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上周下了一场初雪,故宫又变回了紫禁城。
每年故宫初雪都要霸屏热搜,不知道网红节目《上新了·故宫》有没有兴趣给银装素裹的故宫设计一款主题产品呢?
故宫打卡变大型推理解谜现场?
去年我们写过《上新了·故宫》这档宝藏节目,当时这节目已经是“顶级流量”→这档宝藏综艺,让我看到了顶级流量的秘密
毕竟没有这个节目,大家也不可能围观到故宫未对外开放的区域,更不太有机会深入了解很多古装剧背后的故事……
而这次《上新了·故宫》第二季开放了更多大家从未见过的“神秘区域”,已经播出了四集,真·上新。
一来就给人揭秘初代故宫的样子,原来故宫地下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毕竟皇帝建一个家,不是只求“有瓦遮头”那么简单,他们要考量的是千秋万代大计,所以地上地下都不含糊,老老实实超强地基垒起。
以致如今看3D模型图,强迫症表示极度舒适。
背后其实凝聚了很多劳动人民的血汗
皇帝还有自己的心爱之物,比如乾隆就喜欢《大禹治水图》。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他亲自策划做了一个巨型玉雕,作为“镇国之宝”;
节目介绍,这是皇帝的“3D打印”,有点萌。
而袁弘出演的十三爷故事,则让影视剧里雍正心狠手辣无情的人设一秒崩塌,原来这位霸道总裁也有感天动地兄弟情。
而最新一期展示的《韩熙载夜宴图》,更让人大开眼界。
审美上,《韩熙载夜宴图》代表了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可这画到底要怎么“看”,也充满讲究。
打开方式就很有仪式感,欣赏这种手卷要像逛园林一样,一点一点打开,以“步移景异”的方式看。
这样大家就能看出来了,这是一个古代大party啊!
夜宴很盛大,韩熙载不开心,此处充满信息量。
邓伦还发现画作中间有缝,根据此前围观故宫文物的经验,他猜测画可能被裁掉了一部分。
他很想知道答案,然而专家老师却给他抛出新难题:你猜韩熙载有多少胡子?
为找答案,他们还要去到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荣宝斋”,看用特殊方式制造的复制品。
虽然是复制,可也是故宫认证为“下真品一等”的精品作
看完,伦伦又要继续回答问题:夜宴是为谁举办的呢?邓伦:我好难……
但这画面还挺熟悉,是的,伦哥又来解谜探案了↓
探索故宫变大型推理解谜现场,这节目也太会玩。
演员、工作人员……
接触到文物后通通“穿越”了
《上新了·故宫》最好玩的地方,是用通俗易懂的展示方式让所有文物、传说故事都“活”起来。
像第一期,为了讲清楚故宫运木材这件事,找来马天宇演波斯使者——这异域脸也太合适了。短片讲当年波斯使者被故宫大殿震撼到,无法置信这么宏伟壮观的建筑竟然只用三年时间建成。
也从一个异域人的角度,他看到的不止是宫殿、运河,还有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间上的画作”。凝结了无数百姓智慧的紫禁城,最终会与山河同在,与星辰同在,成为人类的艺术瑰宝。
而上期讲了雍正时期十三爷的故事,就请来在《步步惊心》里演过十三爷的袁弘,十分对味。
结果袁弘一来就指错军机处,他才发现戏剧和史实是有出入的。
经过听讲解,参观军机处,看展览之后,袁弘才了解到真实的“宇宙全人”十三爷到底经历了什么,最后他演绎出来的十三爷,入情入心。
临终前还在挂念皇上,放不下手头工作,写下一首绝笔……看得弹幕大泪奔。
看这片段,比电视剧还好看↓
类似的还有《韩熙载夜宴图》的真人版,全盘还原古人造型,场景做得像食玩一样,仿佛画中人走出来了。
这造型加上画作意境,我差点认不出美男子高晓松。
高晓松:我在那个时代就是美男子
说拟人就拟人,说3D就3D,绝不玩五毛特效,这节目真的超用心,质感极好。
用心的除了场景画面,还有对文物幕后工作者的关注。
像这位见过沈从文的徐建华老先生,就参与过《韩熙载夜宴图》的修复工作,他们会修复绢的老化,在补色上也尽量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为了延续画作的寿命,故宫还有一批摹画师。做了四十年的郭老师表示,从他入行开始,他的老师就要求大家不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所有古画一笔都不能改,哪怕原作是画错的。
单《韩熙载夜宴图》,他就画了一年,一整年的光阴都耗在一张画上了。
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工作四十年,放弃了创造力,杨幂说“多可惜呀”,高晓松问:“不遗憾吗”?
