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爽剧,放过《如懿传》吧,它只会让你着急——女主如懿“撕”得漫不经心;无人像魏璎珞那般每天打一只怪,升一次级;众多人物特写与空镜头让剧的节奏变缓;对于宫斗的前因后果,它只轻轻带过,并不会用台词一五一十展开案情回顾。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的基调是丧的。女主角如懿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她的下场是“弃妇”,是实质上的 “废后”。后宫群芳,更是一个接一个或抱憾惨死,或郁郁而终。对于此剧的观众而言,并没有什么光明前景在最后几集等待着。
既然如此,《如懿传》的看头在哪里?
周迅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观众能够从看《如懿传》这个角度去看……你看到宫斗有多残酷,而不是去学习。”
《如懿传》捏出千姿百态、精致水灵的人物,再让其千篇一律枯萎于后宫——其甚至不惜用女主角的凄凉收场,来完成它的目的。
什么目的?
——控诉。控诉荒谬的后宫,控诉“吃人”的年代。
这样的控诉,在其前作《甄嬛传》里并非没有体现,但由于甄嬛是世俗意义上的最终赢家,这种赢的喜悦冲击着观众,于是焦点被转移,控诉也被模糊掉了。
现在轮到《如懿传》。它干脆用一种“全员皆输”的方式来反问观众:在这样一个封建宫廷里,真的存在最终赢家吗?
“全员皆输”
《如懿传》剧集更新近半,让人又爱又恨的高贵妃下线。高贵妃走了,下一个是谁?皇后?金玉妍?纯妃?《如懿传》尽力在做的,是让你对这些女子的凋零感到不舍,而不是痛快。如何让你对她们感到不舍?——让这些人物层次丰富,善恶难分。
高贵妃是坏,她屡次害人,但是她喜怒形于色,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会看着镜子慌张地问自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她会在死前祈祷来世生在寻常人家。
城府极深、做事狠辣的金玉妍,日常讲话的口吻让你想到充满市井气、但又为人仗义的樊胜美“樊姐”,她会趴在皇帝身上撒媚,也会在深夜泪眼莹莹,念想自己真正爱着的人。
海兰,原本极其单纯、怯懦,但因为想要保护自己和如懿,她不惜害死别人的孩子、牺牲自己腹中的胎儿,“海兰小天使”——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难以再这般脱口称呼她。
《如懿传》尽力塑造出层次丰富的人物,让我们对后宫女子的野心、隐忍、狠辣,以及对这层层算计下的痴情、恐惧、良知感同身受——只有让我们对她们感同身受,只有让我们对她们的惨烈下场生出哪怕一丝丝的怜悯,我们才会像高贵妃那样追问: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答案不难找,因为这是一群全然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人。如懿、高贵妃、金玉妍、海兰、卫嬿婉……这些女子各有各的风姿,如果她们存在于一个能够掌握自身命运的环境里——能够嫁给自己真正爱的人;能够与“渣男”say bye;能够在职场拼搏以满足向上的野心;能够找到适合各自的生活方式,获得不一样的幸福——那她们将是一群多么鲜艳明媚的美好存在。
然而她们被锁死在封建宫廷之中。
《如懿传》中的卫嬿婉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她虽为包衣出身,想要的却不是“岁月静好”,而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有错吗?知著君觉得,有欲望没有错。然而残酷的是,在封建年代,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满足自身欲望的唯一方式,是依附男人,是争宠。
不仅仅是卫嬿婉,《如懿传》里的女子们都各有所求。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所求是多么正常、鲜活的一件事,但荒谬的地方在于,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环境,逼得她们只能用轻贱自己的方式去争、去求。
高贵妃下线后,其扮演者童瑶在微博上写道:“在最后一场临终前的戏中,我原本想对孔雀说‘我从没问过你们愿不愿意待在这里。’”
“我从没问过你们愿不愿意待在这里。”这句话,是那个时代、那个宫廷,亏欠这群女子的。
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曾在演讲中讲到:人们习惯把中国的历史认知为一个“吃人”的宴席,在这个宴席上,吃人者被吃,被吃者吃人,没有关于加害者和被害者的清晰区隔。
吃人者被吃,被吃者吃人——《如懿传》舒缓、克制地铺成出这样一场荒谬的宴席,它一直在你耳畔低语:“没有赢家。”
主角之“输”
《如懿传》有一个很大的“观剧门槛”,那就是大家在看剧前便知道,女主角如懿最终是个失败者,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更是下场凄凉。“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这是《清史稿》对乌拉那拉氏“断发”的记载。行此“大逆不道”之举后的第二年,乌拉那拉氏薨逝,从其丧礼、安葬来看,这位皇后等于是“不废而废”了。
爽剧当道的今天,很多人知道主角最终会“输”后,便不再考虑这部《如懿传》了。生活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了,我们为何还要关心一个失败者的心路历程呢?
