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心》是2004年上映的,算起来是一部17年前的老片了。除了豪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卡司(裘德·洛、娜塔丽·波特曼、朱莉娅·罗伯茨及克里夫·欧文担任四个要角),还有入围、横扫各大奖项的娜塔丽·波特曼与克里夫·欧文的演技,真正揪住了观众的心与脑的,是编剧派崔克·马柏尝试呈现与探讨的、一段段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所谓的爱情。
我们看着那些爱滋生,再目睹它们坠毁,眼睁睁看着欲望为一段关系添上裂痕,在深切却又浅陋的爱欲之间,我们彷佛看见了身为都市人的爱情的真相。
派崔克·马柏笔下的四个角色个性与背景鲜明:怀才不遇的小说家丹(裘德·洛 饰)性格保守而以撰写讣闻为业;刚从美国来到伦敦的脱衣舞娘爱丽丝(娜塔丽·波特曼 饰)年轻且浪漫不羁;面临离婚的摄影师安娜(朱莉娅·罗伯茨 饰)理智而忧郁;皮肤科医师拉里(克里夫·欧文 饰)则擅于观察且欲望强烈,故事就围绕在这四位男女纠葛不清、轮流循环往复的爱欲情仇之中。
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很简明扼要地被陈述:「丹与爱丽丝相爱,而后丹爱上安娜,安娜与拉里交往甚至结婚后仍与丹出轨,与彼此伴侣分手后的丹与安娜在一起,而爱丽丝则与拉里相爱,最终安娜回到拉里身边,丹也回到爱丽丝身边,而剧情的结尾是爱丽丝离开了丹。」
两对伴侣彼此背叛、离开而又重修旧好的段落构成了一条复杂难懂的剧情线,从中我们也不难窥见派崔克·马柏尝试控诉的、所谓都市人的恋爱坏习惯。
剧中角色的爱情看似真心,实则落在虚浮的话语、无尽的欲望两者共筑的网子里,起初丹与爱丽丝、安娜与拉里互相靠近便是因为这两者。
爱丽丝漂泊不定而渴望归宿,安娜孤独而索求依靠,两个内心空洞的女人遇上了另外两个欲望空虚的男人,丹被弱小无助的爱丽丝深深吸引,拉里则始终都在追随着生理欲望的驱使而爱上安娜的美丽。
他们靠着伴侣的存在填补彼此内心缺少的某一块,这样的关系却也不堪重击,为了满足渴望而生的爱情,最后也将死于其他渴望,缺乏耐心的都市人似乎永远都被困在一次又一次新的欲望追随之中。
于是丹在一年后对照顾爱丽丝感到厌烦,并轻易地迷恋上独立孤傲的安娜;拉里在出差过程抵挡不住诱惑而与流莺共度一晚,妻子安娜毫无责怪,是因为私会丹的她也对丈夫不忠。
似乎打从一开始,故事中一段关系的起始就并非是真心爱着对方,而是在偌大的都市中,渴求着与一层温热的皮肤接触、渴求与一颗心相依,生理及心理上都想与彼此更靠近,却也承受不住玻璃窗外太多的诱惑。于是软弱地首肯妥协,任由藏不住的欲望毁了一段两人之间的关系。
派崔克·马柏把现代人谈爱的坏习惯剖析透彻,因为我们总是要求另一半诚实、忠诚,却往往没有想过说一句实话所必须承受的后果。
剧中的男人们总是不断逼问对方与其他男人交欢的细节,却压根没思考过自己到底想不想知道实情。
讽刺的是,除却角色间互相的不信任,每每他们说出实话,却总是招致不好的结局,爱丽丝最终也因为无法承受说出真相的沉重,铁了心决定离开丹。
派崔克·马柏一方面揭露了现实世界无信任基础的关系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也带领我们思考,或许现今的世界,往往容不下一段没有谎言的关系。
同时,派崔克·马柏也在剧中不断地强调「陌生人」的概念:丹撰写着陌生人们的讣闻、爱丽丝为陌生男子脱衣、安娜的摄影以陌生人为主题、拉里则从陌生人最外层的表皮判断病症。
他们都是都市中四个随机的陌生人,因为一些机缘巧遇而碰上彼此,运气好看对了眼而发展出一段关系。
一个对象对他们来说并非存在独一无二,而是出现的时机点恰如其分:爱丽丝车祸时正巧是丹站在马路的对面、安娜偶然出现在水族馆才遇见了拉里, 如果稍稍更动了一个环节,故事情节或许便从此截然不同。
而活在都市中的我们不也一样,在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中遇见所谓的注定,其实或许也就是运气好、时机正巧的缘故,一如派崔克·马柏所说:「关于我们爱上谁这件事是随机、不定的,而非命中注定。」
如此发展的爱情并非不是真爱,重要的是,任何一段关系都该排除甜言蜜语和欲望作为基底,真心相待与经营才能成就一段长久的感情。
电影与原著剧本除了结局反转性的不同之外(为了还没看过电影的大家就先不说了),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电影是通过真人、而且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去演绎,多了裘德·洛的脸庞和朱莉娅·罗伯茨的名气作为滤镜,剧本中令人生恶的角色们竟都各个魅力十足、令人喜爱。
事实上,这四个角色都不完美、并且都是有着相当缺陷的普通人,和我们并无二致,谈爱时总有些致命的坏习惯。
或许你跟爱丽丝一样,渴望被爱、缺乏安全感,或是像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心要些什么,也许像安娜、不允许自己快乐地忧郁着,亦或是和拉里一样,总是屈服于内心骚动的欲望。我们捧着各自的坏习惯在这座城市里走着,有些人与你擦肩而过,而有些人就这么与你碰着了。
《偷心》是一部都会喜剧,剖析了都会男女间的爱与情感关系。而在人人漠不关心的大都市里,我们能否跨越彼此的距离,并不朝向肤浅的欲望出口,而是一如英文片名Closer,诚实地向彼此靠近,最终成就一段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