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宫锁心玉》爆红。
杨幂和冯绍峰,一跃而起,成为了国内的当家小花旦和一线顶流男星。‘
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幂依旧在顶流,冯绍峰半隐退,但人生圆满了。
相同的是,也正是在这一年。
顶流背后的编剧,拿了第16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编剧奖,他是于正。
他的剧,十部有八部是爆款。
那些年的收视冠军:《宫锁心玉》《美人心计》《新笑傲江湖》《陆贞传奇》《宫锁珠帘》
全部出自于正主导或者编剧之手,他几乎半亲手捧红了:杨幂,赵丽颖,冯绍峰,佟丽娅。
她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率,而于正那会也呼风唤雨,拍什么,火什么,市场是他的。
他的剧集主要有三类故事:
1,道说不尽的宫廷故事
2,杂糅文化的穿越
3,高度言情的武侠改编
这些都是女性观众爱看的主题,而故事情节设置则是:至高权力下,尔虞我诈的升职记。
比如,在《陆贞传奇》里面赵丽颖饰演的陆贞,她仅在后宫赢得了储君的心,还在前朝协助诸君战胜了娄太后为谋权的一系列阴谋。
从躲避追杀的大小姐变成了致力于政治的重臣。
爽,一直都是于正的剧集追求的审美,但是似乎,于正现在变了,至少他觉得自己变了。
半年前,于正放出豪言:“我觉得这个戏会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播不好我应该退出娱乐圈的。”
他说的这个戏是《玉楼春》,是最近正在热播的新剧。新剧的开播期间是在奥运会期间,别的剧躲都来不及,它居然跑去跟奥运抢收视。
于正自己心里有气的,在这部《玉楼春》里,演员,摄制组,制作,后期,营销,布景,美术等等,他几乎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它。
他的《玉楼春》是不是中国里程碑式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至少在于正看来,这是他自己的里程碑,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偏爱也是最骄傲的创作。
这次,他的新剧是很“横”横到有些不太讲理了,但无论如何,我先把这部剧的优点说出来。
一、《玉楼春》采取了双导演和群像演员。
第一导演,是《庆余年》《我的兄弟叫顺溜》《战雷》《杀虎口》的联合导演高寒。
第二导演,是《多情江山》、《上官婉儿》 、《英雄吉鸿昌》的联合导演白云墨。
在演员方面有:白露,王一哲,辣目洋子,温峥嵘,金晨,都是年轻的好演员。
我们的男主甚至都年轻的一些演员们给盖住了光环,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在《玉楼春》里,辣目洋子是扛“炸药包,丢包袱”的搞笑当担,虽然有些工具人的意思。
还有金晨,你真的很难想象到,综艺节目里那么冷艳的一个人,演起戏来还挺有味道的。
这些演员们,在《玉楼春》里边的表现几乎都是可圈可点的,当然男主除外。
三、《玉楼春》的美术环境。
于正的剧能卖座,绝对不是撒狗血那么简单,他的剧是很重环境和色调的,于正的剧几乎几乎都有着显著的视觉符号和特点。
一般的古装剧分两种:
一类,黑色,白色,黄色,青色,素色,灰色,暗色系为主的服装。
一类,是五颜六色,五花八门,没有任何历史考究,看起来就像彩虹糖的烂剧服装。
在于正的剧里,你几乎看不到这些,他主要以玫红,湖蓝,明黄,淡紫,草绿为主。
于正喜欢在历史的基础上添加色彩。
比如,在宫斗剧里,妃子们的衣服大多是黄色丝绸系,但是从于正的《宫锁心玉》开始,妃嫔们穿的是玫红,湖蓝,明黄的旗袍。
在《陆贞传奇》里面,陆贞穿的也是蓝黄拼接的服饰,甚至连于正的《新神雕侠侣》的小龙女也一改素雅,袖口上多了染色。
于正喜欢高亮度,高饱和度,以黄蓝色调为主的“阿宝色”,但《延禧攻略》改变了想法。
几年前的《延禧攻略》带红了“莫兰迪”色调,这种色调不是说一种颜色,它是一种类型,是一种饱和度不高的灰系颜色,是一种色彩关系。
中国传统色系具有一套完整的色彩体系与寓意,不同的色彩但都有着不约而同的美好名字,且每个颜色都寓意深远,或热烈或悠远,或庄严或张扬,或悲壮或堂皇。
