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谍战剧《瞄准》由演员黄轩、陈赫带到大家面前,影片的制作堪称精良,男主英姿飒爽,女主青春靓丽,播出后大受好评。
不过直至剧中出现了主角手持步话机的一幕,被大家纷纷吐槽,接着彩色传真机、消防栓纷纷出镜,彻底点燃了观众们的怒火,认为导演不尊重历史,把一些现代才有的高科技产品“穿越”到 剧中,纷纷上各大网站评论此剧“瞎扯淡”,评分严重走低。
实际上,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是真实存在的,可见,只要违背了观众们朴素的生活经验,就不会被看好,那么在现在,一部时隔十五年的电视剧,被网友吐槽为“抗日神剧”的开山鼻祖,重播收视率还有1.123%,超过了很多正在播放的新剧,它就是《亮剑》。
《亮剑》这部电视剧给我的触动太大了,普通人看剧,追求的是一种体验感,我们希望把自己代入某个角色,去经历一些自己没经历的事,然而李云龙这个角色,他的鲁莽、任性,以及他作战时勇敢顽强的雄狮精神,他犯得每个错误都是普通人都可能犯的,使得观众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上很多人把《亮剑》没拍全作为一件憾事,认为如果按照原作拍完,这部剧一定可以于四大名著齐名,经过了几年的讨论,网友们给出了不能拍完的看法,基本论调就是因为原作中出现了那个时期,拍出来过不了审之类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同时期的《历史的天空》,92年的《潮起潮落》,其中或多或少的都有那个时期的描述,也都通过了审查,同理《亮剑》也可以通过审查,但拍出来有必要吗?
我们从全局上看,《亮剑》已经是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了,作为军事题材电视剧,就不能有太深刻的主题,因为它的观众群体,普遍都是文化教育颇浅的基层平民,不需要嵌入太多的大道理,按现在的话说看的过瘾就好了。
我们来看看亮剑为什么不拍全?我们来看看后半部讲了什么。
1,后部分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我军保持战斗力的手段就是“党建”,自下而上,支部建在连上。
而在原作里,李云龙组建了一支“梁山“特种兵分队,拢共一百零八人,还设有政委一职,在李云龙被关押期间,段鹏竟然能调动一个营级单位和装甲车去救人,这不是荒谬吗?
按平民视角看是下级营救上级,可你要知道,这是党的部队,今天你能拿来救人,明天保不齐你就会自立为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2.他对暴乱分子产生了同情
老百姓本来挺安分的,没打算造反,是党让他们造反的,听党的话这好像没错。而军队也没错,军队的职责是保卫国家,维护社会安定,在遭到武装攻击时必然要还击。那么,谁都没错,错在谁呢?李云龙的脑子转不来了,这个问题似乎深了些,他搞不清楚。
最后。李云龙仰天长叹:“算啦,谁都没错,就算错在我李云龙吧,这颗脑袋虽说不太值钱,好歹也值十万大洋,这是鬼子定的价。要是摘了这颗脑袋就能感谢国人,我李云龙倒没什么舍不得的。”
因为这时候他已经是位将军了,但他也是从造蒋介石的反起家的,所以无比同情这些穷人,这么一拍,岂不是为那场”大革命“正名吗?要知道,”大革命“是错误的,把五千年人伦扫荡无余,是要全盘否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3.阶级轮回
我们都知道,李云龙嫉恶如仇,从当兵伊始就抱着拯救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
在那个时代,当兵是十分稀罕的事,老百姓最引以为豪的事就是亲人穿上了”国防绿“,你李云龙的后代全都去当了兵,一下子还是六个,混的最次的都是校级军官,这拍出来了让观众怎么想,一个号称要打倒”王侯将相“的人,最终成为了王侯将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后部分大失水准
前半部分情节紧凑,主创们稍加修改就能完成16集的全部内容,但后半部分水准严重下滑, 李云龙的油嘴滑舌在面对调查人员时默不作声。赵刚挨批斗只会嚷嚷着要退党,再被逼急了就会摔杯子。经过四十年的革命斗争,李云龙还会有暗杀掉一个造反派头目,就可以平息这场风波的幼稚想法。一个为了掩护百姓撤退可以放弃自己性命的将军,在面对百姓的愤怒时可以拿枪指着百姓等等,这些地方都让主创人员无从下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
普通人看三国,尚且津津乐道桃园三结义、七擒七纵,而后三国诸葛亮一死很多人就不愿意看了。
金圣叹改编水浒还不肯出现征方腊时好汉十死七八,赐毒酒各归星位。
怎么古代人都做的事情,到了现代就归罪于审查呢?
电视剧出色就在于,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展现”亮剑精神“更具体的话就是那几年我们经受了很多耻辱,93年银河号事件、96年台海危机、99年南使馆被炸,整个民族要有面对强敌时的”亮剑精神“,而《亮剑》于99年完成最后修订,成功出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句可能招黑的话,我个人觉得电视剧是比原作更为优秀的作品,电视剧好不容易把一个篾匠变成了将军,实在没办法亲手毁掉。更没有观众愿意看到李云龙赵刚的惨死,就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将军们授衔时荣耀加身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