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敢说,这部电影是今年最有争议性的电影。
理由实在是,太过于现实,真实到让人难以相信。它首次亮相于柏林电影节,顿时之间引起巨大的浪花。
一方面,对于杰出的影评人而言,称其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电影,不能错过的杰作。为此,评审团为其颁发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奖”。
另一方面,由于影片中的“反道德的人类实验”“令人不寒而栗的惩罚”。
受到了俄罗斯媒体,甚至官方的”指控,因为,在影片中的情节实在是违背道德。
对于此,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将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随着争议不断,国内也有了影片。
相信你也可能了解过这部电影,这部年度最具争议的作品。
《列夫·朗道·娜塔莎》
影片豆瓣的评分并不高,只有6.4。很多网友怒斥其为垃圾,表示无法接受。背后,不仅仅是各种直白的场景,更是各种无法理解的现状。
雨落倒觉得,这部电影就像一场艺术。
就是说,尽管让人无法理解,但是却过于真实。可以说,这是一场“斯大林式的楚门秀”。
影片背后的制片计划,可以说堪称传奇。起初,只是计划拍摄一部平淡的个人传记片。主人公就是“列夫·朗道”。
一位前苏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
因为,他的一生用天才衡量都不足为过。
四岁阅读书籍,12岁掌握微分,13岁学会积分。在外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个数学天才。
但对于这样一个天才而言,却依旧难逃政治的宿命。
1938年,在“大清洗运动”中,被抓进了监狱,尽管一年之后出狱,但饱受摧残。
196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8年去世。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关于他,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则是很在意。为此,电影筹备,规模巨大。
完整地复制了斯大林时期的成长,以及列夫·朗道在莫斯科的神秘研究机构。
面积就有12000平米。
从建筑,到街道,以及生活习惯都能够看到当时的影子。
导演越拍越疯狂,真正地建立起了规模之后,便推翻了之前的计划,决定创造一场史无前例的实验。
他不是要拍电影,他是要超越电影。
当整个系列拍成的时候,一口气拍成了14部电影,而且最长的就有9个小时。
统称为《DUA》系列,因为列夫·朗道名字的最后三个单词就是DUA。
而《娜塔莎》就是整个系列的第一部电影。
其中的精彩程度可想而知,形象点比喻就是《黑寡妇》在漫威中的地位。
不过,对于整部电影,也是硬生生的从8个小时,剪成了145分钟。
流传到国内,又删减了8分钟。
即便如此,但它依旧的精彩。
《娜塔莎》究竟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又为何会被饱受争议?
女主娜塔莎,是一位餐厅的服务员,人到中年,有着很多人一样的焦虑。
年龄上的焦虑,使得她整日也只能以酒消愁。
同时,餐厅还有另外一名年轻的服务员,欧嘉。年轻貌美的她,还时常戳痛娜塔莎内心的伤疤。
两人经常下班后喝酒,互相调侃。
终于,在一次派对上,遇见了机构的高层的法国科研人员,卢克。
彼此间,透过眼睛,有了欲望。
不仅在聚会上,有着大量的身体接触,在结束之后,还留宿了一晚。
一次意外,也让娜塔莎格外憧憬美好的未来。
但当他第二天来临时,却异常平静,简单吃了饭菜,临走前只和欧嘉道了别。
完全无视了在一旁的娜塔莎。
忍受不住内心打击的她,却反过头来折磨欧嘉,对她疯狂的灌酒。
还不断的咒骂她。
影片对于整个故事的叙述,前90分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尽管描绘了一个中年女人的日常,却时不时的折射的所处的社会。
而令人真正意外的是,后50分钟。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场泯灭人性的审问,故事的缘由是因为,娜塔莎和卢克在一起了。
深夜里,她被国家安全局的人带走了,而审问她的人,是一名特种部队的军官·阿齐波。他的目的,就是从娜塔莎的嘴里套出卢克反革命分子的身份。
对于此,当然都很清楚。
娜塔莎对于卢克不过只待了一夜,而且两人彼此语言不通。
更不可能真正的知晓实情。
但对于此,阿齐波当然不会相信,于是就开始了关于,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
一会给她点烟,温柔的劝他好好配合。
另一会又恐吓她,让他赤裸全身,扇耳光,甚至将瓶子侮辱她。
最终,娜塔莎不堪重负,在昏黄的灯光前,一笔一划的开始了抹黑卢克的“莫须有”。对于这一切,最让人难以置信的都透过影片,真实的发生了。
对于此,不得不佩服女主娜塔莎。
因为对于整部电影,对于每一个情节,作为演员都是有选择停下的权力,但对于她而言,还是依旧坚持完成了这场表演。
这样的一种态度,真的让人很尊敬。
如果,用垃圾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这部电影真的可以说是“污蔑”。相比之下,它更像是一种艺术。
那这部电影的争议,又在哪里?
是影片中袒露的相爱,让人毛骨悚然的虐待。都是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其实,雨落觉得,正因此才让整部电影显得真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整个故事展现的是前苏联的历史,这是一段60年代苏联的琐碎日常。
时代的背景,早已决定了悲剧的基调。
《娜塔莎》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慌乱的时代,从建筑风格,到食物食物,再到流通货币。都细致入微的充满了时代感。
透过影片,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状态。
一方面是表面上的平淡快乐,高谈阔论。享受着自己喝酒聊天的闲情雅趣。
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掩盖的压抑情绪。尤其是,影片中穿插的一段神秘机构的实验,具体是干什么的,我们不清楚。
只能浅白的了解到,是改造更高效的战争机器。
对于这项实验,具体如何操作,没有交代。
真正让我感到恐怖的是,人们早已对这一切,谈笑风声早就习以为常。
而这正是电影表达的“普通眼里的变态,在这里成为了常态”。
这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扭曲。
而对于机构审问娜塔莎的场景,更是早就理所当然。正是这样一个扭曲的社会,才有了这样一群扭曲的人性。
对于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的炮灰。
可以说,《娜塔莎》不仅仅是去大篇幅的描绘一个爱情故事,去表达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更大程度上,是展现这样一个人间失格的社会现状。
一个对于美好,的摧毁和捏碎。
影片最后的50分钟,可以说是一场对于现实的撕裂,对于强权狰狞的展现。
而这也让人真实到,头破发麻。
雨落觉得,《娜塔莎》真的如同导演说的,它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超越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