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粗犷的大漠风情、神秘的奇山异水……敦煌还有惹人注目的水晶石眼镜、水晶石首饰。敦煌水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矿产资源,为敦煌手工业发展和旅游民族特色产品填补了一项空白,也带动了当地佩戴水晶石眼镜的热潮,人人以热衷戴水晶眼镜而自豪,成为敦煌旅游特色产品和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在敦煌西南地区,黑山山脉逐渐转入阿尔金山山系,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黑山盛产玉石闻名,著名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黑山的产物墨玉,但阿尔金山里不仅有各种玉石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水晶石和石英石矿。水晶石由于天然的磁性以及可造性,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水晶文化也遍布世界。
敦煌民间早有戴水晶石眼镜历史,早在13世纪人类就发明了镜片,最早的镜片就是采用水晶,透明玉石磨制的。敦煌自发现水晶矿以来,民间开始小规模开采,当时苦于无处加工,水晶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1961年开始派人到上海、苏州等地考察水晶石眼镜的生产加工技术,并以较原始的手工艺技术和自行研制简陋的生产工具,进行开发研制加工,并于1978年正式挂牌成立敦煌眼镜厂,开始批量加工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水晶石眼镜得到大家认可,有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1987年注册了“阳关”商标,2008年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的称号。
水晶眼镜透明度好,清晰度高,质地细腻坚硬,遇风沙不易磨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水晶“辛寒无毒”,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肿热”。佩戴水晶茶镜有凉爽的感觉,适合在强光、高温下佩戴,戴水晶眼镜可养眼润目,对眼干涩、肿热、迎风流泪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在火热的夏天佩戴,感觉清爽润目,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故十分受中老年群体的欢迎。
水晶眼镜结构并不复杂,一般由镜片、镜架组成。而水晶镜片有高、中、低档之分;从质量上分有小棉、中棉、大棉,以含镜片内棉纹、色泽、崩边、崩面、刨光、螺旋形、杂质多少而定。以镜片透明度好、色泽均匀、无棉纹杂质等弊病为上品。水晶眼镜的制作工具一般有:木尺、弓形锯、千砣、木砣、毛粘轮、脚凳、鎯头、金刚钻等;辅料有:大中小号金钢砂、抛光粉等。
敦煌水晶眼镜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料、切割、水晶石粘片、研磨、镜片上光、镜片装配、装配检验、包装成品。选料的好坏,直接决定水晶片加工的质量优劣,水晶切割工艺是加工生产水晶镜片第一道生产工序,研磨工序是水晶镜片加工关键工序,能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镜片采用压杠上光,经反复抛磨使镜片表面光洁度达到技术标准,最后安装检验。制作水晶眼镜其实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不但耗神耗力还耗时间,比如说在原料上画线,一画就是几百副甚至上千副眼镜,要好几天时间。画完线的镜片需要切割,太大的部分要用切割机去掉,细小的地方要用专业钳子将边角去掉,只留下少许部分方便装镜架。
水晶眼镜对从事野外工作、冶炼化工均有护目作用,可去除眼干涩、肿热、逐渐流泪,血丝等;水晶自古有辟邪的作用,佩戴可带来好运。由于水晶本身的通透和色彩的多变,从而被加工成各种饰物以及装饰品。爱新潮的敦煌人,从崇尚佩戴水晶眼镜到佩戴水晶项链、水晶吊坠、水晶手牌、水晶雕刻工艺品、水晶星光宝石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水晶文化,这对丰富敦煌旅游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水晶性凉,隔热、防辐射、耐腐蚀,人们利用水晶本身的磁性改善自身的磁场,健身祛病,已经是被认可的。目前,敦煌水晶眼镜制作技艺的责任保护单位为敦煌市阳关光学实业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水晶眼镜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现有传承人张义邨、周彦信、豆平德等多人。他们凭借着热爱与执着,以“匠人精神”坚守着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让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华丽蜕变,发出夺目的光彩!
投稿邮箱:343254522@qq.com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