越深,因为深知对方的痛点,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十三一方面希望若曦全心全意对待四爷,一面他也清楚若曦与八爷党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十三终于将若曦一直不愿面对的矛盾在她面前完全摊开,明明白白的告诉她,让她远离这些事端,不要搀和其中,独善其身。可是若曦这样软心肠的人是做不到完全袖手旁观,注定要左右为难。
十三被作者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品质,有时他比若曦这个未来人看的更透彻。作者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通过他告诉读者,他的形象太高尚反而不太鲜明,感觉一直在为别人操劳。唯一让他的生平产生波澜的绿芜,这个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十三一直给人的感觉很随和,却为了绿芜而与九爷大打出手, 在当时的社会里,以他这么显贵的身份,做到这种程度真是难能可贵。他给了绿芜这位身世飘萍的女子最大的尊重,自然而然的引来了他的倾心,即使在十三人生最落魄的十年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毅然的选择无怨无悔的陪伴在他的身边,和他相濡以沫,排解他心中的苦闷,甚至在他苦尽甘来之际却害怕自己的身世为他带来麻烦而选择跳河自尽,用情之深让十三追悔莫及。
经过圈禁后的十三更加内敛,对时局看的更透彻了,再也不复当年那个挥斥方遒的侠王了。他在四爷的面前更加的谨慎,遵规蹈矩,那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四爷已经不仅仅是他的四爷,更是大清的皇帝,两者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他才会那么郑重的劝说若曦调整态度。所以说他是这个皇宫里最清醒的人,而若曦却不肯接受改变,固步自封的徘徊在原地不肯向前看,因为现实太残酷,若曦宁愿自欺欺人,只是泡沫堆砌的水晶世界总有要崩塌的时侯,十三很努力的去调节若曦和四爷的矛盾,但奈何两人都太固执,又太相似,才导致最后两败俱伤,十三作为朋友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了,却终究抵不过命运的脚步。
十三的一生坦坦荡荡,兢兢业业,所以雍正为其封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额当之无愧。
拨开重重的迷雾,在千呼万唤中,犹抱琵琶的史上最具酱油潜质的男主角终于现身了,就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这位爷前期实在和若曦扯不上太多的关系,一直被若曦所忽略,可怜的我们这些读者也只能窥其一角。所以说这本书的构思很特立独行,一般的网路言情小说最先出现的男女就是主角,不管刚开始两人的关心是多么的针锋相对,但最后都会归于美好,像若曦和四爷最后阴阳相隔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才在浩瀚的网路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清穿经典。
其实,作者这样的布局主要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安排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像四爷这种谨慎又内敛的人在不清楚若曦的的为人时是不会贸然行动的,而若曦因为后世史学家的种种言论而对他心存恐惧,基本上见他都是绕着走的,不会去主动招惹。自然而然就不会有电视剧中出现的风花雪月般的浪漫相遇。此时的四爷主要以暗中观察为主,不会主动出击。或许编剧的本意是为了想观众从视觉上表现两人之间循序渐进的过程,电视和小说在艺术表达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之所以四爷这么不受作者待见,是因为四爷太严于律己了,和若曦没有什么交集,所以作家都喜欢不安分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有故事可写,才能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所以戏剧的核心就是矛盾推着矛盾。
