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诺奖级成果!”“革命性突破!”近年来,类似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的科技成果报道中,甚至出现在一些科研人员的成果描述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看来,这种夸大式的宣传报道是一种浮躁的现象,与科研工作本应具有的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氛围是不匹配的。
回望科技发展史,能够称得上“革命性突破”的科研成果十分有限。严格来说,想让科研成果达到外界极高评价,离不开第三方独立的数据验证、学术共同体的认可,以及时间的淘洗和检验。当普通科研成果动辄被冠以“重磅”“诺奖级”之名,只能说明这种评价很浮夸,其中不乏自吹自擂的成分。
正如田刚所说,“任何领域称得上‘重大突破’的成果都非常难得,大多数研究是在研究中取得了有意义的进步,或是验证前人的理论或是对已有结论的推广。”重大的科研成果,不是靠动嘴皮子产生的,而是得益于科学家日复一日的研究,突破性的成就注定极其珍贵。
少些“重磅”“诺奖级成果”“革命性突破”之类的自我标榜,有助于减少科技界的浮夸风,也能减少夸大式报道给科技界带来的盲目乐观,让科研人员潜心做好研究。
科技报道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一味吹嘘,不仅会让科研人员自以为是,也会制造一种功利浮躁的学术风气。科研事业需要从业人员十年磨一剑,坐得住冷板凳,过于看重外界评价,则容易使人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
科研工作者为了急于获取世俗影响力,可能会在研究方向上曲意逢迎,导致丧失研究品味和学术独立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夸大式的科技报道,易被部分不良商家“搭便车”,为其虚假宣传“背书”,不明就里的观众被“高大上”的评价迷惑,往往会花大价钱买下那些并无科技含量的“高科技”“多功能”产品。
一些学者并非不知道自身科研成果的分量,而仅仅是陶醉于那种受人追捧的滋味。在科技部公布的《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中,故意夸大研究基础、学术价值或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社会经济效益,隐瞒技术风险,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理。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吹牛”不仅会表现内心的浮夸,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今,我国的科技领域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清醒认识,而是沉醉于现有的成绩,躺在功劳簿上不知进取,就可能错过科研发展的机遇,也无法将科研创新用于国家的发展。
因此,科研工作者要谨言慎行,爱惜羽毛,客观准确地评价自身科研成就,并要求相关报道准确表达,而且,媒体机构需要客观专业地发声,减少使用一些泛泛而谈、徒有其表的“大词”,做好科技传播,维护好科学家的权威,让民众获得真实可信的科普信息,而不是充满“彩虹屁”的颂扬文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