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版《大刀记》
山东作家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最早出版于1975年,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这部长篇小说。
2005年版《大刀记》
之间相隔的年代差达到30年。
2005年版的《大刀记》其实与30年前的初版本有着较大的差别。
2005年版目录页
这可能也是中国出版业的一个绝无仅有的现象,就是再版本,反而比初版本更显得原始性。
这也导致了2005年版的《大刀记》,不如1975年版来得凝炼、生动与富于文采。
1975年版目录页
比如,1975年版里这一段场面描写,可谓是十分生动,可以看出,郭澄清的语言,曾经向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学习过风景描写,而事实上,郭澄清的确一次次通过阅读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来提高自己的写景能力:“社火早已闹罢。村中灯火尽熄,人皆入梦。整个龙潭街就象安安稳稳、平平静静睡熟了似的。鞭炮的硝烟,飞扬的尘土,也已被雾濛濛的潮气杀下去。死气沉沉的街道上,满是碎纸,灯灰。
夜,黑乎乎,静悄悄。阴沉沉的漫空里,网着重重迭迭、黑白间杂的云片。在这些云片后头,又有一些更沉重、更可怕的黑云头追扑上来。”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连环画中的社火场面
我们再来看一下2005年版本里的同样的描写:“社火早已闹罢。村中灯火尽熄,人皆入梦。鞭炮的硝烟,飞扬的尘土,也已被雾濛濛的潮气杀下去。街道上满是碎纸、灯灰。
夜,黑乎乎,静悄悄。”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连环画中的社火场面
明显1975年版要优于2005年版的文字。这是因为1975年版,是作者经过三番五次、迫于形势而作了修改之后定稿的,自然要比2005年版直接采用了之前的初稿,更要富有文学色彩。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大刀记》的文本作一个基本的梳理。
《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生于1929年,1989年去世。
他创作的作品,最为知名的就是三卷本长篇小说《大刀记》。
这样的体量在中国当代小说汗牛充栋的体系中,并不多见,因为事实上,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可以用得着凤毛麟角来形容。
对这类多卷本长篇小说,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敬意。
这是一个国家文学品位与质量的标志。
就像俄罗斯文学中的《战争与和平》厚厚的四卷本放在一起,便能足够让一个国家的文学拥有厚重的底座与强悍的底气。
我们在郭澄清的创作履历里,可以看到他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也有说五部,下面详述。
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刀记》。197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第二部长篇小说:《龙潭记》,198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长篇小说:《决斗》,198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在郭澄清的创作履历里,还可看到一部长篇小说《历史悲壮的回声》,但笔者在相关的读书网站上搜索,并没有找到这部小说。
为此,笔者特意通过“微信群”,询问了郭澄清之子郭洪志老师。
郭洪志老师回复道:《历史悲壮的回声》“苍州日报连载,没有出版过”。
郭洪志老师还提供了一则资讯,郭澄清的另一部长篇纪实作品《马振华烈传》于今年刚出版。
这样,郭澄清共有五部长篇作品面世。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大刀记》、《龙潭记》、《决斗》。
笔者追踪了一下《龙潭记》的情况,正好笔者手里有这本书。但之前一直没有仔细阅读过,这一次,因为通读了《大刀记》,便把这部装帧非常简易的小说找了出来,惊讶地发现,《龙潭记》实际上就是《大刀记》中的“开篇”的未删节的原稿,也就是《大刀记》的最初原稿中的第一部分。
河北版连环画《大刀记》
1975年出版《大刀记》时,将原来的初稿中第一部进行了大量删节,原来的33章删简到16章,然后并入到《大刀记》第一卷中作为开篇部分。
这样,1975年版的《大刀记》的开篇部分是一个精简本,主人公一家逃到关东的详细经历,在1975年版《大刀记》中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河北版连环画《大刀记》
八十年代之后,出版社将原来的《血染龙潭》改换成《龙潭记》出版。《龙潭记》里的人物姓名,与《大刀记》完全相同,但有的地方,稍有差异。比如,《大刀记》里的汉奸阙八贵是山东地面上的,但是《龙潭记》里因为写到了东北的线索,这个阙八贵便成了一个东北地面上的邪恶势力。
总体来说,《龙潭记》实际上就是《大刀记》最早的第一部。
