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就是一个圈,绕来绕去也就那几个人。伴随着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背负多年骂名的于正终于翻身了。
作为编剧、制片人,于正是这十年来媒体曝光度最高的编剧,也是内地为数不多的可以凭借着个人品牌打天下的编剧,他经手的电视剧被打上了鲜明的“于正制造”标签。先不评论这个标签的好与坏,仅以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成功来说,于正的确有他自己独到的那一套。
1、编剧于正:流量女星的制造者
于正,本名余征,1978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在还是小鲜肉的年岁,于正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据说,在1997年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但最终意识到自己外形气质、表演天赋上的不足,转型走上了编剧行业,并签约了香港TVB。
不久后,入对行的于正就在编剧界崭露头角,先是和一些大编剧联合出品。然后,在25岁那年成立了工作室,先后担任《荆轲传奇》《烟花三月》等电视剧的编剧。
随着经验的丰富,于正逐渐了解到观众的口味。2009年,宫廷大戏《美人心计》的成功,让于正一炮而红,有了“金牌编剧”、“金牌制作人”的称号。之后几年,于正趁热打铁,接连推出了《宫》系列、《笑傲江湖》、《陆贞传奇》等,每一部都堪称当年具有超高话题度的爆款剧,也接连捧红了杨幂、赵丽颖、王丽坤等女星。一时间,无数女星都以出演于正的电视剧为荣。
2、抄袭者于正:能言善辩的奇葩人
但在演艺圈受欢迎的于正,在编剧圈却不是那么受欢迎。因为从第一部署名出版物开始,抄袭就成了于正避不开的话题。2003年,上影集团资深编剧贺子壮邀请于正对作家傅星已完成的剧本进行改编。改编完成后,于正以自己一人署名出版了图书《带我飞,带我走》,此事惹恼了原著作者傅星。面对傅星追问,于正最终告饶并提出愿意赔偿傅星三万元。
但区区三万元的赔款并不足以使于正警醒,反而让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此后他更加大胆。2006年热播的《大清后宫》,于正被指责抄袭剧本,他以“集大成”的奇葩言论回应,直言“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所有的东西无非是重组、再重组。”
当然,重组是需要素材的,老套路无法一直用下去啊。这时的于正发现了一块宝贝,网络小说,《美人心计》是他首次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并获得很大的成功。从此开始,于正从抄袭TVB剧情转战到改编网络小说。
也就在2014年年初,影视圈曾有人试图召集多位涉嫌被于正侵权的作者联合起诉于正,最终无果。一则是维权成本太高,判定抄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历经两三年的诉讼带来的补偿性赔偿数额寥寥,或许结果仍是“于正却依然大红”;二则是不少网络小说作者已经将自己版权卖给影视公司,在法律上丧失了维护著作权的机会。
3、制片人于正:没有一部戏不赚钱
这样的情况,让“抄袭者”于正在“灰色地带”活的有滋有味,并一度成为收视率的保障。自2008年至今,于正担任制作人的21部电视剧中,除了4部收视低迷的剧集外,“于正出品”基本都能为投资方赚到钱和影响力。于正曾经声称自己一部戏可以为投资方获利三亿,也公开宣称:“我没有一部戏不赚钱”。
这话听着好像是他在吹牛,事实上,虽然于正有着圈内最贵的服装、美术等制作团队,但他本人却是降低成本的一把好手。据剧组主创透露,于正号称投资一亿的《笑傲江湖》实际成本六千万,号称投资五千万的《美人心计》实际成本不到两千万。
而于正之所以能降低成本,主要是因为他深谙压缩演员片酬的方法。于正极少启用片酬过千万的一线演员,往往选用片酬偏低的港台演员或者是自己工作室的演员。以《延禧攻略》为例,女主扮演者吴谨言的片酬为500万元70集,每集7.14万元,相比其他动不动拿走上亿片酬的演员来说,新人的确惠而不费。
此外,于正曾参与改编小说《诛仙》的竞争,这是一部被网友盛赞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的古典仙侠小说。虽然最终他未获得《诛仙》改编权,但于正仍不断对外放出消息将要拍摄此剧,而这成为他压低演员片酬的法宝,至少有六名演员,曾因于正许诺其出演《诛仙》里的重要角色,而答应以低片酬出演于正另一部作品。
4、商人于正:无奸不商
如今,于正已经很少自己编写剧本了,他带了几个徒弟,更多的时候扮演了策划、统筹、把关等角色,但其中最重要的一角是成为连接资本的桥梁。
于正在2012年成立了欢娱影视,并将自己的工作室挂靠在欢娱影视之下,陆续签约了陈晓、杨蓉等多位艺人。2017年3月,欢娱影视在战略发布会上一口气公布了八个大项目,一跃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欢娱影视放出消息,称自己正在完成一整条闭环式的影视剧运作方法,并不急于融资。
嗯?把资本拒之门外,这好像不是于正以往的做派啊。但大家要清楚,现在的于正,已经不是编剧于正、制片人于正了,他是商人于正。他知道,一个拥有影视创作链的公司比一个明星经纪公司更值钱。
再说,前有市值超百亿的唐德影视,估值超50亿的嘉行传媒,以于正好斗的性格,他会落人之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