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志初
近些年,我看电视和网络,新闻之外的节目看得不多。去年12月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前夕,湖南卫视和金鹰纪实频道推出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第一季《故园长歌》,共5集,我看后,便开始爱上了有品位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卫视和金鹰纪实频道洞察到了受众的需求,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不久,不失时机地推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第二季《东方欲晓》,也是5集,让我不得不锁定频道,反复回放,看后思绪难以平复。从这里,我触摸到久违的激情与热血;从这里,我领略到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从这里,我更感悟到了文献纪录片带来的震撼。
不得不说,《东方欲晓》是有魅力的。
血脉纯正 主题鲜明
山有山魂,海有海魂,历史纪录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片魂”。《东方欲晓》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贴近时代,再现历史,血脉纯正,主题鲜明,用史实烘托“片魂”,以“片魂”统领史实,每个细节每个画面都彰显同一个主题:“开国领袖毛泽东,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丰碑。”
第1集《黄河东渡》,主要讲述毛泽东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运筹帷幄;第2集《滹沱河畔》,重点讲述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的雄才伟略;第3集《赶考路上》,集中讲述毛泽东胜利在望时的极度清醒和从容;第4集《双清纪事》,经典讲述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坚强意志和筹建新中国的领袖风范;第5集《日出东方》,则深情讲述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前后的日理万机、对新生共和国的高瞻远瞩以及对英勇牺牲的战友与亲人的深切怀念……这些故事,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毛泽东,我们的党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东方欲晓》的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无不彰显毛泽东伟大的气魄、过人的智慧和无私的情怀,彰显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彰显有良知的人们对开国领袖的肃然起敬和永远缅怀。
层层递进 环环紧扣
曾经有统计收视率的权威机构指出,如果一档电视节目几分钟没有出现值得引起关注的兴奋点,“人们一般会选择换台,除非他们十分信任这档栏目”。历史纪录片的结构和内容,往往因距当今时代久远而容易松散。《东方欲晓》虽然采用了大部分历史纪录片常用的编年体叙事方式,但它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几乎每一个场景都是关注点,引导观众不由自主地去观看、去思考、去领悟。
在宏观结构上,《东方欲晓》匠心独运,可谓“风展红旗如画”。从第1集《黄河东渡》到第5集《日出东方》,紧随着伟人毛泽东的脚步,每集都呈现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历史时空。从主动撤离延安到登上天安门城楼,从在延安时感叹“这里人民和地势均好”,到在开国大典上高呼“人民万岁”,集集无缝衔接,片片有序追寻,生动讲述了一个个“东方破晓”的故事。
在微观细节上,《东方欲晓》更是出神入化,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比如,《黄河东渡》一开始就抛出“震撼弹”:历史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转折点必将发生伟大的事变!接着,就一步一步揭示这个转折点的历史真相,展示这个伟大事变中的伟人足迹。《滹沱河畔》从美国记者斯特朗的提问开始切入,揭示“蒋介石坐飞机指挥总打败仗,而毛泽东靠电报指挥总打胜仗”的真谛。
因果追寻 恰到好处
无论“因之果”还是“果之因”,都是一部好的文献纪录片应该追寻和讲述的历史逻辑。
《东方欲晓》的这种“追寻”是恰到好处的,比如《黄河东渡》记录毛泽东就是迟迟不“渡”。他为何撤出延安后不愿离开陕北,还指示周恩来在“三战三捷”庆祝大会上主动把党中央仍在陕北的消息公布出去?炮弹落在房前,他为何处变不惊?原来这既是一着险棋,更是一盘妙棋。毛泽东有足够的自信和坚定的意志,他与周恩来、任弼时率精干的总部机关及少量兵力转战陕北,既可迷惑蒋介石并牵制胡宗南20多万国民党军,又可不露声色地做好解放军主力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的战略部署,并通过电报指挥全军,还可于渡河前在群众基础和地势“均好”的陕北,把中国革命的前途与未来谋划好,“一举三得”。
又如,在《双清纪事》中,毛泽东处理英国军舰“紫石英号”的果敢与高明,其结果是“新中国成立不足百日,英国就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真是打出来的国威与外交!
