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是清史研究员凌力先生著作清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以顺治皇帝福临为主角的一部历史科普类小说。这部作品在以大量史实为支撑的前提下,把握了时代人物的横纵向联系,进行了部分合理的文学创作。我推荐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是,这本书实质上是历史科普小说,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这本书里的史实大家都了然于心,而部分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会显得不够严谨,但是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把钥匙,是一把开启大家对历史的喜爱的钥匙,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能夺得茅盾文学奖的桂冠的原因。
顺治年可以说是承先启后,大清建立后的满汉,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南方的名士大多因之前的江南旧案身陷囹圄,顺治十八年(1661)兴起的明史案更是无情屠杀许多汉族文人。
而北方的圈地运动也逐渐失控,大量平民失去土地,要么背井离乡另谋出路,要么投充八旗的庄园成为佃农,甚至还有很多成为了乞丐,除此之外,八大旗之间争抢土地更是加剧了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容乐观的时代背景下,顺治皇帝是如何于攘乱中开创了盛世之基,让我们走进作者的世界来一观究竟。
作者的历史叙述是一个圈层结构,最里面的一圈是皇亲国戚,以顺治皇帝,孝庄太后,安郡王,郑亲王为代表。第二圈是朝臣,汉官以傅以渐,龚鼎孳为代表,满官则以遏必隆为代表,外国官员则以汤若望为代表。第三圈是名士,以徐文元,吕之悦,陆健,吴之荣为代表。第四圈是以复兴前明人士为代表。第五圈则是以文中的百姓为代表。每一个圈层都不是独立的,这是一个流动性的结构,每个圈层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第二圈层的汉官以龚鼎孳为代表,他是前明的官员,在崇祯年间任职,李自成入京时自杀未遂,后辅佐李自成,最终又归降大清,因此不仅被明人不齿,而且也不受清人尊敬。他们知道是非曲直,也有很强烈的爱国心,但是并非愚忠,他们从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黎明百姓的生活安康,在明史案中,他又极力主张保护文人学士,为民请命。而满官代表则大多笃定"马上得天下,当以马上治之",对汉官的那一套不屑一顾,陈名夏案则是一次满汉官员矛盾激化的表现。外国人代表汤若望于钦天监任职,他是顺治皇帝的老师,甚至被尊称为汤玛法,他是个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地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可却无形中对朝堂,对政治走向起了重要影响。而此时身为第一圈层的顺治皇帝与安郡王则两头犯难,一方面两个人受汉文化熏陶,坚信当满汉团结共治,另一方面担心过于重用汉官,引发满官不满与汉官恃宠而骄。
第三圈层的四个代表,同为名士,命运却大相径庭。陆健因江南案四处奔逃,徐文元因才华入仕为官,吕之悦于安郡王家做塾师,吴之荣苦于钻营,挑起明史案,引得血雨腥风。这反映出在剧烈矛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不同价值取向。
第四圈层以反清复明派为代表,当时民间流传"朱三太子"还活着的传闻,有心之人假借此称号,攫取财富,压榨百姓,直接影响了第五圈层代表"梦姑,同春,乔梓年"的命运。
第五圈层以平民为代表,同春梦姑代表了那个时代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夙愿,平平稳稳过日子,管他皇帝是谁,可却因圈地运动流离失所,被卖入王府做家奴,无数个梦姑逃了,可能只有少部分人成功了,换来的却是逃人法的日渐严苛,甚至窝藏逃犯都会株连邻里,与之相反的是乔梓年,一心反清复明。这部分的人物大多数是虚构的,但却是基于时代背景进行的合理化创作。
最后谈第一圈层的代表顺治皇帝,他有宏图伟略,却性情乖张,民间盛传民谣"朱家麦面李家磨,做得一个大馍馍,送给隔壁赵大哥"(暗示清朝占了李自成的便宜),他却不以为然,有着较为狭隘的民族观,但与此同时他又是开明的,他一直追求满汉一体,吸纳优秀的汉文化。
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皇帝尚且矛盾,更何况其他人了。他一生勤勉,整顿吏治,鼓励农耕,但他乖张的性格使得他难成大器,国家的矛盾使得他剃发出家,董鄂妃薨逝后,他更是一蹶不振,不久就不绝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