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1938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已经持续到第七个年头。为了初步总结全国抗战经验,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在这一年的五六月间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明确指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毛泽东在文章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在整个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民开动脑筋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等多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创造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歼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敌后战场给敌人造成沉重打击。
麻雀战
民兵在山顶上扎草人迷惑敌人。
战斗小组寻找战机歼敌。
埋伏在密林深处,配合主力作战。
麻雀战仿照了麻雀觅食时的特点,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峡谷隘口,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
地道战
设置在房屋内的地道口。
冀中人民在挖沟掘道改造地形,开展平原游击战争。
隐蔽在地道口的民兵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机动,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其中,冉庄的地道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1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瞭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形成能打、能藏、能机动的阵地体系。
以冉庄地道战为例,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冉庄附近的日军经过多次失败后哀叹:宁绕黑风口,不在冉庄走。
地雷战
陕甘宁边区民兵制造的石雷。
民兵把地雷送到埋设区。
晋察冀边区民兵在敌人将要经过的河滩上埋地雷。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山西、河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队、民兵和人民群众,创造性地运用地雷开展伏击战、破交战,使“铁西瓜”遍地开花,炸得日寇心惊胆战,谈雷色变。
最初的地雷是兵工厂造的,后来因为敌人封锁严酷,民兵们就自己造。开始用的是铁雷,到1945年春天,没有那么多铁,就开始造石雷。把石头凿空,中间填上炸药,一个雷有35斤重。胶东山区石头多,石雷就地取材,成本低,而且可以使敌人的探雷器失灵。
抗战时期的山东海阳,人民群众凭借丰富的创造力,将地雷战从低级发展至高级,创造了铁雷、石雷、绊雷、水雷、夹子雷、连环雷、子母雷、滚雷等10多种不同形式的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这些各式各样的地雷和雷阵,对于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上万次的爆炸中,共击毙、击伤和俘虏敌人1500多名,缴获各类武器600多件,牵制了日寇的行动。
水上游击战
雁翎队轻舟飞浆,水上进军。
活跃在山东微山湖上的水上游击队。
白洋淀游击队水上开展出击训练。
水上游击战主要是在华中水网地带进行。我华中抗日军民充分利用小木船出没自如的便利,在河湖港汊等复杂水域寻机狠狠打击敌人。他们在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为敌人撒下了严密的埋伏网,猎枪从芦苇的背后瞄准敌人的汽艇、包运船和粮队,给敌人以出其不意地打击。1939年秋,赵北口据点的20多个敌人乘一只汽船到新安据点,雁翎队在下张庄和下赵庄之间的芦苇塘里设下埋伏,除1名日军逃跑外,其余被全歼,缴获了20多支步枪和1挺轻机枪。水上游击战,是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通破袭战
八路军在破坏正太铁路。
抗日战争中的交通破袭战。
交通破袭战即针对敌人交通线进行有计划的袭击和破坏的进攻战役。1939年、1940年,日军通过不断“扫荡”,占领了华北绝大部分县城和集镇。日军占地甚广,战线绵长,为了维持它的统治,掠夺物资财富,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也须切断我之交通线。于是日军大肆修路筑堡,并依托堡垒据点、交通线,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和进攻,以实现其由“点(堡垒据点)、线(交通线)到面(整个地区)”的占领计划。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形象地把日军这一作法称为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打破“囚笼”,1940年,八路军把交通战提到对敌斗争的中心地位,不断展开交通破袭战。
山地伏击战
韩略村战斗伏击日军处。
之所以选择山地作为伏击主战场,很大程度上是由敌后抗日武装的特点所决定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直面临装备较差、数量不足的困难,尤其重武器极为匮乏,若与日军在平原地区拉开架势正面交锋,将处于极大劣势。但另一方面,八路军也继承了工农红军的诸多优良传统,例如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作风顽强、战术灵活。而在山地作战中,有利地形加上出其不意的攻击,能使日军在装备上的优势难以发挥。
窑洞战
山西壶关县常行村窑洞战。
窑洞战是八路军和太行根据地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游击战术。由于太行山区多属黄土丘陵地貌,根据地军民吸取平原地道战的经验,将所居住的窑洞进行深挖,改造成彼此相通、能藏能打、相互依托的隐蔽作战网,在“敌人”扫荡期间,便依托这些窑洞,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挑帘战
挑帘战示意图
在地道战没有普遍开展起来,且青纱帐未起、秋后收庄稼后,游击队要躲避优势敌人,往往只能隐蔽在村落里。只要封锁了消息,日军也找不到游击队的行踪。日军派出便衣特务,化装成货郎、游医、照相的、乞丐等各式各样的人,寻找抗日武装。有时半夜出发,拂晓前包围一个、几个甚至十几个村子,挨家挨户搜索。但抗日军民并不是束手就擒,往往殊死抵抗。冀中农村里,内间一般没有门,在门框上挂着布帘,像大门口的照壁一样,挡住外面的视线。抗日军民躲在内房手握武器,静静地等待敌人出现,拼个你死我活。
在整个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