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轴线上的钟楼和鼓楼,北京人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年代久远的报时工具,钟鼓楼见证着北京城几百年来岁月的变迁。
在地理位置上,钟鼓楼地区作为元大都城的几何中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北端起点,在元、明、清以及民国初期一直都是北京城中的繁华区。“东四、西单、鼓楼前”,钟鼓楼前的地安门外大街,是老北京人嘴里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01 钟鼓楼
钟鼓楼地区由来已久,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元大都的几何中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标志。
中轴线的划定,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南北向轴线为从丽正门到大天寿万宁宫的中心阁,东西向中轴线为从崇仁门(今东直门)至和义门(今西直门)之间。两条轴线相交于全城的几何中心——中心阁。在中心阁的附近建起了钟鼓楼,确立了钟鼓楼作为元大都的中心地位。
元大都中轴线(来源:北京印迹网站)
明朝定都北京后,为了减少建城的工程量及缩短防线,将元大都城北较荒凉的五里距离划出城外,同时沿南北向中轴线向南拓展,使得钟鼓楼由元大都的几何中心,演变为明清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标志,并延续至今。
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钟楼为清朝建筑。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据《析津志》记载:“钟楼,京师北省东,鼓楼北。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钟鼓楼建成后不久被大火焚毁,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后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宫室的同时重建钟鼓楼,后又相继被火焚毁。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遭雷击被毁的鼓楼重修。
清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认为钟楼是紫禁城的后卫,大钟则是中国的皇钟;于是“柱棁榱题,悉制以石”,钟楼再次重建,而且第一次采用砖石砌筑,从此令钟楼消除了火患,于1747年竣工。从此,钟鼓楼屡次修缮,但未再遭毁重建,以其明清面貌保存至今。
钟鼓楼(来源:图虫创意)
鼓楼元代名齐政楼,《析津民》记载:“齐政楼,都成之丽谯也……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楼下三门……楼之左右具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根据《析津民》记载可知,在元代初建鼓楼时,周围就聚集了许多日用商肆,油盐柴米、瓜果针线一应俱全,是一处热闹非凡的市场。
钟鼓楼历史地段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这里每天上演着市井百态、悲欢离合。钟鼓楼历史地段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忠实地记载了城市中发生的大事小情。
02 万宁桥
梁思成先生曾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提到:
“中轴线的划定,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规划师利用北京什刹海、北海一带天然湖泊的辽阔水面和绚丽风光营造这个城市。为了使中轴线不湮没于湖水之中,元大都的设计师在圆弧状湖泊的东岸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线,切点就是今天的后门桥,切线就是今天的中轴线。”
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切点“后门桥”,在今天已经改为她原本的名字——万宁桥。
万宁桥,单孔石拱,坐落于今地安门外大街中段,横跨在什刹海前海东岸的玉河上,西邻什刹海前海。元代时,桥正名“万宁”,俗称海子桥。清代于奕正等编纂《日下旧闻考》中记载:“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
万宁桥现状(来源:自摄)
元代时,万宁桥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边的一个闸口,漕运船只必须通过万宁桥才能进入北京皇城。打个比方,假如说积水潭是元大都的胃,夜以继日地消化着整船整船的粮食,那么万宁桥无疑属于咽喉,见识过太多的财富,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明朝改造新城,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南移至了北京城东南角外的大通桥下。大通桥取代了万宁桥的“咽喉”作用,两桥之间的这段旧漕道,也逐渐淤塞,最终断流。
