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白瀛)由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执导的历史剧《兰陵王》将于7月11日在国话剧场首演。该剧旨在通过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寓言,体现对悲剧命运的观照,引发观众对于人性、本心的思考和探讨。
王晓鹰日前在京介绍,话剧《兰陵王》从北齐名将兰陵王的传奇故事发展出全新的情节,将兰陵王设置成一个因目睹父王被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齐后为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戴上大面的兰陵王神奇般地平添雄伟气概,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却也同时走到冷酷无情、暴虐可怖的人性另一个极端。最终,齐后用母性的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回归本我。
编剧罗怀臻是知名戏曲剧作家,此番首次涉足话剧领域。他说,塑造兰陵王这个人物,他着重刻画了其人性中的“羊性”和“狼性”两极,希望通过讲述一个人的异化过程,拷问灵魂真实和人性复杂。
王晓鹰表示,此次排演《兰陵王》从中国文化的著名传奇和中国戏剧的艺术源头出发,用更质朴、更纯粹同时也更丰富、更强烈的“中国式的舞台意象”,讲述了一个“关于灵魂与面具”的现代寓言。
谈及《兰陵王》与此前作品《理查三世》《伏生》的异同时,王晓鹰说:“《理查三世》尝试使用中国式思维‘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和表达对理查三世这个邪恶人物的理解;《伏生》则是一出‘从传统文化深处,走向现代舞台表达’的中国戏剧;《兰陵王》则要追求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传递哲思的完整过程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传统戏剧的美学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