张晓刚来清朝那会儿,活泼好动,这种性格虽然比较讨喜,但在四爷的眼里就是个任性的小女孩。大概四爷第一次留意到她是在老十的生日宴会上,若曦那么凶悍的和明玉打架,四爷看到了若曦倔强的一面。当然,剧中的进展更早,估计早在若曦当街拦马,游园惊梦中就发现了她的特别,开始注意她。后来若曦与十三引为知己,把酒言欢,在康熙面前不卑不亢的背诗,选秀时表现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都让四爷越发觉得她的特别。不过四爷也仅仅是稍加留意,此时的若曦只是少女情怀,还没经过宫中的磨砺,显然入不了他的眼,他要的是可以心灵相契的人,可以进行思想交流的懂他志向之人。
早期的四爷是太子党的,不管此时的他是真心拥护还是趋炎附和,他在别人的眼里无欲无求。在这里真的要去佩服四爷的隐忍,做的滴水不漏,不显山不漏水,几乎没有存在感。而若曦制止十爷得罪四爷而故意用茶泼他,并且若曦总是对四爷事事关心,难免不让人多想,但她自己又对四爷避之惶恐,一时让四爷拿捏不准,很困惑,所以我们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的四爷准备正面交锋,亲自跑到若曦面前主动告知自己的爱好,草原上趁着教若曦骑马时对其强吻,经过种种的试探和观察,四爷终于发觉若曦对自己并不是欲擒故纵,而是真的没有存那份心思,他高傲的自尊心让他就此放下了,毕竟情爱在这些挣扎在皇权道路上的皇子眼里只是生活的调味料。
不过四爷还是给若曦送来了独属自己风格的吊坠,昭告着自己的心意,一方面若曦的态度成功激起了四爷的好奇心,他实在猜不透若曦的想法,先前的方式过于直接,想要换个方式迂回表达,进一步的了解她,另一方面太子被康熙废除,而若曦伴随在康熙左右,如果能被拉拢过来,就能知晓康熙的态度,便于行动。虽然最终若曦并没有透露什么,并且被若曦明确的拒绝了,可是四爷并没有放弃,他有的是耐心。而后若曦生日,四爷并没有送什么金银珠宝,而是将若曦家乡的特产带了回来,看来四爷对若曦的为人还是预料的相当准确的,若曦第一次发现四爷的细心。
而后太子复位,康熙忌弹八爷的势力而与其一起出塞,留下四爷监国,十四得若曦相助与八爷私会,若曦也正式与八爷恋爱,短暂的甜蜜后两人无奈的分手,若曦伤痛欲绝,对嫁人心灰意冷,将八爷与四爷送的礼物都还了回去以示决心。四爷对此只是一笑而过,不甚在意,依旧我行我素的送来鼻烟壶,留意着若曦的身体,对若曦的万念俱灰不劝反训,让若曦反省自己的行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四爷给若曦的都看起来都很平常却恰是若曦最需要的,正如四爷对若曦的情,表面朴素无华,风轻云淡,却细水长流般的渐渐渗透到心里,两人可以坦然的表现自己的不完美。八爷给的都是风花雪月的缠绵情诗,太过美好却经不起岁月的洗礼,两人都太刻意去表现自己完美的一面,却忽略了虚幻堆积起的泡沫总有坍塌的时候。
从此,八爷和若曦的这段情已经无可挽回,两人如相交过的直线越走越远。若曦也看清了着皇宫的爱情,决定坚守自己,熬到出宫。她将四爷和八爷送的礼物都还给了各自以明心志,四爷看了之后只是一笑而过,却并没有完全放弃。之后两人在圆明园偶遇,四爷霸道的将若曦带入荷塘深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船上若曦看到他冷峻面容下平和的一面,两人的距离又一次拉近一步。再次的室外之行,若曦为保十四而与敏敏拼命赛马,又为敏敏精心编排舞蹈与十三留作纪念,这些都让四爷眼前一亮 ,四爷看到若曦身上那种不计回报,全心全意为别人着想可贵精神,这是皇宫中的人所没有的,此时的四爷才完全倾心若曦,决心真心待她。所以他提醒若曦认清现实,早做打算,而若曦此时才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可是若曦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小说中,四爷都是对贪污腐败一向深恶痛绝的,所以对那些蛀虫都是严惩不贷,不过康熙晚年为了博一个好名声而对此却处理的比较温和,与四爷大相径庭,被康熙所训斥,难免郁闷难受,躲在自己的小天地独自疗伤,最后却是若曦找到了他,这个秘密花园竟然连十三都不知道,可见他已经把若曦当做了自己人了。更让四爷惊喜的是若曦竟然懂他的忧虑,这让他更加对若曦放不下,宁愿耍手段也要若曦收下自己的信物,四爷已经为若曦放把姿态放的很低了,想他皇子尊贵的身份,本来是不屑这么做,可是四爷并不想用身份来压制。
