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士兵突击》为什么是近年来最好的军旅剧,就是因为他写实,贴近现实。
这一笑,把一个天真的形象刻画出来
没有美女,甚至没有一个主要女演员;没有滤镜,镜头中都是一群糙老爷们;没有酷炫的装备,主演们用的枪都是八一杠,最好的枪也不过是九五式步枪;没有软绵绵的情话,更多的是朴实无华的兄弟情义和人生哲理。就是因为没有这么多虚头巴脑的形式,《士兵突击》才能成为真正的军旅剧之一。
在这部电视剧中,主角许三多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一个屡次犯错误的新兵:新兵训练的时候他正步走不好,脑子转不过弯来,反应速度永远比别人慢一拍,被领导看成孬兵分到近似于发配的草原五班。
而海军版的士兵突击《火蓝刀锋》中蒋小鱼和许三多一样,开始也不是一个好兵,他世故,圆滑,油腔滑调,训练中偷懒作弊,最终因为严重违纪被发配到海训场中。
蒋小鱼和许三多一样,都在人生中最低落的时候遇到过自己的人生贵人,他们也都抓住了机遇,不过和现代军旅剧的莫名其妙的,近乎天上掉下来的机遇相比,他们两个的机遇可谓是来之不易的。
蒋小鱼,一个聪明的笨蛋
看了许多近年来的军旅剧,会给很多观众朋友们带来许多错觉,就是军队的机遇一抓一大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到。呵呵,是真的吗?
军队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只不过这些是一群有着优良纪律的人。在军队中机遇有的是,不过竞争非常激烈。有句话说得好:“人才都在军队和监狱中”。在中国军队中,军队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都不比那些大公司竞争低。
毕竟军队中根本不缺能人
军队为什么要这么激烈的竞争呢?这个太好理解了,部队就是玩命的地方,人类军事的发展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机械化战争乃至信息化时代,战争的手段和形态已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战场的形式变幻莫测,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能够抓住核心问题,并且能够产生突破性的创新点,从而占据领先优势。说白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装备。
就拿大家认为清闲的军队文职来说,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招比为721:1,平均报招比都高达19:1。就更不用说其他了,三等功基层部队每年一个连级单位一百多号人有1个战士指标,二等功躺着拿,一等功嘛……大家心里清楚。
我们回到影视剧中,士兵突击和火蓝刀锋主角的成长都是按照章法办事情的。许三多的成长轨迹是这样的:发配到人烟稀少的草原五班。在其他老兵打扑克虚度光阴中,他严于律己,每天按照作息表起床出操,修路。到了钢七连,成为全连的后腿,并没有泄气,依然严格训练自己,在转了333下的巨大代价后才让全连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被命令留守,没有和连长高城一样自暴自弃,而是和在草原五班一样,每天按照作息表按时出操,劳作。
没有伍班副,许三多真的不知道会不会闷死
蒋小鱼的成长轨迹比较戏剧,他也和许三多一样是一个平民家庭,通过自己的天赋救人而被分配到尖子云集的兽营,按照现在军旅剧的套路,蒋小鱼一定会被某个大领导看中,然后分配到某某精锐,走向人生巅峰。没有这么容易,火蓝刀锋这里就比较写实,兽营什么地方,用武钢的话说就是地狱,是野兽待的地方。蒋小鱼一个炊事兵,突然适应兽营,不可能。然后他因为私自出走,严重违纪分到海训场,在海训场依然我行我素,不服和管教,虽然在他师父死后才觉醒,开始刻苦训练,但是他回兽营的机会依然很渺小。
许三多和蒋小鱼的机会都是自己实打实抓住的。他们的难度在哪里,先看许三多,你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和身边的人对你的影响,以数十年如一日的自觉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你还得有着强大的耐心,知道自己什么科目差,拼命补习,缩小和别人的差距。在特种兵选拔中抛弃幼稚幻想,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来接受残酷的训练和教官的尖酸刻薄。
识别机会就需要慧眼,蒋小鱼就有这个能耐
蒋小鱼的难度在于自身身体素质差,连最基本的侦察兵的素质都达不到,还位于一个毫无未来,但又无法出去的海训场。他先是戒除自己以往的社会习气,全身心的投入训练中,缩小和他人的差距;然后再团结本就不服他的鲁炎和张冲,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合力;更是在一个本就和他们无关的大演习中,抓住突破点和规则漏洞,赢得演习。最后更是和许三多一样用自己极大的毅力和耐心突破重重考验,获得了去马尔斯的机票。
这两部剧好看在哪里?就在对军队的写实,描绘了部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士兵是如何凭着自身的努力走上去,而不是像所谓“军旅剧”中的主角靠着八百年不遇的所谓机遇完成人生的逆转。军队中有能力的士兵不就是这样的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有能耐的才有实力挑选好的去处,地方如此,军队也是如此。
就问有谁真正这么做了
二
现在的军旅剧,让我想一想,哦!小末好像根本说不出来近年来拍的军旅剧的名字,因为根本没必要看。小末虽然窝在家里看电视,已经达到剧荒的程度了,但是现在的军旅剧我硬是一部没看。真的不堪入目啊!
