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桧是奸臣,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坊间,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但关于秦桧是不是奸细一事,争论一直存在。
秦桧从金国逃回南宋后,人的气场都变了,演员演得非常好
一、早年的秦桧,是个颇有风骨的主战派
北宋灭亡前夕,秦桧官至御史中丞一职。
宋代对台谏官员的任命非常严格。
早在宋太宗时期,就以诏书、台规等明文形式,对御史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
御史必须具有刚直的性格、忠厚淳朴的品德,以及通体博识的才识。
比如,宋仁宗曾对宰臣说:“谏官御史必用忠厚淳直,通明治体之人,以革浮薄之弊。”
秦桧生于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五年),江苏江宁人。政和五年,他登科正第,出任密州教授,继而升为中词学兼茂科太学士、学正﹑郎官之职。后来,经吕好问父子推荐,担任御史中丞。
秦桧能被任为御史中丞,必然是已具备“刚直的性格、忠厚淳朴的品德,以及通体博识的才识”这三点。
实际上,从史料记载来看,他在靖康之变前的为官风评,还是很不错的。
担任御史中丞的秦桧
靖康元年,金军攻打东京开封,并派来使者要求北宋朝廷割让三镇,秦桧上兵机四事:
“一言金人要清无厌……二言金人狙诈,受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四乞馆金便于外个可入门及引上殿……”
他在延和殿议会时,极力反对答应金国的条件,因此被解除御史中承一职。
靖康之变发生后,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北上,金国立张邦昌为伪帝。
金国为加强张邦昌的合法性,令秦桧为张邦昌书写公颂歌,同时为金国操控的“伪楚”立传。
金国的这些要求,遭到了秦桧的言辞拒绝。
秦桧也因此被金军迁怒,掳向北方。
从秦桧的这些行为也可以看出,早年间的秦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而且颇有风骨。
秦桧与王氏的相亲现场,秦先生动心了,一见钟情
《精忠岳飞》中,对这段历史有着比较直观的展现。
当了俘虏的秦桧,在金国过了一段极为悲惨的日子。无衣庇体,无食果腹,天寒地冻中像牲畜一样被驱赶着劳作。
而他的君王,宋徽宗、钦宗父子俩,正在隔壁牢房,与他过着一样暗无天日的日子。
金人野蛮毫无人道,时常有女子受到非人对待。
秦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他看来,这无异于人间炼狱。
剧中有一幕,他饿极,这时恰好金人送来了饭菜。结果一看,竟是无法入口的馊饭。
他还未递到嘴边,便被熏得呕吐起来。
他的妻子王氏这时候打了他一巴掌,告诉他,他要活着,不能死在这里。
而不吃,就意味着会饿死。
如果就这么死了,他的满腔抱负该如何实现。于是,他和妻子王氏相顾流下热泪,一面无声地哭泣,一面把馊了的饭菜狠狠塞进了嘴里。
秦桧,大约从那个时候,悄然完成了人生理念的彻底转变。
历史上的秦桧,在金国到底遭受了什么非人待遇,我们无从得知,但这部剧给了一个直观而细致的展现。
一个颇有清骨的主战派,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懦弱的求和派,这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二、秦桧是怎么从金国逃回南宋的?
秦桧之所以被称为奸细,除了他后来坚定的“求和”做派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携家带口地从金国逃回了南宋。
据《老学庵笔记》记载:
“秦会之(秦桧)在山东,欲逃归,舟楫已备,独惧虏有告者,未敢决。适遇有相识稍厚者,以情告之”。
《中兴遗史》这样记载:
“桧为任用……在孙村浦寨中,楚州陷,孙村寨金人纷纷争趋入楚州.桧常以捎公孙静为可与语,遂密约静于淮岸,乘纷纷不定……登小舟,令静挂席而去。”
这两项记载都说明了,秦桧几乎是时时刻刻想要逃回南宋,但苦于没有机会。
直到后来,“杀金人之监己者,夺舟来归。”
意思是,秦桧杀了金人监管,夺了舟逃回来,且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家仆,历经两三千里的路程,避过沿途重重金人关卡。
这个说辞,当时人不信,后人也不相信。所以,很多人觉得他肯定是奸细,不然绝无可能。
那么,他到底咋逃回来的呢?
《精忠岳飞》给了一个解释。
秦桧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理论,得到了金国将领斡离布的青睐,在他的帮助下,顺利逃离。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理念是,反正北方已然沦陷,非我所有,何不承认,换来南方的和平。
那么,这一剧情的设定,有没有历史依据可循呢?
在金国受苦的二帝
三、秦桧成功逃回南宋,是金人有意放归
据《大金国志》记载:
“天会八年冬,诸大臣于黑龙江柳株,陈王兀金(兀术)忧宋氏之再隆,既不可以威取,复结怨之已深,势难先屈,阴有以从,遂纵秦桧以归。”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金兀术在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攻宋计划并不顺利。
他意识到“今者南兵,非昔之比”,战局发生了转变,“昔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
这种情况下,他已然萌生了与宋和议之念,但是又摸不准南宋方面的想法,急需要一个传达这一意愿的人。
这个人既了解金方意愿,又了解宋方内情,且身份是俘虏最为合适。
于是,秦桧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这么来看,秦桧能在逃跑途中一路顺畅,显然是金国方面的放水。
假如金国无人相助,秦桧想平安归宋,是不可能的。
那么,怎么确定秦桧没有投降金国,不是金国奸细呢?
赵构的生母韦太后
四、秦桧到底是不是奸细?
秦桧逃回南宋后,便开始了他“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理念的游说。
宋高宗赵构早有与金和议之意,只是,在满朝抗金声浪中,在二帝尚被囚金国的情况下,他不能将自己的心意宣之于口。
秦桧的回归,以及他的理念,给了赵构一个极好的契机。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从史料来看,秦桧归宋后,除了同金国谈判和议外,没有任何与金方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的迹象。
两宋之际也出了一个苏武式的人物,那就是洪皓(洪迈之父)。
建炎三年,洪皓出使金国,被扣留在金国15年,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向南宋方密报金国情报。
宋高宗曾对他高度赞扬,“身陷敌区,乃心王室,忠孝之节,久而不渝”,赞美他比苏武还要忠贞,“虽苏武不能过之忠臣”。
若是秦桧投降了金国,洪皓在金国15年之久,不可能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再者,秦桧在南宋为相19年之久,若是金国的奸细,想要帮助金国灭宋,不可能没有机会。
宋高宗虽算不得明君,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庸任人摆布的无知之人。
帝王权术,他也深谙其道。
在他与秦桧君臣相得的这19年中,若是秦桧有危害南宋的奸细之举,赵构岂能容他。
希言说
《精忠岳飞》中,有个很不错的细节。
秦桧从金国出逃前夕,特地去牢中见了韦太后(赵构的生母)一面,邀请她与自己同行。
但韦太后不忍心将自己身患重病的丈夫宋徽宗独自留在金国囚牢受苦,于是多番挣扎后,还是留在了金国。
秦桧请她给宋高宗赵构写封信,以慰藉赵构在南宋的忧母之心。
韦太后写了。
但秦桧这个请求,到底是为慰藉赵构,还是想当做自己回到南宋后的一道护身符,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当他回到南宋朝堂,得到赵构独自召见,拿出韦太后那封家书时,赵构的神情悲痛而愧疚。
他知道,奸细的怀疑,至少在赵构这里,已经摆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