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在第一集里就以非常悬疑的方式跳下了天桥,结束了短短26岁的生命。
这一跳,就像一个巨大的反讽。
我在他乡挺好的,只是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安慰,一种含着眼泪继续笑的故作坚强。
这几位选择北漂的东北女孩,纪南嘉、胡晶晶、乔夕辰,她们都有各自的生存焦虑。
先说纪南嘉。
纪南嘉,胡晶晶表姐,乔夕辰许言的的大姐大,司南公司女总,宫颈癌二期患者,因为大龄未婚,她也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
她的名字颇有名字决定命运的意味。南嘉南嘉,难以成家。
她最大的生存焦虑就是催婚。
在纪母眼中,36岁的女儿就如一件滞销的商品。她不关心女儿的真正的想法与需求是什么,也不考虑介绍的男人是否跟自己的女儿匹配。
她只想着赶紧将女儿送出去,只要对方是个人,性别为男性就行。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南嘉的母亲每次在电话中都说“我是为你好”。
她的“为你好”就是赶紧将南嘉打包嫁出去,以便她不用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
她的催婚行为还是为了自己。
这种状态下的母女关系很难再会有走心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直奔目的的对话。纪母平时在家会经常吐槽女儿大龄未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弟妹也对这个大龄大姑子的不友好。
她们都将超龄女子不成家当成了一种人人都能鄙夷的缺陷。就连七、八岁的侄子都可以仗着年纪小以低级手段打压她,糟蹋她的高级化妆品,看她生气还要口出豪言:“我妈说了,你死了,你的财产都归我。”
纪南嘉哪怕是在得知自己身患宫颈癌之后,想到的还是不让母亲知晓,多赚点钱给父母养老,这样做也能给弟弟、弟媳减轻负担。但家人眼里只有她大龄还没结婚的现状,以及她打拼下来的财产。
这样的亲情已经冲淡了相爱,更多的只是相杀。
在胡晶晶自杀之后,都没有人想着要去问一句纪南嘉这些年在北京好不好。她们只是习惯性一遇到问题就找纪南嘉,无论是金钱还是俗事。
再说胡晶晶。
胡晶晶过世之后,她妈妈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死在异乡。
她的悲伤只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成了个没有孩子的母亲,因此她疯狂地想再要个孩子,哪怕是做试管婴儿都好,她只想重新找回母亲的身份,并享受这个身份所带来的福利。
按照纪南嘉的母亲的话说就是:晶晶的妈妈在未出嫁时就习惯了享受兄弟姐妹亲情带来的福利,有什么事情只管开口,兄弟姐妹们就主动帮她办好了。
在晶晶工作后,她开始向晶晶无度索取母女亲情带来的福利。胡晶晶每年都要给她不少钱,家里房子翻新的钱是晶晶出的,平时亲戚间的红白事、人情往来费是晶晶给的,包括晶晶妈去北京动手术的所有费用都是晶晶付的。
所有这些也许是晶晶为了满足母亲好面子的心理,而咬牙强撑着表现出自己在北京挺好的假象。
剧中没有一个晶晶与她母亲通话的镜头,只是从晶晶的父亲口中知道,平时晶晶打回家的电话她母亲从来没让父亲接过,而每当晶晶的父亲问及孩子在异乡的情况时,晶晶的母亲都只有一句“她挺好的。”
亲情的无限漠视与无度索取,终究成为了众多压垮胡晶晶的稻草中的一根,她的母女情结是个劫!
如果说直系血缘的亲情是无法躲避的情结,那么由亲缘而延伸的亲情如果失去了分寸感,也是一种亲情劫。
最后说说乔夕辰。
乔夕辰的大伯大娘让我们看到有些亲人是多么不把自己当外人。
乔夕辰的大伯大娘在毫无预告的前提下,下了车才让乔夕辰的父母打电话说与她父母一起来北京了。
乔夕辰只得临时请假去接他们。
四个老人是专程陪同大伯来北京看病的。大娘大伯要求乔夕辰去挂指定医院指定专家的号。
去医院看过病的人都知道,越是知名医院的知名专家,越是难预约挂号。但在大伯母的嘴里,这显然不是事儿,好像只要乔夕辰愿意,马上就可以看病。
最有意思的是,大娘或许不知道那只猫是胡晶晶留给乔夕辰最后的念想,但她明确地知道那是乔夕辰的爱宠。
她还是趁大家不注意,故意将那只猫给扔了出去。并振振有词地说:“那不就是只流浪猫吗?流浪猫就应该在野外生活。”
中国人讲究温良恭俭让。
别人来自己家做客,会倾尽所有热情招待,但去别人家做客会特别注意不给人添额外的麻烦,尽量客随主便,如果有事求于人,更是会小心翼翼。
但乔夕辰的大伯大娘不是这样,他们以客人身份行主人之事,将你家就是我家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倚仗着长辈的身份无理取闹。
对于不讲理的中国人,乔夕辰很难保持风度,继续委屈自己,向大娘大伯赔笑脸了。
胡晶晶自杀,让乔夕辰认识到,委屈自己,做别人的小天使,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她的爆发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释放,也是她精神底线的维护。
乔夕辰的大娘大伯让人无法忍受,就是他们缺少共情的能力,认为自己是乔夕辰的长辈,就可以忽略她的感受。
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中说:“同情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则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
其实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甚至是爱情,失去了共情力与分寸感,亲情也会成为亲人的劫难。
无论是纪南嘉、胡晶晶还是乔夕辰,她们选择北漂,本质上就是对故乡的逃离。无论在北京生活得多艰难,她们都没想过要离开这座貌似看不到尽头的城市,回到有着亲人围绕的故乡。
简亦繁曾安慰过受伤哭泣的乔夕辰。
他说,“北京够大够宽容,在这个地方能让才华横溢的人功成名就,也能让平凡却肯努力的人小富即安”。
这或许是乔夕辰生命的写照。
然而,对胡晶晶这种被逼自杀的北漂,我很想说一句,“北京很大,你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