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的中华从来不缺慷慨悲歌的热血男儿。二战时期,日军肆虐中华。相比较之下,中华无论是哪一个党派政权的军队,面对日军都像是小孩在跟大人挑战。但哪怕是再怎么困难,仍有英烈以大无畏之姿,抵抗日本侵略者。
1/临危受命
1937年,日军侵略宝山县,计划沿着长江口岸强行登录,拿下上海。这也是淞沪会战的开端。可以说很快,当时固守宝山的军民就迎来了日本的综合火力打击,南北两面相继失守。第98师583团3营临危受命,坚守宝山,营长就是年轻的姚子青。
宝山地理位置(为今日的上海宝山区)
宝山县城为当时上海门户,据进入了现代战争以来,地理位置重要,是日军抢夺中华膏腴之地的始发站,也是威胁当时南京政府的战略推进要点。但偏偏宝山县无险可据守。
日军在侵略开端,轻视中华军民,仅以陆军的力量推进,原先驻守的中华军民死伤惨重。姚子青营到位后,整合原先军人,与日军展开了多日的拉锯战,争抢宝山县城重要战略位置。
1937年8月23日起,日军第3、第11师团在舰炮密集火力掩护下,向吴淞口铁路码头、狮子林、川沙口登陆,进攻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中方阵地。
六百人的营,一场场战争过后,一度剩下了二十来人。而当时的日军集合海陆军三军之力,光陆军连队就有两千五百人,敌众我寡!
2/浴血奋战七天
电影《捍卫者》-姚子青
敌众我寡、装备落后、火力悬殊……这就是当时宝山保卫战姚子青营的真实写照。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姚子青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审时度势,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日军侵略阴谋,首战即让日军付出了两百多人伤亡的代价。
但,一天又一天的战争,时值淞沪会战,后方的补充可谓是杯水车薪。在日军强烈的打击下,一度让后方的兵员补充困死当场。而姚子青营在战火中逐渐减少。9月1日,日陆军联队在空间战力的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姚子青营以搏命的打法才稍稍拦住了日军推进的脚步。
而随后的三天内,日军采取这样的法子,宝山县城很快成为了废墟一样的存在,姚子青营纵然让日军也付出了代价,但自身也陷入了弹尽粮绝,后方支援补充也被日军歼灭的的境地。
第四日,日军舰船发射硫磺弹,宝山县城内外烟火四起。姚子青营只剩下了百来号人,仍采取阵地战与伏击战结合的方式阻击日军。
9月7日清晨,日军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仍以坦克开道,破城而入。姚子青率残部二十余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军展开了数小时的惨烈巷战,最后全营官兵全部壮烈殉国,仅生还一人,为破城之日突围而出的信使。
3/中华英豪
电影《捍卫者》-姚子青
姚子青为广东平远县人,在当时来讲,姚子青家境尚可。姚子青更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后来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步兵炮队。姚子青从军期间,屡立战功,更是走在了歼灭敌军的第一线。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营全员壮烈牺牲后,中华各界震动,各界纷纷创作以凭吊姚营长,赞为“民族人格之表现”。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更是赞姚子青等英烈为全国人民“崇高未带的模范”。1983年,姚子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为革命烈士,后人更以诗赞曰“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煌煌华夏,不乏英豪。壮哉,宝山六百勇士,正是他们以命搏命的付出,才有我们今日的和平生活。悲哉宝山英烈,哪怕力悬殊,哪怕敌军何等悍勇,但,我们永远无畏。中国人永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