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些年的清宫剧
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再度引爆热议,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波清宫剧的热潮;而每年暑期打开电视,还是能看到《还珠格格》等经典清宫剧的身影。
尽管今年上半年的后宫剧开始向其他朝代延伸,但不得不说大部分的后宫剧集还是集中在清朝,而清宫剧的风靡更是激发了更多的同类创作。
清朝距离当今时间仅百余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又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期间可谓有着无数故事可以讲。
加上清宫剧制作的服道文化产业相对成熟,清朝完整留存的地址与重建的较为完善,拍摄与后期制作成本较低,也相对容易过审投入市场。最重要的是它的受众也很广阔,清宫剧自然成为宫斗剧的主流了。
自小的时候,便总能看到电视在播放着清宫剧。其实从80年代早期开始便已经出现清宫剧,那时的清宫剧也更贴近历史真实。
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这个时期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用一部影片讲述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更是一举揽获了整整九项奥斯卡金像奖。
90年代琼瑶的《还珠格格》更是火遍全国,随后也诞生了"秘史"系列等广为人知的剧集,而于正的"宫锁"系列更是开启了穿越清宫戏的大潮。
2013年香港TVB《金枝欲孽》在华语世界收获不俗的口碑后,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登上荧幕,其中更以《甄嬛传》达到了最高巅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影视作品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呈递到移动终端,我们也得以看到文章开头的这几部佳作。
在这些清宫剧里,因为聚焦于后宫,主线剧情多是围绕着皇帝、妃嫔、皇子、格格等角色展开。相比其他的角色,皇帝身为九五至尊,在当时那个封建王朝享有最高的权力,自然在清宫剧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戏份。
由清朝入关开始计算,清朝共有十位皇帝,而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像乾隆皇帝这样的风流人物更是有许多佳话与传说。他们都为清宫剧的创作提供了数量与质量皆是十分可观的素材,也为清宫剧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
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那些常常出现在清宫剧里的皇帝们吧。
二.清宫剧里的皇帝们
1.顺治帝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也是清军入关、迁都北京的首位皇帝。作为一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顺治帝有着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但也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
和尚木陈忞曾评价顺治帝"龙性难撄",可谓是对他性格的中肯评价,在清宫剧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演绎与塑造。虽然清宫剧里的皇帝们多数集中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的康雍乾三帝,而顺治帝则是作为一个例外,曾作为原型多次出现在《董小宛》、《少年天子》、《孝庄秘史》、《大玉儿传奇》、《美人无泪》等清宫剧之中。
2. 康熙帝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帝的第三子,一生功绩斐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外交上无不有所建树。
传教士白晋曾评价康熙帝"具备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应列为第一等的英主。"在影视作品中,作为一代明君,自然得到了清宫剧创作者的青睐。
而康熙帝的影视形象,得到历史的佐证,无不被塑造成伟岸英武、慈祥威严的模样。
他的形象与功绩更是在清宫剧中备受昭扬,以他为原型的剧作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便包括为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王朝》、《康熙传奇》、《康熙秘史》、《步步惊心》、《寂寞空庭春欲晚》等。
3. 雍正帝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历经九子夺嫡,成功登上王位的他严厉明察、循名责实,奠定清二百数十年的基础盘石。
雍正帝精力充沛、为民忧勤,夜以继日地致力于改革政弊,进一步推进"重农抑商"政策。佩戴御用眼镜、着西式服装,成为中国最早穿西服的人。
他尊重农民、勤政爱民的优秀品质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正是雍正帝故事性的经历使然,以他为原型所创作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其中《甄嬛传》、《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宫锁沉香》三部曲、《如懿传》、《延禧攻略》等我们熟知的剧作皆是设定在雍正帝时期。
4. 乾隆帝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帝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更是文治武功,将清朝的版图由推到最大化。乾隆帝留下无数诗作,是一名风流才子,也多次南巡、体察民情,留下了无数民间传说,甚至为多数地方小吃提供了不少轶事故事。
故此被称为民间传闻最多、被文艺作品演绎最多和官方文献记载疑点最多的皇帝。我们至今仍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曾在全国各地听到他留下的踪迹。
清宫剧中从来都没有遗漏过这位四处留下韵事的皇帝,《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乾隆王朝》、《乾隆秘史》等剧作更是广为人知。
三.清宫剧的历史情怀
以历史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在今天的电视剧市场占有较大比重,更是观众对古装剧的追捧所推动的结果。我国有着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其中可待挖掘与演绎的内容可谓数不胜数。
清宫剧,又称清宫戏或是辫子戏,是以清朝宫廷为题材的电视剧的统称,属于以历史为基础的影视作品中的作品。
2000年以来我国约有500余部清宫剧,历年以来清宫剧获得的受众关注度与引发的传播效应不容小觑,清宫剧的数量之大势必会带来良莠不齐的状况,也由此引来社会各界潮水般的或批判或赞扬评论声。
以上文提到的帝王为例,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们多有时代局限性和封建思想,而不少清宫剧进行盲目地美化,甚至颠倒黑白,使得清宫剧丧失了历史情怀与真实意义。
在我国的电视剧流水线上,这些年清宫剧所引发的争议可谓是频繁出现,而其根本就是创作者对于清宫剧历史情怀的缺失。这并非是指服道化、场景等历史还原度的高低,而是人文内涵与普世价值在雷剧烂片的接连出世里逐步丧失,沦为了空有其表的独特影视现象。
今年我国加大了文化行业的整顿,清宫剧在我们的视野里淡去,我们所看到作品不少都已改到唐、明等时代。
然而,究其根本,我们并非要抹杀清宫剧,而是通过整治,打造出更好的清宫剧。
有创作者认为创作前景"没有光明,所以忍受黑暗",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戴着眼罩,埋怨别人不开灯"而已。只有这样,清宫剧的戏说并不是胡说,清宫剧的改编并不是乱编。
清宫剧的历史情怀,无他,唯尊重历史事实,以正确的历史观在其基础上自由发挥,创造出能为现代人所认同与欣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