中国色系在于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装点着古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色与物相互作比,常常又生出另一道深远美好的光景。
于正开始真正地意识到色调的美,他把原有的阿宝色融合到中国的传统色系中来。
他的新剧《玉楼春》便有一种美感:
一种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营造出来的东方气韵和生态意义的美感世界。
也许有些服装道具并不符合历史,或者跟故事的节奏有些偏离,但是在镜头语言和美术环境方面,这部《玉楼春》可以说是近些年国内古装剧美学的天花板。
比如,在《玉楼春》里皇帝上朝的一个片段:以往古装剧中的皇帝,动不动黄色的龙袍,但在这剧里几乎看不到,皇帝穿的是灰色系的常服。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是朱红色的服装,戴乌纱帽,以服色、冠上的梁数、所持场板以及所佩的绶带作区分官员的品级。
一品到四品袍子是红色的,五品到七品官穿的青袍,八品到九品都是绿袍。袍服背后,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用以区别文武官员。
因此,在《玉楼春》这里,这些服化道剧都是具有跟历史贴近且符合的,但是也有一个问题的是,因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其实忽视了一些真实。
比如,在这段中,文武官员上朝,但是文官穿的的都是一品仙鹤才能穿的朱红袍,武官也都是穿的一品袍,整个朝堂里,一品官员太多了,但是他们的服装是对的。
绶带越大所象征的等级越高,他们的乌纱和整个跪拜的仪式也都是符合历史的,当然了,这个问题于正有解释,剧是架空剧,目的是为了美和好看。
四,《玉楼春》定位清晰:轻喜剧。
于正跟其他拍古装剧,搞狗血的言情,搞严肃的正剧,还是有些不同的。
古装剧在中国市场大,观众对宫廷文化的隐秘有好奇心,但重要的是观看过程要轻松。
这些年的古装剧拍来拍都是在撒狗血卖狗肉,或者是搞严肃的人文哲思,这些剧,大多钱没赚到,口碑也丢了,于正不愿意这样。
他发现“媚俗”的狂欢是最重要的。故事接地气,讲述的方式通俗简单,思想符合当下社会的娱乐思潮是最重要的。
但是于正在《玉楼春》里,他自己是想把这个框架做大一些,他不想再拍一部宫廷故事,也不想拍简单的“媚俗”剧集,他要拍一部文化杂糅的言情剧。
“情”是剧的核心,用坎坷,煽情,复杂,人性,突出经历。于正把“经历”放到了明朝。
明朝,历史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朱元璋吸取了历史王朝灭亡教训,禁止外戚干政,权臣干政,以文御武,严防文武勾结。
甚至还立下个不成文的规矩:皇室后宫不能是豪门千金的千金,怕外戚干政。
当年明孝宗和张皇后爱得死去活来,真正的后宫佳丽三千集一生所爱的皇后,明孝宗暗地里也帮扶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封了弟弟们没有实权的爵位,结果御史写进书里,批评孝宗。
这部《玉楼春》的设定,不是历史,甚至他是跟历史是反着来的。
老爷孙逊,是朝廷的内阁首辅,朝廷第一重臣。
长女,孙有贞,是皇帝的贵妃。
大儿媳妇,是执掌兵权的骠骑大将军的独生女
二儿子,常年日夜征战,驻守边疆,威名远扬的将才。
二二媳妇,父亲是内阁里的大学生,皇帝身边的信臣能臣。
这全家各个都是达官显贵,放在明朝历史上,御史可不是写进入书里大骂,皇帝早就会把这他们纳入黑名单,暗地里夺权,把这庞大的势力集团,连根拔起。
为什么《玉楼春》明知和历史不符合,却还要这样设定呢?
这是一种,背离,是一种“背叛”,是不符合历史,但是也因此了古装剧和历史正剧。
虽然剧集沿袭了明朝制度,服饰,建筑等等,但出于谨慎,故事只发生在家族里,不体现具体的朝代。家族的权势通天,只是为了去激化故事冲突,推动故事发展。
这部《玉楼春》不是历史剧正剧,它的目的就是让观众能够瞅着哈哈一笑,顺便弘扬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古琴,服饰,礼仪,气节等等的爽剧,笑了,目的就达到了。
在这部剧里边,你能感受生活中丢失的诗性与浪漫的精神体验,现代台词的爆笑喜剧下也能轻而易举地释放生活中的压力。
人物虽然缺乏行为逻辑,但是一集下来内容的事件是紧凑的,好看,快节奏,美,能给让你爽的,这就是《玉楼春》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