相信现在的很多军迷朋友们只要一看现在军旅剧的片段,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我只能这么说,当代摄像头的像素和美白程度实在是太好了,连常年摸爬滚打的军人都能拍的比女人还白。我军的现代化程度居然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了,随随便便就出来一个特种部队。
像真正的训练吗?
还有,现在军旅剧有一个万年不变的套路,那就是主角后面一定会成为特种兵或者王牌部队的精英。其实这个套路大家也可以理解,因为特种部队是深藏不露的,通过影视剧拍摄出来可以满足社会大众对特种兵的好奇之心,借此来增加收视率。
前面也确实拍摄了几部成功的特种兵题材比如《士兵突击》和《我是特种兵一》,不过要是一直拍就成为了审美疲劳了。
我真的有点怀疑现在拍摄军旅剧的导演和编剧究竟有没有深入了解部队,有没有学习部队的生活习性和作风训练。拍摄的军旅剧把这些部队最基础的东西拍的不伦不类的,让我这个没有当过兵的人看了都有点反感。
像吴京,为了拍摄战狼这部电影,特地去特种部队体验了一年半的特种兵生涯。试问,娱乐圈有谁在拍摄军旅剧的时候有他这个精神?
连瞄准的目光都一模一样,
军旅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展现军人的生活,军人的努力,军人的魅力。这几点,现在军旅剧有几部真正做到了?早年的军旅剧为什么好看,就是因为把军人最本质的现象表现出来了百花齐放。
既有《沙场点兵》中对部队训练中弄虚作假的辛辣批判:
又有《惊涛》中在抗洪中的军人勇往直前的不屈革命精神的再现:
现在的军旅剧在剧情方面真的可谓是一枝独秀,有一个完整的拍摄公式:主角必定是一个不听话的刺头,这个刺头要不身怀绝技,要不认识将军级别的大人物,反正就有一种能量,让某某以教学严苛的教官被这些刺头耍的哑口无言,还不能对他们动粗,谁让他们是主角啊!
这些刺头主角也不会一直坏下去,他们一定会在某种机遇下跑到特种部队中,而且还是那种声名赫赫的特种部队。而特种部队一定会为这些刺头敞开大门,而加入特种部队的刺头也能很快适应特种部队。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部队碰到美好的爱情。啊哟美死我了,如果部队能那么好找对象,那么小编下学期立刻休学当兵去~
这是中国女兵?
现在的军旅剧,要是没有一个漂亮的女军官都不好意思拍下去了。事实上,军队遇见女人的概率都很少,更何况女兵。
小编依稀记得我在大一军训时,我的教官是一个海防旅上士,在和他的聊天中他说到一年中除了给我们军训和野外驻训外根本就见不到这么多妹子(我是财务与会计专业,系里妹子巨多),平时关在军营里,最常见的女性就是服务社的售货员,还是军属。他服役了十年,见到女兵的次数屈指可数,连他的对象还是部队通过军人相亲找到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女兵的数量大约有十万,和两百万部队相比,只占了5%,而且基本上集中在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岗位上,一线是基本上见不到的。像军旅剧中大量出现的男女兵混合部队,我是闻所未闻的,如果有见过的朋友,请在下面留言,让大家见识一下……
这才是中国女兵!
三
疫情期间,小编已经把目光从国内糟糕不堪的现代军旅剧放到国外军旅剧中,顶着差劲的英语,耐着急躁的内心把《太平洋战争》,《第九突击队》,《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等优良军旅剧再次回顾了一遍。我发现,这些影视剧,每重看一遍,都会让我回味无穷,领悟到不同的人生真谛。
美国人虽然讨厌,但是军旅剧水平真的是和军事实力一样强大
国外的军旅剧是在讲究战争的残酷,而国内的军旅剧更觉得是一群顶着特种部队的三流部队在讲究风花雪月,这更是加剧了我对现阶段军旅剧前途的深深担忧:
为什么现代的军旅剧装备越来越酷炫,口碑越来越差;以前的军旅剧服饰土鳖,口碑反倒很好?很简单,就是写实。一群没有部队体验的文笔和演员能拍摄出具有部队感觉的军旅剧?才怪!为了掩饰他们的无能与懒惰,他们开始照猫画虎,按照前面成功的特种兵题材,套出公式,年复一年的在这种无聊的公式中转圈圈。这样的军旅剧,能好看吗?
呵呵,这样的海报看看就行了
小末认为,如果国内导演和编剧继续受资本的影响,继续拍摄出如此不堪的,打着军旅剧服装的言情剧,长此以往,不但会降低年轻人服役的欲望,还会给老百姓一个错觉,认为咱们红色的军队在现在已经蜕变成为只会谈情说爱的军队,社会影响评价极坏。
这样子下去,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向往曾经的军营呢?中国的娱乐圈,啥时候才能再出现一个具有真正军人气质的影视剧呢?
中国军旅剧,任重而道远
毕竟,我们只是想要一部朴素的军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