郭老师说:“也遗憾,也不遗憾。”
因为这是他喜欢做的事。虽然不能有创造力,但人笔毕竟不比印刷,多少还是灌注了自己的情感在期间,“复制”出来的作品同样有虚实,有灵魂。
而且现存故宫的这幅夜宴图,本身也是宋摹本,这张画作面世之后,各朝代都有不少临摹版本,连唐寅也曾临摹过。
所以从古至今艺术品的传承手法都是一脉相承的,画师们倾尽一生只做一件事,看似枯燥,却和古人、文物们有了一种微妙的异时空交流。
毕竟,没有人能预测,两千年后宋摹本《韩熙载夜宴图》还能原样流传于世,或许后世再拿来研究的,很可能是21世纪画师倾尽心血打造的“复制品”。
文物是过去,也可以是现在和未来
大部分时候,我进博物馆参观文物,也只能从造型上欣赏文物之美,走马观花式的看展,终究难以知悉作品背后的故事和真实价值。
《上新了·故宫》就像一个有才华也有趣的博物馆解说人员,费尽心思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家科普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艺术品。
像不久前被吐槽上热搜的“乾隆农家乐审美”,这回就在节目中得到了正名。
专家说,随着色彩釉料技术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满地锦彩的瓷器从清代初到清晚期都一直流行,这是来自全世界的审美影响,并不是乾隆独有的喜爱。
相反, 乾隆审美不仅不土,而且是“超越前代,超越古人”的存在。
还有这次的《韩熙载夜宴图》,“外行人”和“内行人”的关注点和思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当专家老师提问,你们认为这幅画的顺序应该哪段在前哪段在后?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的依据。
高晓松是按“派对流程”理解的,奏琴迎宾、宴前洗手、宴间击鼓、欢送宾客;
高老师:“你参加party吗?”,专家:“我怎么不参加啊?”
杨幂则根据人物的服装搭配来判断情节。
韩熙载先是穿着白色的睡衣在家里优哉游哉地安排宴会——迎宾时换上黑色的礼服——宴会期间兴致大发脱掉外套击鼓——最后欢送宾客……
完全是把这场宴会看作一场有趣的韩熙载变装秀。
不过按老师的解谜,这幅《韩熙载夜宴图》至少从明代开始,它的顺序并没有太大的差池,严谨的专家们倒是从细节和宴会礼仪去考量,推断出画作是有残缺的。
因为开头众人面前摆的吃食,并不是盛排筵宴上的大餐,而是一些茶点,客人们也在休闲地听曲——证明前面还有一张正宴。
而结尾时韩熙载的手势,其实也不是现代人今天理解的“拜拜”,而是在让客人“自便”,自己要先歇了。也就是说,送客的画面也缺失了。
画面上种种细节,还蕴含了巨大信息量,是“外行人”未能读取的。
比如韩熙载的“不高兴”——无论是和嘉宾们不拘小节地高谈阔论,还是卖力地为心爱的舞姬击鼓伴奏,他的表情始终是郁郁不乐,心不在焉的。
结合时代背景和史料记载解读,这其实是反映了韩熙载晚年政坛失意,仕途淡漠的心态。
还有画作上树石的画法,侍女的服侍,细到连桌子上的酒具,都显示出南宋独有的特征,因此专家鉴定此画为南宋摹作。
为了让观众了解到这些,工作人员用尽巧思,把那些本来已经是艺术巅峰的作品,用最通俗化的方式进行安利。哪里好,如何好,有什么小故事都讲得清清楚楚,拍艺品还不够,还要演一遍艺品。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绿腰舞”是什么呢,跳给你看↓
明星带货,御猫卖萌,好戏上演,还要换着花样玩推理……节目组真的用心良苦。
在这种360度全方位科普下,大家以后去故宫除了在红墙前打卡,也会想起故宫地下,有一个像地宫一样的宏伟的建筑地基。
到《韩熙载夜宴图》展览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要从哪里欣赏这幅画,知道韩熙载为什么不开心——甚至能说出他有多少根胡子。
何况这节目还是科普种草两不误。