自从太子被废除又复立,让太子已经草木皆兵,若曦深得康熙的重视,有得草原王爷的信任,所以太子急切的需要若曦的身份来巩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所以他向康熙讨要若曦,而此时八爷锋芒毕露被康熙所忌弹,他是不会在风头浪尖上再暴露自己与太子争人的,若曦为了自保只能去求助四爷,而四爷在明知道若曦的意图下依然承诺他,不惜冒着被康熙怀疑的危险,不过两人的关系总算实质的进了一步。若曦也开始尝试去接受他,不在向以前那样敷衍了事,才有了两人雪中赏梅时的坦然以对,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虽说若曦有求于他,可是四爷并没有对她管教很严,还送来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安抚若曦的烦躁,若曦越发难以抵抗四爷。若曦的糖葫芦与芙蓉糕理论虽然点破了十爷与明玉之间暗生的情愫,告诫他们要懂得惜福,却意外的被十爷踢伤,四爷第一时间送去了伤药,送药之余开始两人第一次交心,当四爷轻轻说出“想要”时,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使若曦感到无比的震撼,自此他才开始真正走入若曦的内心,被若曦所信任,因为两人是同一类人,即使丑陋,也要真实。而后两人的关系持续升温,若曦竟然恶作剧的当着康熙的面在四爷的茶中放盐整他,而四爷过后只是虚张声势的吓唬她作为惩罚,可见四爷对若曦的宠爱之心,掀开了四爷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四爷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而且认定的东西锲而不舍的追寻,他也很会设局,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哪步棋,不过这都源于他对若曦的深入了解,若曦只有被他吃的死死的份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长,本来四爷为了帮助若曦逃脱太子的魔爪而与八爷暂时合作一同搬倒太子,八爷却老谋深算来个一箭双雕将四爷也一并拖下水,十三为了保全四爷而挺身而出揽下了所有的罪名,开始他长达十年的圈禁生涯,四爷失势。若曦为了让绿芜陪伴十三而被罚跪雨中,本该避之远远的四爷却冒着被牵连的危险而陪在若曦的身边,扔掉雨伞为她挡雨,他心中的困苦无处诉说,只有把他埋藏在那瓢泼大雨中,他无声的陪伴就是若曦最强的支柱,此情此景彻底打开了若曦的心扉,而此时春风得意的八爷只是轻轻的推开了她的手,从此也彻底隔开了两人的世界,直到十四的求情,事情才告一段落。之后四爷明确告知若曦不能娶她,因为两人都要的是真实。从此更加低调,韬光养晦,回归田园,让人看不到他的任何野心,若曦即使心有不甘但也理解他的苦衷,因为四爷背负着十三和他两人的命运,由不得他有任何的差池。在和若曦交谈后知道若曦并没有怨恨他,他却只能放狠话让若曦忘了他,因为他已经自身难保了,只有希望若曦能有个好的归宿,所以即使后来他本能的为若曦挡箭,也矢口否认,他不想让这段感情成为若曦的包袱,所以说编剧完全不理解四爷的良苦用心,瞬间琼瑶附身,狗血淋头,幸好我们聪明的若曦理解四爷,从此见他刻在了心里,即使明知两人无望,也依然要求四爷不能忘却彼此。
一只死鹰让八爷彻底的翻不了身,同时又离间了八爷党的内部,四爷的计策不可谓不高明,四爷又慢慢的回归朝堂,有条不紊的谋划着帝王之路。若曦因为赐婚一事而被康熙罚到浣衣苑,在四爷的逼问下若曦告诉了四爷真正的原因,四爷才知道若曦对他的用情之深。此时他心中肯定充斥着对命运的不甘,所以书中他对命运的指责和不服才表现的合理 ,而不是剧中改编的那么平平淡淡,不痛不痒,根本就没表现出四爷为了三人命运孤掷一注而压抑的苦。
