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线电视台的黄莲炖鸡汤、公共台坚持不懈坑蒙拐骗大反转,以及同档期前作《迷雾》惊天地泣鬼神的烂尾衬托下,凭借高超而稳定的制糖技术,安畔锡导演的JTBC电视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不负众望,红遍全网。热烈而甜蜜的姐弟恋灵感源自宋仲基、宋慧乔夫妇,电视剧受欢迎却有着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
韩国统计厅的数据表明,2005年到2017年,更多的韩国初婚女性选择与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结婚,在数量上呈稳步增长趋势,2013年到2017年稳定在16.3%左右。在三十五到四十五这个年龄区间的初婚女性中,有三成的结婚对象都是“弟弟”。近几年,韩剧中主角是姐弟恋的情况逐渐增多,并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另据2016年2月《朝鲜日报》就“年下男魅力点”展开的读者专项调查显示,韩国百分之七十七的女性表示喜欢比自己年纪小的“年下男”。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年长的“欧巴”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风向正在吹向弟弟们。
韩国统计厅“结婚·离婚”部分初婚夫妻年龄状况数据
韩国社会的结婚意愿更强烈,持结婚意愿者所占人口比例是日本的四倍。但日韩社会婚恋问题的总体状况一致,初婚年龄延迟,结婚率逐年降低、离婚率高居不下。日韩官方在分析数据时通常将这些现象归咎于女性的事业心。
女性想要打拼事业,家庭在女性观念中的重要性降低,为了更好地打拼事业更多女性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追求性别平等,经济实力层面和意识层面更具有独立性,结婚与生育意愿降低、对离婚的抵抗意识薄弱。
这些分析结果同样出现在关于越来越多女性选择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作为婚恋对象的官方解读中。
站在男性的角度分析,选择“姐姐”的优势在于年长女性更加成熟,更有思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都更加独立,不像“小姑娘”那样依赖性强,反而可能成为男方依赖的对象,与年长女性交往的经济压力和情感压力都更小,交往起来更轻松,更容易进行更加深刻的思想交流,更容易获得平等的情感关系。
在男权社会的大环境下,从女性角度出发,“弟弟”有着各种各样的好。或者说,形而上地看,对于日趋独立的女性,和年轻男性交往更容易获得自由平等的、更趋近于理想型的情感关系。
《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剧照
英国作家约翰·埃利斯有言,“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在发掘国民潮流动向方面,电视剧比政府的统计数据更加敏感。韩剧很早就开始涉猎姐弟恋问题,2005年KBS电视台播出玄彬、金宣儿主演的电视剧《我叫金三顺》,女主角灰姑娘是设定中除了出身平凡、善良勇敢之外,还多出了年纪比男方大的选项。当时“韩流”在亚洲地区风潮正盛,在中日都引发不小的反响。次年的姐弟恋题材韩剧《狐狸啊你在做什么呢?》也掀起过一阵热潮,2007年则有《达子的春天》。但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姐弟恋”主题整体不成气候。
日本姐弟恋作品出现得比韩剧更早,2003年就有小雪和松本润主演的十集电视剧版《宠物情人》,但并未掀起姐弟恋题材风潮。在韩剧的带动下姐弟恋故事逐渐增多,2013年篠原凉子、三浦春马主演的电视剧《最后的灰姑娘》表现的是39岁长出胡子的女主角与二十多岁的男主角恋爱的喜剧故事,次年由绫濑遥、福士苍汰主演的《今天不上班》表现的是三十岁的办公室白领与小九岁的大学生之间的恋情。
紧跟韩剧风潮的台湾偶像剧2009年推出姐弟恋题材作品《败犬女王》。这一阶段,中日韩三国姐弟恋题材大多有着雷同的设定,女方比男方大很多、社会地位上高很多,恋爱中女主角散发出更趋近于母性的光辉。2016年俞飞鸿主演的电视剧《小丈夫》和今年播出的台湾电视剧《我的男孩》仍然没有跳出这一窠臼。
另外,2014年的韩剧《密会》和2016年的日剧《贤者之爱》主打禁忌之恋,年龄差距更大,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姐弟恋”范畴。
近些年来,韩剧中的姐弟恋逐渐常态化,“弟弟”逐渐摆脱了新世纪初的弱势地位,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无业游民和有天赋但缺乏社会历练的毛头小子,心智更加成熟,去年的韩剧《爱情的温度》和正在热播的《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男主角的设定都可以成为例证。
和姐弟恋题材电视剧的第一个十年做比,当下的姐弟恋题材韩剧少了许多戏剧化的情节,弟弟不再是用纸箱捡来的、不是酒后乱性搞上的,不再是同公司的下属。设定越平凡,似乎故事就越动人。在国产剧仍然流行小姑娘爱上大叔的当下,想要追平韩剧既有样本,要走的路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