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何念这几天有些忙。他执导的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刚刚开播,当晚就上了热搜;新排的话剧《热干面之味》前几天在B站直播首演,有16.5万人在线观看;这几天,他又要去苏州,和苏州滑稽剧团合作排演的喜剧《新唐伯虎点秋香》很快要首演,计划中将是苏州市的旅游驻场演出。
2003年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何念就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当了导演。那一年,正逢非典,他在剧院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大于等于情人》成为疫情结束后首部上演的新剧。17年后,又一次疫情来袭,何念再一次想到应该就此做一部作品,《热干面之味》又成为上海疫情后的第一部话剧。
时间过去了17年,何念看上去和刚毕业那会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依旧是喜欢戴着帽子、热爱篮球和健身,活力嘻哈的模样。但他的创作履历表上,却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作品。这其中,舞台剧占据了绝大多数,其间还有5部电视剧,以及2018年上映的电影《21克拉》。而他合作过的创作者,大多也都是“大名鼎鼎”:导演宁浩、编剧宁财神,演员黄渤、姚晨、梅婷、夏雨……还有如今火到不行的郭京飞、雷佳音、陈赫,这都是当年从上戏一毕业就开始和他“搭帮结伙”搞创作的哥们。
很少有导演像何念这样有机会“少年成名”,刚毕业那几年,他就在上海的话剧舞台玩得 “风生水起”。《人模狗样》《武林外传》《跟我的前妻谈恋爱》《21克拉》《鹿鼎记》《撒娇女王》……几乎做一部新剧就火一部,加之他自己鲜明的创作特点,很快就获得了“票房小蜜糖”的称号。在商业上的成功,加之在创作上不俗的口碑,何念很快在全国话剧界都有了名气。
前几年,何念开始转战影视,先后做了《和空姐一起的日子》《防火墙5788》《淑女涩男》《疯狂剧团》几部电视剧。2018年,电影《21克拉》上演、去年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开拍,但舞台剧依然没丢下。导演的人偶剧《最后一头战象》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小剧场话剧《原野》又在全国范围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
何念自己也坦言,“我可能是全国为数不多既在做话剧,又同时在做电影电视的导演。”
他的作品风格和个人风格一样鲜明,充满时代感和话题性,幽默有趣,贴近生活,是年轻人都喜欢的那种,因为太容易有共鸣。这一点,十几年没有变,在刚播出的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里,这种风格显得十分淋漓尽致。
从毕业到现在17年,“多产”的何念已经作品累累,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团队。他的工作日常是,每天带领着若干个组的编剧,在各种故事里“穿行“。他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创作人,或者是“一个创作的组织者”。他说:“年轻的时候我经常有害怕,觉得自己做的作品太多,创作的灵感和能力总有用完的一天,但现在我反而不害怕了。因为我身边有了更多年轻的创作人,我不仅在向外输出,同时也是在吸收和学习。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看电影,现在我喜欢看书。干我们这一行,只要不学习,一部作品就可能耗掉你的积累和能量。”
何念
每次创作都要找到时代特征,电视剧话题首日就上热搜
何念总是能抓到时代的脉搏,找准年轻人的喜好和痛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一个故事。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特点,甚或是特长。敏锐地发现一些话题,往往成为他创作的起点和核心。
《谁说我结不了婚》的创作就是如此。当接到这个题材,何念和他的团队第一时间就开始设计了三条人物线,三组人物,三个女性,分别是三种婚恋观和情感状态,也对应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
童瑶扮演的编剧程璐年过35,才貌双全却始终未婚。她坚持“我不是不能结婚,而是选择了不结婚”的想法,一路寻找婚姻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潘粤明演的心理学教授魏书各种”支招”。
而陈数扮演的则是女强人田蕾,突然在工作中遇到了袁文康扮演的徐海峰,青梅竹马的两人是那种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情感状态。
何念的创作团队有六个编剧,都是女性,最小的是1995年生人,最大的也不过1983年的。六个女编剧每天都在搜集典型案例、探讨热门话题,并在头脑风暴中展开创作。比如,她们会一起探讨,都市女性是否需要通过婚姻方式来实现生活?为什么有些优秀女性就是嫁不出去?
