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旋律》剧照。图据受访者
“非常好看的主旋律剧,剧中透着幽默风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代人为国奋斗的艰辛。”这是网络上,一位观众对电视剧《奋进的旋律》的评价。2月10日起,《奋进的旋律》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苏舟执导,吴子牛、吴俊、王雁编剧的作品,聚焦了“中国创造”的突破——中国潮流能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成就,以及后工业时代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导演苏舟的作品以主旋律为主。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坦言本剧表现的是“产业革命”,要把这样的题材拍得好看,拍得让观众接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为此,他和团队多次走访原型人物,挖掘故事。“现在是奋进的时代,稍微落后,就可能面临淘汰。所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苏舟认为,如果作品能呈现出这种精神,才会吸引人,才会打动当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观众。
难点:表现产业的题材不好拍
《奋进的旋律》讲述中国潮流能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成就,以及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该剧双线并进,聚焦两代人奋斗史,不仅展现了林杰、孙云茹、李滨、叶豆豆等新一代中国青年的抉择与突破,也讲述了以林桥栋、孙茂盛为主的民营企业家和李建国这一国企改革发展的代表。男主人公林杰为了探索新型能源技术,不仅改了专业,放弃即将到手的学位,更拒绝了国外丰厚的待遇,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剧照。图据受访者
苏舟过往的作品可看性很强,两年前在央视播出的《楼外楼》创造了2.4255%的收视。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本剧表现的是‘产业革命’,要把这样的题材拍得好看,拍得让观众接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在苏舟看来,导演的第一要素就是会讲故事,要对剧本有自己的文学判断,要有修正剧本的文学功底。在拍摄《奋进的旋律》时,自己极力避免这部剧变成披着产业革命外衣,表现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剧作,他想要通过一个个真实感染人的故事,直面反映鲜活的时代。
为此,苏舟与主创团队一同走访了LHD海洋发电项目总工程师林东。“他告诉我,人做什么事情能让世界刮目相看?他发现潮流能发电是鲜有人做过的事,便选择在该领域寻求突破。”
谈主题:通过奋进回望历史
谈到片名《奋进的旋律》,苏舟认为,奋进是一种价值观,苏舟希望通过《奋进的旋律》回望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以“奋进”这一时代主题词,激励中国人。苏舟说,这两代人的故事,正是中国各行各业奋斗者的缩影,也希望用这样一部电视剧宣传“最美奋斗者”。
导演苏舟。图据受访者
“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是推动人类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不光要有潜心研发的科学家精神,同样也需要兼备整合产业链资源,将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家能力。”苏舟认为,这体现的正是新时代奋进者的精神,如果作品能呈现出这种精神,就会打动当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观众。“现在是奋进的年代,是一个日新月异变革的年代,稍微落后,就可能面临淘汰。”
无实物拍摄 水枪制造暴风雨
《奋进的旋律》于去年6月初在温州开机,9月在青岛杀青,还在天津、福安、淳安千岛湖等七地拍摄,取景舟山潮流能发电平台、淳安县千岛湖潮流能室外实验室、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公司(杭州)亚运会隧道开掘工程等地,在湖州人本集团轴承车间等场景进行实地拍摄。在温州舟山取景拍摄时,剧组曾遭遇“利奇马”和“玲玲”两次超强台风。
谈到最难拍摄的片段,苏舟称,“最难拍的莫过于平台下水和模块下水。潮流能平台已经建立在那儿了,是现成的,我们要拍摄它下水的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这段戏,我们查找了一些当时的纪录片。严格说来,我当时是‘无实物导演’。演员面对天空做表情、手势,他们问天空中是什么,我说那是吊车,吊车吊着模块;有人看着地,问地上是什么,我说那是模块的插口。这些东西其实现场都没有,就是天空和一块蓝布。”
除此以外,平台坐落在海上,消防车、威亚、鼓风机等大型设备都上不去,拍摄时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场戏。用人力去拉麻绳,用麻绳替代威亚,用电扇替代鼓风机,用两杆洗车的水枪,来制造“暴风雨”。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