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即便是大汉这样的超级帝国,也终究会有日暮西山的一天。在经历了黄巾起义,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之后,残破飘摇的江山,终于再次被司马氏统一,建立晋朝。
只是晋朝从建立之初,就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朝廷内部:白痴皇帝司马衷和妖后贾南风堪称“千古绝配”,让这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晋朝江山岌岌可危;
关于这对“千古绝配”,其实和夏桀妺喜、商纣妲己、周幽王褒姒这些前辈一样,还是存在争议的,不过今天暂且不讨论啦。
重出身不重能力的九品中正制,,让朝堂上下离心离德;以司马炎为首的整个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消耗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朝堂之外:大封诸侯王,为之后的内乱埋下伏笔;司马懿时代对辽东汉人的残忍杀戮,使得北方空虚。当诸多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八王之乱爆发。等这场内战结束的时候,中华大地已是元气大伤,随之而来的五胡乱华,更是第一次让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开启了随后三百余年的乱世。三百年间生灵涂炭,神州血染,但还是有许多不屈的人拿起武器,为生存,为尊严,为收复河山而战。
南朝梁代名将陈庆之,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传奇的将领之一。年轻的时候他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不是太监哈),很得老板赏识,说到萧衍就要提一句了,这位南朝梁的创始人跟他叔(不是亲叔,但是也不算太远)南朝齐的创始人萧道成都非常喜欢围棋,而且梁武帝还亲自写过一篇《围棋赋》。
(让我这个围棋、象棋、五子棋、跳棋、军棋、斗兽棋、飞行棋都玩过,但是从没赢过的胖厨子很是汗颜啊+_+)
作为萧相国的后人,这叔侄俩位开国皇帝都不是庸才,甚至于可以称得上文治武功都不错。但凡是爱下棋的军事家,都会把自己的一些作战理念和战略格局体现在棋局中(反正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您要问我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作为皇帝的亲随,多年下来耳濡目染,自然是学到了很多,于是在他四十一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位马术不精,强弓难擎的中年书生一举成为了当世名将。
这一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之所以派陈庆之带兵,很可能是因为接应工作没有太大危险,而且多年的相处,让梁武帝对他的办事能力很放心。
到了第二年,陈庆之再次被安排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不过这个萧综居然无耻的投降了北魏,造成了梁军的溃散,本来嘛,梁军只有两千人,对面是超过两万的北魏军队,自己这边的高层还叛逃了,梁军最后损失十之七八,但是陈庆之竟然很神奇的带领自己麾下的部队全身而退。此时梁武帝对自己这个亲随真的是刮目相看,也正式的把他当成一位领军的统帅来对待了,白袍军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统兵将领最忌讳的就是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常胜将军带领的几乎都是自己亲手训练的军队。白袍军建军之初,是由陈庆之亲手挑选的数千精锐,军队建制最大的时候,也不过七千余人。首次出动就打破了涡阳之战的僵局,当时魏军在梁军周围已经筑起了十三座堡垒,互成犄角之势。陈庆之率部一夜就攻陷了敌军的四座堡垒。涡阳守军经历了大半年的消耗后,此时也已接近崩溃。涡阳守将王纬开城投降。魏军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仍然雄厚,梁军乘胜强攻,剩下的九座堡垒瞬间瓦解,魏军大规模溃败。此战魏军几乎全军覆没,书称“尸首淤塞淮水”(尸体将淮河的一段河道阻塞)。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陈庆之又亲自锤炼这支军队,将其战斗力提升到了巅峰,公元528年爆发了尔朱荣之乱,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颢降梁,梁武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命陈庆之率军7000护送北归。看得出萧衍也没抱多大希望,不然不会只派这么点人。
但就是这七千白袍军,却创造了奇迹,他们孤军深入北魏境内,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城三十二座皆克,击败了三十余万敌军,一路所向无敌。洛阳城当时有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就是对白袍军恐怖战力的真实写照。