终于云开雾散,四爷如愿以偿的登基为帝,若曦和四爷终于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时间两人过得甜蜜又温馨,是若曦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四爷将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了,可以说四爷给了若曦一个皇帝能给的全部。可是四爷还是大清的皇帝,肩上背负着天下的责任,他的生活不会只有情爱,所以他不会遣散后宫,因为后宫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明知若曦会难受,他也如实的告诉她。若曦即使理解四爷的良苦用心,可是她也是女子,偶尔也会耍耍小性子,吃吃小醋,四爷也只是包容的宠溺的主动唱歌来祈求和解,句句透漏着他的宠爱,他脱去了皇帝的外衣,只是一个哄爱人开心的普通男子,他给予若曦足够的尊重,知道若曦的抗拒,即使心里想要她也只是和她和衣而眠,不给若曦压力,让她感觉两人身份是平等的。此时若曦也是全身心的照顾四爷,不止生活起居亲力亲为,还为四爷排遣德妃对他的刁难,他这个人即使受了委屈也只是自己咽下去,甚至只有被若曦灌醉才能发泄出来,压抑的让人心疼。两人通常不说太多,四爷默默的看奏折,若曦在旁边静静的看书陪他,此时无声胜有声,非常的默契,说不出的安心。
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十三从圈禁后就仿佛和他隔了一条无法逾越鸿沟,而且十三年纪轻轻的一身病,这让四爷无比的心痛和自责,恼恨八爷党的陷害,而八爷党也不满四爷继位,私下蠢蠢欲动,其实从登位开始就拉开了四爷的反击之战,有计划的打压八爷党,他和若曦两人的矛盾开始被激化,两人都太有原则,谁都不肯让步。四爷罚八爷跪寺庙,若曦割舍不下少年时的情意,知道劝不了四爷就自己跪佛堂,不让跪就站一夜,以此来要挟,两人心中都有怨恨,开始了第一次冷战,最终还是四爷心疼若曦,暂时放过了八爷党。
可是矛盾终究是矛盾,粉饰的太平总要被撕碎的,四爷即使千防万防不让若曦涉足这个泥潭,怕她越陷越深,可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李德全的死让若曦第一次看到了四爷的皇帝身份,开始害怕。而玉檀被蒸死彻底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若曦才算真正明白皇宫的可怕,开始萌发出宫的念头。所以若曦不要四爷的封号,她怕自己永远禁锢在紫禁城。再后来明慧的指责让若曦更加自责,几近崩溃,孩子也没了,四爷一怒之下命令八爷休妻。四爷虽然很霸道,以前虽说不让若曦送姐姐的骨灰回西边,害怕她一去不会,但那时的四爷还是很有自信会赢得若曦的,所以四爷有恃无恐的就把若曦要了过来。可是这次四爷是真的害怕了,不管若曦是否同意,都要册封她,把她的身份大白天下,名正言顺的留在他的身边,可惜即使这样依旧留不住若曦。
明慧的自焚让若曦与四爷彻底决裂,若曦向四爷坦白了自己告诉八爷名单以至于导致四爷被八爷陷害,十三被困,这次两人之间的裂痕再也无法修复了,更甚者,为了若曦能够出宫,十四拿出康熙的赐婚遗诏逼四爷放手,而后八爷公布与若曦曾经的一段情彻底激怒了四爷,至此,两人互相伤害到了极点,覆水难收了。四爷伤心欲绝,只能就此放手,因为若曦的身体已经灯枯油尽了,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而皇宫只会加速她的病情。若曦终于如愿以偿的逃离了她深恶痛绝的皇宫,这个困了她一辈子的牢笼,可是此时的若曦却也遍体鳞伤,不堪回首。很多人对若曦离宫耿耿于怀,因为这直接导致了两人最终的悲剧,可是我觉得若曦离宫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八爷这样的事,若曦也不会呆在宫里太长时间,一方面她本身就厌恶宫中的人心叵测,身心疲惫,另一个原因就是身为一个现代人是无法眼睁睁的忍受雍正的那些妃子的,不可能心平气和的相处的,即使雍正尽力去补偿,可是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最后若曦还是要离宫,不过以雍正的个性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若曦住进别院,眼不见为净,继续发挥她的鸵鸟精神。
在十四的府里若曦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后的一段平静的时光,若曦终于可以抛开两人身份之间的种种隔阂,纯粹的思念着四爷。四爷虽然恼恨若曦的欺骗却依然关注十四府的动向,但十四时不时的小动作,甚至借机写诗讽刺四爷让四爷大为恼火,失去了耐性,以至于错过了若曦的死讯,让若曦含恨而终,四爷追悔莫及,少有的情绪失控,让他不顾皇家的风度,大闹灵堂,霸道的从十四手里抢夺若曦的骨灰,即便如此,依然让他对没能看到若曦最后一眼而抱憾终身。
