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看完《长津湖》后,满脑子都是这句歌词,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歌,更是钢铁般精神的象征。
走出影院恍如隔世,很荣幸能在影院看到那段历史的还原,也很庆幸能生在和平年代,这也是《长津湖》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致敬先辈,让更多的年轻人懂得感恩与珍惜眼前,一切得来不容易,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被侵犯。
影片从多个方面高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这些还原与亲历者们的回忆完全符合。但从亲历者的嘴中可以得知,这场战役远远比影片中呈现的更加惨烈,一些细节更让人破防。
当提起这段往事,亲历者们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在影片中,志愿军们从南方赶往朝鲜,在敌军的压力之下还没来得及拿着棉被与棉衣。于是,他们都只能穿着从南方穿来的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朝鲜作战。
事实就是如此,老兵们也多次提到作战条件艰苦,曾为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79师的师医院院长于芝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到,那个时候是零下38到40度,志愿军们手里捏着铁,每当拿下来时就得掉一块皮。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志愿军们还需要防止敌军的侦察机,只能选择夜间行军。同时,为了能尽快形成对敌人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志愿军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崇山峻岭中不停前进。
为了保暖,他们只好将被单披在身上,为了更好地隐藏在雪地中,就将被单反过来。
就这样,志愿军们仍旧凭借钢铁般的毅力在人体难以承受的环境下作战。但同时,伤亡也是相当之大,让人心疼。
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有2800个冻伤战士,其中冻掉脚趾头需要截肢的相当多,而这些战士们都是二十多岁,最小是16、17、18岁。
年纪轻轻就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身体与心理的创伤,可他们谁也没有哭闹,再痛也不哭。
在这些冻伤的志愿军们中,就有当时只有16岁的周全弟,他与战友们负责堵截从此处逃跑的美军陆战一师,为了不暴露目标就在黄草岭雪地里潜伏了三天三夜且纹丝不动。
当时气温为零下40℃,等到第四天攻击命令下达时,全连170位将士只剩下不到50人。
能站起来的志愿军们奋不顾身往前冲,站不起来的志愿军们着急与遗憾,但从来没有后悔。
就像周全弟,当攻击命令下达时,他全身手脚麻木没有任何知觉,即便用针扎,用刀划也都没有用。可他想到的不是今后再也站不起来了,而是遗憾没能跟战友们一起冲。
在这场战役中,周全弟失去了双腿双手,可他仍旧积极乐观。
据数据统计,这次战役中第九兵团冻死4000多人,冻伤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就有令敌军都感到震惊的“冰雕连”。
为了堵截敌军,志愿军们保持作战姿态匍匐在雪地中,等待几天几夜后129名战士全部被冻死,但仍然保持着作战姿态。他们有的端着枪,手里还扣着扳机,有的举着手榴弹。
当看到这一幕时,南逃的敌军感到震惊,打扫战场的志愿军们心痛无比,回忆起这段往事的志愿军老战士李士瑜泣不成声。
这一幕在影片中被高度还原,坐在影院中的观众哭湿了口罩。
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毅力让人敬佩,“冰雕连”就是文化的象征,是精神的象征。极寒天气给志愿军们身体与心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还有老兵回忆,有的志愿军们耳朵冻掉了,鼻子也冻塌了。但谁也没有抱怨一句,没有哭闹一声。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们的奉献与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长津湖》的还原,让观众们更了解历史与铭记历史,意义非凡。
除了严寒的天气,志愿军们还要忍受饥饿的困扰。
影片中,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在吃土豆充饥时,一口咬下去掉了半颗牙,因为土豆早已冻成石头那么硬。在如此条件之下,志愿军们能有块土豆吃,或能有一块热的软土豆吃都是一种奢侈。
在老兵回忆中,志愿军们当时的艰苦程度与电影中呈现的一样。
志愿军们身上带的干粮两三天就能吃完,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炊事员就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包海椒面给大家用雪拌着吃,一人一口勉强充饥。有的时候,可以吃到刚刚煮熟的土豆,很烫但也来不及剥皮,直接用已经冻麻木的手抓着吃,吃到嘴里后嘴皮都被烫坏了。
在敌军穿着羊毛大衣时,我军穿着单薄的棉服;在敌军吃着烤鸡时,我军在吃着硬土豆;在敌军开着坦克与飞机时,我军在徒步。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我军仍然凭借着强大的毅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扭转了局势。
提到这,老兵激动地说。
如果每位战士都能吃到两个热土豆,一定能全歼美国陆战一师。
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很荣幸能看到《长津湖》这样的大制作去还原历史,出品人于冬曾说过,他也很荣幸能将当年那段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
看着影片中志愿军们的英勇无畏,看着老兵们的激动与感动泪水的交织,一切都恍如隔世。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长津湖》让年轻观众更了解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去铭记历史,先辈们“先有国后有家”的思想以及钢铁般的毅力,会永远影响与鞭策着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