那个作妖的尔朱荣(如果不了解这个人的话,大家可以把他当成董卓来看,有机会我们会聊一下这个人的)此时已经搞定了北魏朝廷和境内的起义,亲率三十万大军前来对阵陈庆之。就在不久之前,尔朱荣用七千(也有种说法是七万)骑兵,击败了柴荣的几十万起义军。但是白袍军在中郎城成功的抵挡住了尔朱荣大军,甚至让对方因为损失太大而放弃了进攻,至此白袍军到达了自己声威的最高峰。但是他们毕竟是孤军深入,在后援无望的前提下,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陈庆之带领全军撤退,路上遭遇山洪暴发,全军覆没,陈庆之仅以身免。
白袍军
白袍军一出现就光耀到让人无法直视,但是又很快的消失了,让人觉得是一场梦。倘若再给他们些许时日,能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让沦丧二百余年的中原故土光复呢?只是历史没有如果,这支流星般一瞬即逝的军队,只能让无数后人唏嘘感慨。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北府军,这是一支成立于东晋中期的军队。
当时北方大部已经被前秦统一,对偏安一隅的东晋朝廷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五胡之间相互攻伐的时候,无暇顾及长江南岸的东晋,借这个机会,东晋名臣桓温收复了被成汉占据的蜀地,实现了南方的统一,但是面对北方彪悍的五胡骑兵,桓温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当前秦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地区的时候,东晋朝廷意识到,再不做准备,就要被长江对面那伙人给推了(早在公元373年,前秦已经攻下了东晋的梁益二州)。于是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到任后,广招勇武之人,建立起一支准备对抗前秦军南下的部队,由于此处位于北府地界(就是现在的镇江),所以这支部队就被成为北府军,后来的一干猛人,如刘牢之、何谦、诸葛侃、孙无终等,都是这个时候应招入伍的。
这支军队中有大量来自北地的流民,他们长期同北方的胡人作战,大部分人都跟胡人有着血仇,所以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那是没得说。公元378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兖州刺史彭超等帅步骑十万,进攻东线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次年二月,谢玄接到命令率万余北府兵援救彭城。谢玄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是命令何谦率军攻击彭超粮草、辎重所在地留城。彭超被迫放弃彭城,来救留城。彭城太守戴遁乘机率众逃离,投奔谢玄。到了六月,谢玄率北府兵五万,多次击败秦军。秦军几乎全军覆灭,俱难、彭超等仅以身免,狼狈北逃。这是北府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其主帅谢玄的能力确实很高,但是北府军强大的战斗力才是小谢将军(老谢是他叔叔谢安)战略布局得以实现的根本。
谢安
公元382年,苻坚派大将吕光征伐西域,这是自东汉之后中原朝代再度占据西域。至此,前秦已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于是苻坚把目光投向了东晋。来年七月,前秦全国总动员,共集结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大举入侵东晋。
十月,秦军攻占寿阳,秦将梁成部五万,屯驻洛涧(今寿县西南)。谢石(老谢终于登场了)为征讨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军八万迎战。十一月,北府军悍将刘牢之率五千人奇袭洛涧,歼灭秦军一万五千余人,杀梁成,晋军乘胜追至淝水右岸。
后面的情节大家就很熟悉了,淝水之战主战场上,八万晋军击败了对面八十万的秦军(秦穆公和晋文公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有何感想,秦晋之好果然就是说说而已)。关于这一战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我们就说说北府兵在这一战中表现出来的气势。
以寡敌众从来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殊不知历史上绝大多数以寡敌众的战例都是寡的一方完败,不同的只是败得一塌糊涂,还是败得比较有尊严而已。这次两军的数量对比是一比十,而且晋军最后还是主动出击,跨江进攻,比较正常的场景,应该是谢玄一声令下,身后士卒无不争先恐后的往回逃,留下谢玄在那里嗷嗷的骂娘。
不是我胡说八道,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此的兵力悬殊,对手并不是泛泛之辈,人少的这方又没有坚城防守,弟兄们不跑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虽然谢玄和他叔做了很多的部署,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但是说真的,他们爷俩儿也不敢说有多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