辽宁版连环画《大刀记》
只是《龙潭记》出版于1985年,这时候,山东作家莫言已经对历史以一种重新解说的手法,刷新了既有题材的创新意义,因此,《龙潭记》这部只能属于《大刀记》前篇的小说,很难有什么反响。但这部小说,能够在1985年出版,已经相当的不容易。毕竟这部小说,与之前于1975年出版的《大刀记》内容高度同质化。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大刀记》再版。在这一个版本里,第一部,直接抛弃了1975年版《大刀记》的开篇,而将《龙潭记》编入到首部,这样,变相的是恢复了作者郭澄清的最初的创意稿本。
辽宁版《大刀记》
而来看看198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决斗》是什么内容。
其实,《决斗》就是《大刀记》的改写版。小说中的主人公杨龙,完全对应于《大刀记》里的梁永生。小说描写他在1942年,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重新回到鲁北地区,开展游击斗争,由此揭开小说的冲突锋面。
辽宁版《大刀记》
而《大刀记》的主线故事,就是主人公梁永生在1942年,从主力部队回到自己的故乡,重建大刀会,抗击日本侵略者。
《大刀记》里的主角梁永生大约四十多岁,而《决斗》里的杨龙只有二十七八岁。
辽宁版《大刀记》
综合《大刀记》与《决斗》的故事情节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两部小说共享着一个背景、一个线索、一个情节,只不过《决斗》较《大刀记》的描写要简略许多,但起承转合完全一致,情节脉络完全雷同。
而两部小说共用的一个背景,就是当年肖华率领的八路军东进纵队,来到冀鲁边区,进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大事件。
山东人民版连环画《大刀记》
现在有介绍《大刀记》的文章,称《大刀记》是“中国唯一一部描写鲁北平原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其实表现鲁北平原抗战的小说,还有另一部,也是三卷本,这就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冀鲁春秋》,由郭明伦、张重天合作创作。
《冀鲁春秋》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肖华的名字,但是小说的主人公姚辉,就是按照肖华的真实原型来刻画的。
《冀鲁春秋》虽然洋洋三大本,但描写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也就是从1938年4月份,写到1939年3月份。
《冀鲁春秋》中的姚辉以肖华为原型
之后在1939年9月份,肖华的挺进纵队离开冀鲁边区,转移至鲁西、鲁南地区。
而肖华率领部队离开冀鲁边区的历史事实,在《冀鲁春秋》里并没有交待,因为“挺纵”离开冀鲁地区,不属于小说的描写范围。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这样,肖华率领的挺进纵队离开冀鲁地区后的抗战历史,我们接下来,就可以从《大刀记》中看到新的演绎。
《大刀记》的故事表现年代1942年,与《冀鲁春秋》描写的最后时间1939年,大约相差两年多。在《大刀记》中,由于日伪的清剿,我地方武装受到很大的破坏,小说里描写梁永生从主力部队,回到故乡,开展游击工作,首先的一件任务是找到潜伏与分散行动的大刀队。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刀记》里的故事,可以看成是肖华挺进纵队在冀鲁地区留下的火种的星火燎原。
《大刀记》本来在作者的原稿中,写到了肖华率领的挺进纵队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小说创作的年代的特殊性,不宜使用历史人物的真名实姓,出于这个原因,在《大刀记》中,只字不提肖华的名字。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而在1987年出版的《决斗》中,时过境迁,小说里出现了肖华的艺术形象,并且参与到虚构人物的情节互动中去。
在《大刀记》里,描写到一位八路军的指导员方延彬,他是梁永生投身到革命大潮中的引路人。小说里写到,梁永生深受地主老财的欺凌压迫,准备前往延安,参加穷人的队伍,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向冀鲁地区开拔的八路军队伍。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这支队伍,对照历史,我们大体上可以体认是肖华率领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梁永生在八路军指导员方延彬的引导下,加入了八路军,成为一名抗击侵略者的战士。
在《大刀记》中,有一个细节,1942年,梁永生从主力部队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候,见到了过去的队员锁柱。梁永生把方延彬托他转交的一支钢笔送给了锁柱,希望锁柱好好学习,文武两个方面都有进步。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小说里这样写道:
——接着,梁永生从衣袋里掏出一支挺漂亮的钢笔,举在小锁柱的眼前,轻轻地摇晃着:
“哎,锁柱,你瞧,这是啥呀!”
