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剧的经典长廊里,“沪产电视剧”占据极大分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以上海普通市民生活为蓝本的优秀沪产电视剧,不仅创造了国产剧谱系里的高光时刻,也是几代人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应广大观众的热烈要求,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SMG影视剧中心继续推出“沪产经典电视剧展播”。经SMG版权资产中心精心修复后,《济公》《杨乃武与小白菜》《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围城》从7月25日起陆续在东方电影频道推出,每天17:00两集连播;从8月12日起,《十六岁的花季》《夺子战争》将登陆新闻综合频道,每天13:00三集连播。
在此次展播中,《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和《夺子战争》是首次经过修复后与观众见面,带着观众重温1990年代。
日前,《夺子战争》导演梁山、主演朱茵和《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编剧赵化南、主演顾永菲与媒体见面,时隔20多年,《夺子战争》还会有续集吗?田教授家的保姆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听弄堂的乡音,看曾经的上海
1990年代,在拍完《孽债》之后,导演之一的梁山又执导《夺子战争》,同样也是采用沪语拍摄。
《夺子战争》以当年出国热为背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讲的是赵友亮扮演的京剧院琴师乔书铭是上海典型的上门女婿,经常被岳父、岳母及小舅子奚落嘲笑。但为人善良忠厚的他从不计较,因为他有自己的精神慰藉──儿子多多。没想到,乔书铭的妻子俞雯打算和情夫定居美国,并计划偷偷带走多多,一场“夺子战争”就此打响。最终,战败的还是善良却懦弱的乔书铭,“我想,每一个父亲都有责任让子女过得更幸福……”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相拥在街灯下……
这部剧播出之时,万人空巷。根据当时的统计,平均每三个上海人就有一个人看过。导演梁山至今还记得自己下班骑车回家的路上,街边的裁缝店、小卖部里都放着这部电视剧,很多来不及赶回家收看的观众,就站在街边的店门口“蹭”剧。剧中饰演多多的男孩,也终于等到了自己将要在荧幕上亮相的那一天,站在自己家的弄堂里,骄傲地大声呼喊,“大家注意啦,今天晚上,我要出场啦!”
除了国内,“《夺子战争》热”也烧到了海外,“当时《夺子战争》的碟片在海外上海游子之间流传,游子们纷纷将其作为了解故乡上海的窗口。”
由于整部剧全程沪语对白,让上海观众倍感亲切。在梁山看来,要展现90年代上海风情和时代风貌,使用沪语是必须的,也是之前《孽债》成功经验的延续。“不会讲上海话的演员就别来。”开拍前,梁山就放出这样的狠话。他指出这样的选择有其理论依据,依据新现实表演理论,演员用自己的方言进行表演可以事倍功半。“毫不夸张地讲,使用演员自己的方言演戏,演员直接上升一个档次。”
在拍摄过程中,梁山也根据实际情况对剧本进行改进,特别是修改原剧本中书面化的表达。“我们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表演,这样会让观众觉得很真实。比如上海人遇到云南来的朋友,他们会讲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云南人的普通话也会带着当地的口音,而上海人之间、云南人之间,都会用自己的家乡话,这是真实的。”
不过,当年用上海话演电视剧,很多演员也没有经历过,梁山记得很多演员演争吵的戏份比较顺利,“因为这个相对比较生活化,但用上海话演感情戏,尤其是面对‘我爱你’‘我想你’这些台词,就比较困难。”后来,梁山让演员们放下台词包袱,用自己最舒服的语言来表述,不仅让演员演起来顺畅,观众看了也觉得自然亲切。
提起用上海话来演戏,朱茵还记得当年自己曾经在片场受教不少。“片场里,工作人员都说上海话,所以我有些台词说得不地道,他们还帮我纠正。我记得说一句台词是‘我想你’,老师傅立刻过来说,上海人不说想,是说‘牵记’的。这些帮助还有很多很多。”但《夺子战争》的巨大成功也给演员带来一些“苦恼”,朱茵说,“当时我走在外面就怕别人认出来,说我是‘坏女人’。”
除了乡音,《夺子战争》中还能看到1990年代上海的城市风貌,感知改革开放中上海发展的日新月异。
梁山说:“如今很多怀旧的观众想梦回90年代,就可以在《夺子战争》中看到上海当年的模样,比如当年的出租车,公共电话亭……电视剧也有文献的功能,可以展示时代的进程。”让人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有该剧结尾的字幕“敬请期待续集《多多归来》”,梁山说:“当年的剧本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也许要等到现实中的多多真的回来了,才能重启了。”
传承现实主义的匠心制作
缘起于一个动人又富于戏剧性的真实故事,再不断打磨剧本,在梁山看来,《夺子战争》的成功,离不开上影厂一贯的“文脉”——坚持现实主义的匠心制作。一方面,剧中的人与事都十分贴近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准确提炼;另一方面,主创以电影的标准拍摄电视剧,“一天只拍一页纸”,梁山说,团队对每一场戏都极其看重,反复打磨推敲。
无独有偶,此次重新修复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当年也是观众心中的精品。
该剧围绕教授田丰一家展开,田丰的母亲扭伤脚无人料理家务而必须找保姆,找保姆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时至今日,田教授的家人和这28位非常“有梗”的保姆,依然能让观众忍俊不禁。她们或多或少都有让人无法忍受的“毛病”和缺点,导演用富有生活化的方式,将家庭琐事阐述得生动而有趣味。时隔多年,人们在街头遇见饰演田教授妻子的顾永菲,尽管已经隐退多年,观众还会记得她,“你是田教授的太太对吧?后来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你怎么不演她太太了?他太太去哪里了……”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编剧赵化南谈起创作该剧的契机时说到,90年代家里雇保姆是一个新兴社会现象,而且从这保姆职业里可以看到老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同时,赵化南认为片中的保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格,让整部剧非常“有戏”,是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次高清重制版播出,赵化南除了感到“有些意外”之外,还希望观众能从这部剧中看到这20年来社会所发生的改变。“这个剧放在现在就不成立了,当时请得起保姆的家庭少,是雇主选保姆,很多剧情都围绕这个展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请家政服务的家庭越来越多,保姆也开始挑选雇主。”他表示,一部好影视剧能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记录社会变迁有着非凡的意义。
时过境迁,赵化南、顾永菲等老艺术家已经逐渐淡出观众的视线,但依旧有人一直坚守在影视创作的一线。据悉,梁山导演的新作《浦东人家》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之中。据他介绍,《浦东人家》也将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方针,扎根现实、扎根生活,以平民视角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浦东的沧桑巨变。
作者:郑浩威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