节目每集会有故宫文创单品上新环节,根据当期的文物主角,策划出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
之前被邓伦命名为“故宫星辰时光旅行”系列旅行箱和收纳包,灵感就来源于明朝的祥瑞。这浪漫的配色和独特的故宫吉祥纹样,直接美到上热搜。
《韩熙载夜宴图》这期,也以里面精美绝伦的服饰为创作点,设计了一款“新中式卫衣”。
卫衣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两根帽绳织带,是由两幅完整的夜宴图组成的,从头至尾,每个细节都清晰展示了出来,很有去年爆款“仙鹤睡衣”继承者的潜力。
看完了故宫故事很想支持工作人员?买它买它!(李佳琦破音腔)
有《上新了·故宫》忠粉说,“这个节目如果一直播,我就会一直看下去。”
文物瑰宝艺术品的背后,故事本来就很精彩,工作人员的用心,御猫的积极营业,也让故宫静静沉睡的文物拥有了生命力。
就像结尾旁白说的:“当我们为一幅作品投入无限深情,而它也将带着这无限的深情继续走下去。”
所以,把御猫捧成网红,让人气明星来带货又有什么所谓呢?这么走心的节目,就该当网红,并且还能再红一点!
E姐结语:
最近有不少科普号讲北京猿人化石的故事,它出土后曾被视为世上最古老的人类,轰动世界。可惜战乱时期化石遗失,现代考古学家对化石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却无法拿实物对证。
这种遗憾,有可能就埋在历史长河里,永远都无法修补。
故宫里的文物也是,很多作品被视为“稀世珍宝”,不仅因为它出自名家手笔,独一无二,还因为经历了上千年时间,一件事物能被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本身就弥足珍贵。
这中间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稍有不慎就可能湮灭于黄土尘埃之中。像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原本,至今下落不明。
但现在故宫里的南宋摹本依然是“稀世珍宝”,这幅作品上有无数印章,节目调侃为“弹幕”,实际上正是每一代收藏者的见证,本身极具人文考古研究价值;
而动乱时期,画作能被保存下来就更难得。清末《韩熙载夜宴图》流出宫外,原本想买豪宅的张大千得知,宁舍豪宅花500两黄金买下名画。后来他移居海外,担心名画在自己手中流失,以“低价卖”之名,实为赠送的手法,请友人辗转运送,让名画完好回归,收藏于故宫中。
而这还只是能留名的画作展现出来的动人故事,更多作品是被人默默保护下来的。比如乾隆的“3D”巨型玉雕,展示时弹幕区一片震惊“这么大的玉是如何保存的”“没毁于战火真是太厉害了”……
往大了说,整个紫禁城里的宝物,一砖一瓦一木,小瓷瓶大玉雕,每一样都有“人”的温度和情感在。
甚至有人舍身救艺术品,这就像有节目辩手说的“在时间历史的这条轴上,我并不孤单”。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死物,而是千年文明凝聚的璀璨星河,谁也不愿意让那星星光芒在自己手中黯然消失掉。
所以和平时期,这种“不孤单”的文物保护战依然不会停。一辈子都在修复文物的巧匠,放弃创造力制作“复制品”的画师……他们的工作平凡而枯燥,但不遗憾,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是在消除艺术瑰宝任何可能出现的“遗憾”。
从这个角度说,《上新了·故宫》这样的节目,讲的不仅是文物,也展现了“人”的价值。
再不行开个脑洞,两千年后的人再看到这个节目,也许会惊叹“原来古代人展示一个艺术品,还有这么多花样”!
还能怎么着,宠一下节目呗。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种草过什么故宫文物?
来评论区开脑洞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