多少年来,锁柱最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枪,二是笔。现在,他仰起脸来,一瞅,见永生手里拿着一支钢笔,心里立刻乐了,一把夺了过去。他拿在手中摆弄着瞅了一阵儿,扑闪着两只泪眼笑乎乎地问道:“嘿!真好!队长,谁的呀?”
“谁的?你的呗!”
“我的?”
“怎么?不想要?”
“哪来的?”
“人家托我给你捎来的”。——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这个捎笔的人,就是八路军指导员方延彬。小说里写道:”方延彬为养枪伤,在锁柱家住过一些日子。那时间,锁柱还没有参军,在村里正当民兵。”当时,老方见他不认字,就教锁柱识字,并答应将来送给他一支钢笔,今日托梁永生兑现了他的承诺。
而在《决斗》中,主人公杨龙从主力部队回到家乡时,同样见到了当年的队友,把一支钢笔转交给了这位队友。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我们看看小说里是如何描写的:
——过了一会儿,杨龙把手伸进衣袋,掏出一支钢笔,举在小张的面前,说道:“哎,小张,你看!”
小张一把抓住了钢笔,高兴地问:“谁的?”
“给你捎来的。”
“谁给我捎来的?”
“你猜哩?”
“俺老师!”
“对啦!”
小张这里说的“老师”,是肖华司令员。四年前,肖华司令员在小张家里养伤,住了两个来月。那时,小张才十二三岁。肖华司令员一有空,就教他识字。在这两个来月的时间里,聪明的小张,竟学会了一千多字。肖华司令员走了,但却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帮助他,教育他,鼓励他,因此,小张对肖华司令员感情很深。现在,他瞅着这支钢笔,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山东人民版《大刀记》
可以看出,在《决斗》中,送给小战士钢笔的八路军领导,已经不是《大刀记》里虚构的方延彬,而是肖华。
可以看出,《大刀记》里一直存在着肖华的活动线索,日后,作者在沿袭着《大刀记》脉线发展创作的另一部小说《决斗》里,终于把八路军的指战员指名道姓地指称为肖华。
所以,现在看来,肖华在冀鲁边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的一段战斗经历,分别孵生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全景式展现肖华开辟根据地之功的长篇小说《冀鲁春秋》,一部是肖华所在部队播洒的革命火种所燃烧起的英雄传奇《大刀记》。
据郭澄清之子郭洪志的回忆:“《大刀记》正式出版后,肖华将军曾经派人到宁津找过郭澄清,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拿走了一本《大刀记》,这个事情让郭澄清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几经删改之后,书里已经没有关于肖华的任何描写了,他不知道肖华将军看了之后会怎么想。”
这个遗憾,实际上,郭澄清作了有限的弥补,这就是在《决斗》中描写了肖华与冀鲁地区普通军民的深厚情谊。一支小小的钢笔,可以让我们看到身为司令员的肖华与普通士兵之间建立起的感人互动,折射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属性。
其实,我们了解肖华的经历,就会知道,这位被称之为“将军诗人”的开国上将,非常关心文艺事业。《冀鲁春秋》的出版过程中,他一直关心着小说的写作进程,而且与作者之一的张重天之间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创作友谊,肖华一直希望张重天能再创作一部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八十年代,他身患重病,在病榻之上,见到张重天,还叮嘱他一定要写出长征的鸿篇巨制。
这也就可以理解肖华当年在《大刀记》出版的时候,为什么会特地找到作者、拿走一本《大刀记》的原因了。
相关链接:
肖华创作了《长征组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三卷本长篇小说主角
长篇小说《冀鲁春秋》堪称一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填补空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