四爷这个角色之所以可以俘获万千读者的心,在于他的真,虽然他不会说一些琼瑶式的肉麻情话来满足女人的虚荣心,但他却是将人放在了心里,用行动来证明一切,不用对他的心思猜来猜去,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不喜欢什么就不放在心上,但绝不会趋于奉承,所以你不用费尽心思去猜测他真实的情绪,给予你足够的信任,在他身边很轻松,所以若曦和四爷的感情才会越来越深,因为两人都足够真,才能走近对方的内心。四爷的真诚让若曦在这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终日惶恐不安的皇宫感到了渴望已久的安全感,这个对若曦,甚至说对女人来说尤为重要,不管多么强势聪明的女人,她内心深处还是期望有一个坚实安定的肩膀可以依靠,而四爷这样的人是最理想的人选,踏实成稳,给予女人最想要的那种安宁稳定的生活。这种相濡以沫的生活才能经过时间沉淀得到升华,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敲打,所以若曦四爷才会爱的那么深沉。
四爷另一个魅力就是冷酷霸道又专一,这样的男人既能满足女人的虚荣心又能把女人本能的小女人情怀激发出来,不管她隐藏的有多深,只要你足够的强势就能把它挖掘出来。女人其实骨子里都喜欢强势的男人,正所谓美人爱英雄,越是优秀的女人越是喜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剩女很大程度上都是条件不错的白领,越强的女人越喜欢更强的男人。因为往往女人都比较被动,而且大多都属于慢热型,所以只有那些霸道的人才能打破最初的距离感,给两人了解彼此的机会,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同时也满足女人的虚荣心,即使她嘴里说着多么讨厌死缠乱打,但心里还是会有些沾沾自喜,毕竟有人喜欢证明自己有魅力。如果这个男人还很专一,简直完美无缺,因为这样的男人一旦认定了就绝对不会有莺莺燕燕围在身边,他不会婆婆妈妈牵扯不清,而会干脆利落的高调宣布自己的唯一,你不用费尽心思如何清理这些,他自己就处理好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若曦和四爷在一起不用像思考八爷那样担心会有妻妾之斗,这是两人性格上的差别,因为四爷会很好的处理的,若曦完全不用担心,所以她可以很安心的待在他的身边只做自己想做的就行。
记得有人评价这几位数字军团,老十是少年玩伴,十三是知己,老八适合当情人,老四会爱的很深,但结婚还是要找十四,我觉得相当精辟,这里男人卷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女子卷
作者对各位皇子的塑造可谓煞费苦心,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入木三分,都有各自的苦衷和必争的理由,运用了很多的伏笔和暗示,使剧情可圈可点,没有对错之分,大家都是这个皇位的牺牲者,人物形象很鲜活,呈现一种动态的发展趋势,展现了人性复杂不定的特性,所以才会触动内心,百读不厌,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大家都是不完美的人,谁也不比谁高贵。
而对于步步里的女子,除了若曦因为她的作用,其他的作者并没有费太多的心思,她们只是一种符号,所以才会一成不变,永远活在书中的世界,不食人间烟火,只能是故事中的仙子,作者将最明镜的世界赐予了她们,让人们对她们深陷男子污秽的世界唏嘘不已。
若兰,这个如兰花般恬静的女子,固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守护着自己的爱恋,哀莫大于心死,当她得悉自己的爱人死时她的心也随着一起去了,只留下没有灵魂的躯壳。从此她的世界被按下了停止键,不管八爷如何的柔情似水也融化不了被严密包裹的心,她的世界很干净,没有一点杂质,对八爷无爱亦无恨,只是怕被尘世牵绊,若曦最后求来的休书彻底了结了她的顾虑,她终于了无牵挂的随她的青山而去。