闸口遗迹(来源:自摄)
1954年,玉河改暗沟工程完成,河道上盖板,地面以上只露桥面和两侧桥栏,桥和石闸均埋于地下,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9年,万宁桥整修开工,拆除桥栏广告牌和东、西河道上的房屋建筑,暗沟改回明渠,疏浚河道,修整岸墙、修复桥栏、补配损毁构件。2000年12月,工程告竣,万宁桥东西两侧重现水流,桥身重现原貌。经侯仁之建议、有关部门批准,恢复“万宁”桥名。
今天的万宁桥在精心修复下终于重回昔日风采,桥面斜铺石板,两侧设人行道。桥栏望柱各十五根,栏板各十四块。栏板两端望柱外戗抱鼓石。望柱和栏板新旧各异,年代远近显而易辨:表面灰暗、剥落、凹凸不平者最为古老,或是元代遗物;表面洁白光滑、花纹清晰者最为年轻,应是当今配置的;居于二者之间者或为明、清遗物。两侧拱券龙门石(拱券上部中心的装饰)上各设一螭首,俗称龙头,因风化严重,只存螭首的大致外形,刀工刻纹已经漫漶无痕,可见其年代久远。
两侧垂柳(来源:自摄)
03 后门大街
后门大街,指的就是地安门到钟鼓楼间的街道,也就是今天的地安门外大街。
钟鼓楼一带,在元、明、清以及民国初期一直都是北京城中的繁华区。鼓楼西的积水潭,据《燕京访古录》记载:“燕京有四大水镇,积水潭即其中之一。在元时即为水运终点(南货北运进京的终点)码头。有很多的官船与民船,运来南方等地的商品。舳舻蔽水,盛况空前。附近的地安门、鼓楼大街,在当时就成了繁华的商业市场。”
清人震钧《天咫偶闻》中记载:“地安门外大街,最为骈阗。北京鼓楼,二里许,每日中为市,攘来熙往,无物不有。”又《庚子纪事》中记载:“近来后门大街,西单牌楼……被烧抢各铺户,均按原业修复,比前尤觉华丽,金碧辉煌,人腾马嘶,依然兴隆世界。”由此可见鼓楼一带当年盛况之一斑。所以老北京人常说,北京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东四、西单、鼓楼前”。
钟鼓楼前,《北京:当历史成为地理》插图,刘东黎著。
民国时期地安门外大街的光与影如此耀眼,令人神往,许多作家、学者都曾进行过描绘。朱光潜1936年在《论语》半月刊上发表的散文《后门大街》中写道:
“一到了上灯时候,尤其在夏天,后门大街就在它的古老躯干之上尽量地炫耀近代文明。理发馆和航空奖券经理所的门前悬着一排又一排的百支烛光的电灯,照相馆的玻璃窗里所陈设的时装少女和京戏名角的照片也越发显得光彩夺目。”
1906年的地安门外大街(来源:网络)
到了当代,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这样描述20世纪80年代的地外大街:
“随着天色由晶黄转为银蓝,沉睡了一夜的城市苏醒过来。鼓楼前的大街上店铺林立,各种招幌以独特的样式和泼辣的色彩,在微风中摆动着;骡拉的轿车交错而过,包着铁皮的车轱辘在石板地上轧出刺耳的声响;卖茶汤、豆腐脑、烤白薯的挑贩早已出动自不必说,就是修理匠们,也开始沿着街巷吆喝:'箍桶来!''收拾锡拉家伙!'……卖花的妇女走入胡同,娇声娇气地叫卖:'芍药花——拣样挑!'故意在鼻子上涂上白粉的'小什不闲'乞丐,打着小钹,伶牙俐齿地挨门乞讨……”
当时的地外大街,业态之丰富令人惊叹,论吃食,大饭馆儿庆和堂、富全堂、合义斋的雅座儿可以设宴,小饭馆儿福兴居的炸灌肠远近闻名,公和魁、增庆斋、桂英斋、庆兰斋四个饽饽铺为整条街带来各式各样的点心茶饮;论喝的,桥南的祥泰、永泰茶庄,桥北路东的吴肇祥茶庄,最为有名。不长的街上货品齐全,从日用百货到古玩书店,乃至药店、银号、首饰楼,庙观、南纸、香蜡铺,一应俱全。
赶上逢年过节,沿街商铺常会支起摊子,摆满了时令物产和年节玩物,端午时卖艾草蒲棒的,卖小老虎和彩线粽子的,卖判儿的;中秋时摊子上则是月光码、兔儿爷,还有供兔儿爷用的鸡冠花、带枝的毛豆。过年时最热闹,街两旁摆的最多的是花炮摊,有八角子、铁铳子、炮打襄阳城、太平花、老头花、二踢脚、麻雷子、铁鞭、小鞭、炮打灯、起花、耗子屎、滴滴金等。灯笼摊除了折叠纸灯还有八角灯、走马灯等。另有在路旁摆上八仙桌当场写对联的。临近除夕,又会增添卖空竹、噗噗登、牛角喇叭、风车、大糖葫芦的。正月十五一过,这些摊儿自觉撤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参考资料
[1] 中轴线的故事 | 万宁桥——中轴线上第一桥[N]. 北京西城,2020-12-18.
[2] 记忆中40年代的地安门外大街[N]. 鼓楼静语,2021-10-13.
[3] 北京城曾经的报时中心:钟鼓楼的时间哲学丨京华物语[N].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1-08-18.
[4] 北京的古桥 | 万宁桥:矗立于中轴线上的石拱桥[N]. 北京印迹inBeijing,2019-05-30.
[5] 吴炳怀.北京钟鼓楼地区更新前期研究——现状成因·历史脉络·更新动力[J]. 华中建筑,1997(03):103-108.
[6] 褚金. 历史文化名城中钟鼓楼历史地段空间形态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北京印迹inBeijing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