现场求真 还原历史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而现场求真则是纪录片的特色。
《东方欲晓》现场走访了大量的当事者及其后人,还采访了不少党史军史专家,几乎每一个历史进程,都有现场画面,有文献资料,有同期声音,都用事实说话,十分真切感人。比如,讲述毛泽东在陕北转战到王家湾时,采访窑洞房东薛老汉之孙薛青旺,薛青旺言语朴实,还原长辈留下的故事:“当时不清楚(他是毛泽东),他叫李德胜,不叫毛泽东。毛主席走的时候,墨盒、毛笔、收音机都送给我爷爷和我父亲,叫他们学习。”比如,讲述毛泽东的窑洞附近落下一颗重磅炸弹时,采访延安革命纪念馆原研究员刘煜,他绘声绘色讲述:“警卫员石国瑞,捡了炸裂的一块弹片,还发热呢,拿给主席看……”,主席拿过弹片戏称“可以打两把菜刀用用”,现场感很强,把毛泽东的坚定和从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讲述毛泽东请民主人士来西柏坡,采访了费孝通的秘书张荣华,他讲费孝通“在路上看到老百姓推着独轮车往前线送粮食,也没有警察押着,觉得这好像是换了一个世界一样”,道出了毛泽东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再比如,采访毛泽东的后人毛新宇、毛小青,任弼时之女任远征,张治中之孙张皓霆,胡乔木之女胡木英,罗瑞卿之子罗箭,陈赓之子陈知建,叶子龙之女叶燕,全国知名党史和文献专家杨胜群、卢洁、郭芳,《司徒雷登画传》作者沈建中等数十人,相关情节都恰到好处。
需要特别肯定的是,还原7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触摸伟人的心路历程,进行如此浩繁的回眸式现场采访,这是一桩非同寻常的“文化苦旅”,需要实行者具有非同寻常的情怀和意志才能完成。特别令人欣慰的是,《东方欲晓》团队完美地做到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清代郑板桥咏竹的名句,用在《东方欲晓》上再恰当不过了。
该片就是从一块发热的弹片、一封封潇洒的电文、一孔与敌人只隔座山头的窑洞、一匹痴情的小青马、几颗香喷喷的黑豆、一纸辗转半年的农民来信、一件被礼服罩着的破了四个窟窿的毛衣等细节;或用吃辣椒与米高扬比酒、挥动帽子高呼“人民万岁”等具体场景,来讲述毛泽东眷念陕北的浓情,东渡黄河的隐情,指挥决战的豪情,进京赶考的忧情,共商国是的真情,开国大典的激情,以及“小爸爸”与“大娃娃”的父女深情……
第2集《滹沱河畔》有这样两个细节:一个是讲述“卫士李银桥记得,三大战役结束后,他发现毛泽东长出了第一根白头发。毛泽东这样回应: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在夺取三大战役胜利后,画面中出现毛泽东拉着女儿李讷的手散步,话外音这样讲述:“这三个多月来,每天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的毛泽东,也终于能够挤出点时间,给他9岁的大娃娃了。”这就是毛泽东的家国情怀!
人民的领袖爱人民,人民的领袖人民爱。片中处处洋溢着人民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拥戴之情。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和中央前委机关,总计落脚过37个村庄,每一个村庄的群众都将其视为亲人,守住秘密,共同对付敌人。
历久弥新 弥足珍贵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东方欲晓》记录的就是“来时的路”——路上的脚印、温度、风景和奇迹。
它讲述的虽然是70年前的故事,但如同一坛陈年老酒,愈存愈香,历久弥新。“新”在史实弥足珍贵。为了还原“来时的路”上那一道道“昨日的风景”,摄制组抢救式地采访了不少当事人、见证者或他们的后人。比如,毛泽东东渡黄河的船工薛国保、炮击英国“紫石英号”的目击者文春堂等老人,都已年近百岁,对他们的采访十分难得。“新”在史论完美结合。通过解说和专家讲述,以事见史,以史论理,形象而生动地展示“路”的苦难辉煌、“河”的汹涌澎湃,从而印证毛泽东、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印证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印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新”在当今时代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新时代的强音。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通过《东方欲晓》走进陕北,走进西柏坡,走进赶考路上,走进双清别墅,走进天安门城楼,从而走近毛泽东,走近为新中国奠基的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正是为了“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