剧中田蕾有句金句,“事业永远第一,感情永远倒数第一”,也折射出很多现代成功女性的价值理念。而女主角程璐甚至投射了创作团队里某个编剧真实的个人情感经历。
女性视角,也因此不可避免成为这部剧的特点。尽管,包括何念在内的导演组都是男性。
“谁说我结不了婚,是不想结”,这句话很快上了在开播日上了热搜,也印证了话题引发的共鸣。
《谁说我结不了婚》
何念喜欢在作品里表达时代的内核,展现时代的特征。无论什么题材,他都希望能有当代人的价值观,并用当代人尤其是同龄人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
即使是《原野》这样的曹禺经典,何念的版本也依然是“当代感”十足。也因此,这部厚重之作,到了何念手里,能变成“爆款”。所到之处,无一例外都能收到年轻观众的热捧,票房也始终火爆。
最新的《热干面之味》亦是如此。在何念看来,关注现实生活,第一时间表达当下,正是话剧的所长,更是中国话剧的历史传统。为此,他和团队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创作。
然而,和他一贯的创作理念一致的是,这部话剧并没有简单回溯疫情期间那些沉重的东西,而是把焦点放在了隔离中的一对普通夫妻的情感状态,从中表达了很多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何念依旧在这部剧里找寻很多当下的话题,比如“逃离北上广”,比如“两性关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岌岌可危?”等等。
“我觉得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要问自己想表达什么。对我来说,可能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时代的特征放在其中。”何念说。
小剧场话剧《原野》
合作过的男演员都火了,“大概我比较旺男演员“
从最早开始排话剧起,何念就一直喜欢用一种集体的方式完成创作。
比如《热干面之味》,最后演出的成品,已经和最初剧本上的定稿判若两剧,很多调整,都是何念在排练厅里和演员们一起完成的。他也一直把排练的过程,表达成“大家一起玩”。甚至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何念还有一个“推土机”的别号,因为他想法多,不断会现场推倒重来。
也因为这种集体创作,何念和很多演员都是密切的“创作伙伴”。这其中最典型的无疑就是郭京飞,从上戏表演戏毕业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始,郭京飞和何念就开始了将近十多年的合作。何念的很多原创话剧,都是郭京飞主演,也一起完成创作。其中就包括后来拍成电影的《21克拉》。
除了郭京飞,何念合作过的很多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如今都火了,包括杨溢、雷佳音、陈赫等。对此,何念笑说:“我大概比较旺男演员”。但他也表示,自己对男演员的直觉也比较准,很多时候,会把自己的很多想象叠加在男演员身上。
电影《21克拉》
跨界舞台和影视,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在导演里,何念算得上是“跨界”王,他导话剧、拍影视,甚至也参与综艺。
在他看来,涉足不同领域,其实是可以开拓很多思路,不同行业的很多东西可以互相借鉴。
“比如参加综艺,就可以了解综艺节目的对时效性、落地性的追求,知道那样的工作节奏。就像《热干面之味》这样的题材和作品,如果以综艺节目的时效性要求,一个月创作就已经不算短了。
又比如影视剧的创作,在讲故事的节奏上,塑造人物的方法上,其实都还是比较顺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如果舞台剧永远停留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节奏,也许就很难赢得观众。而影视在宣发和制作上的很多思路做法,也很值得话剧借鉴。“
点子多、作品多,但何念也曾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枯竭”。
不过,他现在似乎找到了一条路径,一些门道。他组织起自己的创作团队,要求大家每天都不要停下来,始终保持在创作的频率上。他自己坚持看书,最喜欢看人物传记,从中看到各种人生经历,找到各种人性选择的内心驱动力。比如最近,他就在看爱因斯坦。
何念工作照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看电影,但这几年我不看了,因为对我来说电影更多是一种技术上的获取,技术有时候反而是束缚。但看书获得的信息量和文化内容,可能是一部电影的50倍。我们的创作,归根结底是写人,而人生的很多经历和内心感受,不是创作者可以靠想象力达到的。”
最近他又开始着手创作一部源自家庭旅行而受启发的电影,以及一部新的话剧。话剧的名字是他一直想做的《骆驼祥子》,但灵感,却来自于疫情期间,那个感动无数人的快递小哥日记。
何念一直记得父亲在他刚入行时给自己的建议和忠告,这是一个同样毕业于上戏的资深文艺工作者。“如果你要做一个合格的创作者,最首要的就是把自己身边人的人物性格先摸个透,如果你能把身边最熟悉的200个人的人物性格、行为逻辑、阶级特点搞清楚,那就是将来一个导演所需要的各种舞台行动。”而这么多年,何念也始终这么实践着,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时代的话题,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来源。
话剧《热干面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