一直觉得她不爱八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她和若曦一样热爱自由,而八爷能给她的只有华丽的牢笼,而若曦作为现代人可以潇洒的转身离去,但若兰这个古代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抗拒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用一生的时间换来了自己身心的自由。
明慧,一个在背后默默支持八爷的女子,她有着显赫的身份,本可以有更好地选择,但是她遇见了八爷,这个温文尔雅的男子,从此一颗芳心遗落在他的身上,即使她知道八爷只是看中她的身份,甚至他的最爱是别人,毅然一如既往的深爱着他,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毅然不离不弃,全心全力的陪在她的身边,高傲如她,却为了八爷放下身份对若兰处处避让,倔强如斯的她要忍受心里多大的不甘才能对若兰做到熟视无睹。正如明玉所说的那样,她就是傻蛾子,最后扑向熊熊烈火中,涅槃般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她在八爷和读者心中得到了永生。
虽然不是很赞同她的以夫为天的爱情观点,但是你不得不对她的至情至爱感到佩服,她也当得起你的尊敬。
明玉,少女时代是典型的大小姐脾气,自认为身份高贵,看不惯姐姐明慧对若兰的容忍,处处和若曦一争高下,对十阿哥最初也只是自认为赢过了若曦,却在以后的相处中慢慢地日久生情,才有了后来经典的糖葫芦和芙蓉糕的故事,两人才正视自己的感情,对若曦也一笑泯恩仇。她本性除了有点刁蛮其实并不坏,能和十阿哥相遇是两人的福份,生活越简单才越幸福。
绿芜,一个悲情的女子,身世很坎坷,被封建社会的文字狱所牵连,流落风尘,却出淤泥而不染,对十三爷这样身份尊贵的皇子放下身份结交自己心存感激,却只能远远的敬仰着,把这份情埋藏在心里,直到十三被圈禁,她才决定将这份情发芽,这个倔强的女子陪着十三度过了艰苦的十年,却在苦尽甘来的时候为了自己的身份不拖累十三而选择投河自尽,她是一个至情至爱的人,可歌可泣。
敏敏,这个草原上的星星,美丽而又纯真,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迷恋上英俊潇洒的十三阿哥,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让她明白人生不是事事都能如意,也为她的青春上了一堂课,让她迅速的成长起来,最后接受若曦星星月亮的劝诫,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用一场倾城的舞姿纪念那些终将逝去的青春,从此那一抹红梅鲜衣终将印在月亮升起的日子里伴随他一生。
叶檀,一个可怜的棋子,只是为了那曾经雪地中的温暖,甘心被九爷利用,潜伏在若曦身边当卧底,她满腔的爱恋在九爷这种无情的人眼中或许卑微的一文不值,不屑一顾,却依旧动摇不了她的坚持,她对九爷的情是真,即使明知道最后飞蛾投火般的灭亡也依旧不怨不悔,但这么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她在朝夕相处中对若曦的情也是真,若她要动手,有很多机会的,可是她最后还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或许死也是对她的一种解脱,不用再左右为难,而若曦也帮她完成了最后的心愿,让自己的爱情不再微不足道,深深地刻在九爷的心里。
后记
终于到收笔的时候了,在这里我要深刻检讨自己,拖拖拉拉竟然写了两年,爆汗,对这个故事的痴迷让我决定写点什么,以纪念那些追剧的日子,可是中间手机被丢导致底稿丢失,再加上心情起伏不定,就一直写写停停,好歹磕磕碰碰终于完成了。最初动笔源于对电视剧的不满,或许自己的要求太高,难以接受电视把这个故事拍成一个爱情剧,拉低了它的内涵,很多经典的对白改编的太琼瑶了,想要留住那个最初触动心弦的故事,所以即使再懒惰也要把它完成。其实最近又大致看了一边,抛开原著的影响(小说情节忘了个七七八八),单纯作为一部古装偶像剧还是挺不错,道具服饰很精致,演员很养眼,也有演技,情节也比较精彩,毕竟有原著的底子,有些加戏还是挺出彩的。不过现在我再也不追剧了,电视剧作为一种快餐文化,远没有小说来的有深度,只是娱乐大众而已,真正的故事只藏在字里行间,还是多读书少看电视剧才能增长知识,尤其要远离雷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