人们喜欢拿《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作对比,但它们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影视剧。《延禧攻略》虽然套用了清朝后宫的框架,其演绎的却是另一个次元的故事,它是一部披着现实皮囊的童话剧。在这个童话里,女主角披荆斩棘,见鬼杀鬼。《延禧攻略》不关心现实,它关心的是观众内心的压抑能否得到发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剧是成功的。
而《如懿传》是一部现实取向的作品。清朝后宫对其而言不是一个虚空的框架,而是其真真切切的控诉对象。《如懿传》就是要让观众跟随如懿,去感受身不由己,去感受失败,从而对历史展开反思,甚至对当下感到珍惜。
《如懿传》和《甄嬛传》对观众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论及它们如何不一样,知著君想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羡慕甄嬛吗?
甄嬛曾经善良、笃定、清澈,对情感持有信仰,她念着“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她真挚地爱过皇上,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另一人的替身。她决意用余生伴随果郡王,然而逆风不解意,她与果郡王剥离,回到“令自己作呕”的后宫。然后,她和别人一样算计——就当曾经的甄嬛已经死了。
“没关系,你最终是要成为太后的”“别哭,你才是笑到最后的人”——甄嬛身处惨境的时候,知著君总能看到这样的弹幕。
是的,甄嬛最终成了太后,在后宫之内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她就赢了对吗?
戴锦华教授讲过这样一个发现:当下的年轻人,显露出了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历史体认——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力逻辑的体认,甚至是对当权者的体认,这种体认不仅是知识性的,而且是身体和情感的。
知著君认为,正是这种对权力内在的体认与尊重,让观众觉得甄嬛就是一个赢家。她失去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最后坐上了权力的王座。对观众而言,《甄嬛传》并不是一出悲剧。
导演郑晓龙所要表达的“得来复失去”“空留琴与笛”的悲凉,在观众心中,被甄嬛的权力胜利冲淡了,这部剧本想表达的封建宫廷对真情、纯真的摧残,更是被喧宾夺主,未能烙印于人心。大家开始讨论如何在职场里展开“宫斗”博上位,而不觉宫斗本身的悲哀意味。
那么《如懿传》与《甄嬛传》相比有何不同?
《如懿传》的主角在权力上失败了。如懿没有赢,所以观众无从感受坐上王座的喜悦——这一点让很多人一开始就放弃了此剧——但是如果你被这部剧迷住了,看了下去,那么你将不得不跟随如懿,去叩问那个时代。
知著君认为,《如懿传》是在完成《甄嬛传》未尽的使命。因为我们太在意权力,所以如果女主角如懿不成为“废后”,不凄清死去,我们便不会痛,便不会反思。
最后,知著君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懿输了吗?
法国哲学家索雷尔在《对暴力的反思》中有这样的表达:在一个充满了困境和根深蒂固的不公正的世界中,行动的价值不是以其结果,而是以其内在的正当性来判定的。
乾隆三十年,如懿对她的弘历彻底失望了,她不愿意再伴随他,不愿意再做后宫中的皇后了。如果是寻常女子,会选择忍耐。可是如懿想要抗争。
如懿知道自己的行动,会为自己带来怎样的恶果,但是在她所处的世界里,没有别的办法。即便知道后果惨烈,但能顺了自己的心意,也是好的。
于是,如懿告诉皇帝与其情缘已了,并断发为祭。
周迅这样形容如懿:“我不觉得她是很悲剧的,我觉得她……”
她顿了一下,然后说:“很好。”
(本文作者为雨虹)
参考资料:
张之琪,《戴锦华:今天的年轻人对权力有一种内在的体认与尊重》,“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2018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