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孙俪主演的热播剧《安家》刚刚落下了帷幕,这部聚焦房产中介的职业剧,通过职场的视角展现出买房背后的众生相,引起了热议。为了买房而为离婚、为了婚房而倾家荡产,中国人对买房的执念似乎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景观,也因此在国产剧中频频上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房产剧”的内容经历了内核和视角的变化,最终融合在职业剧之中,呈现出如今的样貌。
《安家》海报
内地“房产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情景喜剧《售楼小姐》,影响最大则是2009年的《蜗居》,当时因为剧情过于真实,而且涉及到伦理问题,一度遭被禁播。而《蜗居》的编剧六六,此次也担任了《安家》的编剧。其他如《房奴》《裸婚时代》《买房夫妻》等剧集,也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可以看出,房产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因为与人们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从具体的剧内容上来说,该类型剧历经三次变化。
- 变化一:从乐观到悲观,批判买房难的现实
《售楼小姐》播出时,距离1998年“房改”不久,因此这部电视剧将视角放在了当时新兴的售楼行业上,同时纳入了对商业大潮中新兴人际关系的思考。
《售楼小姐》海报
而到了2009年的《蜗居》,视角似乎变得悲观了,对于买房问题,更多是展现“一场房子引发的灾难”。《蜗居》的背景就是上海房价飙升的时期,剧中的姐姐海萍为了房子省吃俭用,妹妹海藻甚至陷入了道德的泥沼之中。《房奴》的男主角更惨,因为拖欠房贷房子将被法院强制拍卖,为此借钱、讨债,甚至情急之下使用公款还贷,最终面临牢狱之灾。
《蜗居》海报
在这个时期的房产剧中,普通人的美好生活在现实压力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由房子带来的种种波折与一地鸡毛,挖掘的是面对房价上涨的焦虑和无奈。而且剧中多将原罪指向了房地产商。《我是业主》中,业主的麻烦起于开发商导致的“一房二卖”。《房奴》中控诉着人们“把青春献给了房地产商”,而男主角伊世清的老同学、老对手王平石与之形成了某种对立,在其借钱时不断奚落他,展现了“丑化”的房地产商老板的形象。
- 变化2:从现实到浪漫,真情高于房子
批判了资本黑暗面对人性的重塑之后,房产剧也开始拷问当下国人买房的扭曲心理,展现出某种国民精神的“觉醒”。《蜗居》中苏淳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套房子上呢?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这或许是面对无奈现实的“精神胜利法”,但也是在探讨现实与精神的抉择中,哪个更重要。
从2011年的《裸婚时代》开始,这种探讨成为了房产剧的主旋律,浪漫主义的倾向越发明显。《裸婚时代》中,刘易阳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就算拼了命,也赶不上房价涨的速度”,但用“一颗陪她到老的心”娶走了童佳倩。《婚巢》的姐弟俩面临着婚房带来的悲欢离合,但最后房子并没有真正影响他们的乐观态度和幸福指数。《买房夫妻》的夫妇俩为了买房历经坎坷,甚至因此结束了婚姻,最后却得以醒悟,怀念起过往的单纯岁月。
《裸婚时代》剧照
因此这一时期,情感才是着主角,房子所代表的的现实不会压垮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无法代替内心的幸福。这种精神内核也延续到了如今的房产剧中。
- 变化3:从买房人到卖房人,职场视角下的众生相
随着国产职业剧日渐崛起,房子的那些事更多从买房人转换成卖房人的视角。比如2017年的《3号地产商》讲述房地产开发商的故事,去年Angelababy主演的《我的真朋友》和今年开年的《安家》则都是聚焦于房产中介行业。主角在工作的过程中接触各种各样的顾客,也由此揭示出买房背后的各种众生相。
《我的真朋友》剧照
因此,当下这一时期,关于买房问题展现出了更加多元的价值观,比如《安家》中的大城市年轻人的“租房”问题、二手房买卖的问题,囊括了更加全面的视角以及不同人群的声音。相比以往买房人的立足点来说,这是房产职业剧的优势之一。
《安家》剧照
然而,目前房产行业的职业剧尚不丰富,而且在融入行业剧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硬伤,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真实感的问题。职业人员呈现的专业度尚且不论,买房民众的故事是否带有某些刻板印象呢?塑造这些买房者的时候,很多是将社会中常见的买房现象进行抽象化,再组合拼贴到某个事件中,这样虽然强化了典型性,但也丢失了一些个性化的让观众代入情绪的关键因素。这一方面,国产剧需要向以细节见长的日剧学习。
中国人似乎天生就有房产情结,因此关于房子的话题才能在国产剧中生生不息。如今房产剧题材融入职业剧,保证职场部分专业性的同时,用真实去勾勒房子背后的人情冷暖,才能让关于房子的那些事深入人心。
房子从来不是房产剧的真谛,住在房子里的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