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何家中父母去世后,有的兄弟姐妹不往来了?
其实,兄弟姐妹的关系,多半是由父母决定的。只是,父母也不是普通人,无法考虑周全。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凭借自己的想法,去爱孩子,并不会让所有的孩子,都满意。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还能在父母的家里,聚一聚,父母不在了,就各自安好了,甚至能够做到“老死不相往来”。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僖公过世后,齐襄公继位。公子纠和小白,成为了他的眼中钉,不得不流落到国外。襄公过世后,小白和纠,急着回到齐国,争夺王位,两人互相伤害。
三国时期,曹操过世后,曹丕称帝,把兄弟当成了“眼中钉”。曹植无奈地写下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表达心中的愤慨。
人非圣贤,“利”字在心中。金钱、财产、感情偏袒,都会成为互相交恶的导火索。兄弟姐妹反目成仇,也是如此。
说句公道话:如果有一天,父母走了,兄弟姐妹结仇,请做好以下几件事。别让天国的父母寒心。
02
第一,念及骨肉之情,放下面子,主动和解。
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里,有这样的剧情:上世纪70年代的东北小镇上,一个当老师的父亲,养育了四个孩子忆苦、思甜、齐天、齐妙。
原本和谐的大家庭,因为父母英年早逝,家庭就散了。20年之后,四个孩子天各一方,形同陌路。
远在加拿大的思甜得了重病,希望能够和兄弟姐妹重聚。在寻亲的路上,兄弟姐妹产生了不少的误解,也因为生活的层次不同,难以相融。
思甜筹备了一场音乐会,用亲情召唤兄弟姐妹,最终出现了团聚的感人场面。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不管你是否承认,这份亲情是一定存在的,并且常常召唤你,要去做点什么。
骨肉相残之后,总是要想办法和解的。现实生活里,利用清明节给父母扫墓的机会,兄弟姐妹可以坐在一起,谈一谈;逢年过节,在一起吃一顿饭;生日宴会、晚辈考上大学等喜气的日子,都可以成为和解的机遇。
兄弟姐妹就是手上的十个指头,虽然不会一样长,但是谁受伤了,都会钻心痛。何苦互相伤害一辈子呢?
03
第二,不计较大家庭的财产,也不产生新的财产纠纷。
大部分的恩怨,都集中在财产分割问题上。
父母留下的房子、宅基地、山林、手尾钱,不管有多少,都会引发争执。
我的三伯母过世的时候,几个儿子因为三千多元手尾钱,闹得不可开交。谁都认为,自己管理父母的时间最多,最贴心,应该多拿一些。
最后,小儿子主动退让,一分钱都不要,争执才得以平息。可是,兄弟感情,就彻底决裂了。
其实,几个儿子的家庭都很富有,几十万的存款都有,可惜他们不够大度。
俗话说:“人这一生,皆需自渡。”
当你坚持靠自己,不去依靠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时候,你就懒得去争执了。放下了利益,和谁相处,都没有冲突。
另外,当你学会不计较父母的财富之后,还要避免和兄弟姐妹之间有“金钱上的来往”。借钱要明算账,拒绝借钱要态度明朗。
04
第三,尊重“长兄为父”的原则,建立大家庭的“中心”。
很多大家庭,父母过世后就散了,也许是因为缺乏一个“中心”。大家相聚,也没有稳定的场所,也不知道谁来主持。
我的姐夫,在父母过世之后,召集三个弟兄,一起开了个“诸葛亮会”。大家一致决定,以后在长兄家里聚餐,每个重大节日,都不能少。聚餐的费用,轮流摊派。
这些年,姐夫的大家庭一直很热闹。平时,妯娌之间,互相走动,家里做了糍粑、包子,都会送给大家一些。
父母在的时候,父母会安排儿女如何相聚,父母不在了,长兄为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谁的经济条件特别好,主动承担起“家长”的责任,也是可以的。
05
第四,传承好的家风,用“规矩”来管理大家庭。
清朝时期,山东诸城东武刘氏家族,世代都是普通农民。
刘必显发奋读书,考取了进士。晚年时,他立下了“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
因为家风良好,刘必显的后人,连续7代,都备有人才出。科考高中的人,有198位,官员73位。
著名作家刘墉,便是刘必显的后辈。
一些大家族,即便隔了很多代的亲戚,都有交情,能够互帮互助。和那些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相比较,就大不一样了。
父母过世后,不能把家规弄丢了。要记住父母所有的好,感激兄弟姐妹的恩情。多感恩,多积德,骨肉之情就无法弄丢。
06
结束语。
在我的老家有句土话:“养子不孝,不如养猪。”
儿女不孝顺父母,就是“不如猪”。虽然话很难听,但是很在理。
对父母的孝顺,一方面是赡养父母,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受天伦之乐;一方面是善待大家庭,在父母面前,呈现出和谐的好氛围。
任何父母,看到儿女不团结,一定会痛心。让父母伤心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
手足相残不可取,携手同行才永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