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朝代,在我们的认知中,往往会出现烈商,礼周,强汉,盛唐,富宋,刚明等这些直观印象,最有气节,最有志气的帝王当数明朝皇帝们,他们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宣言,“寸土不让”是明帝国皇帝们最后的底线。
也因此,我们往往都认为明朝的皇帝都是腰杆挺得老直,很有骨气的男人们;不过有一个皇帝却被比较窝囊,当然不是说这个皇帝人窝囊,而是遭遇非常的窝囊,但其个人的勇气还是值得称赞的,这个皇帝就是朱祁镇。
经过爷爷朱高炽和老爹朱瞻基的“仁宣之治”的管理下,明帝国的国力和军力达到了历史最顶峰,而接替他们的男人则是本篇文章要讲的,历史上二次上位的明英宗朱祁镇。
谈到朱祁镇这个皇帝,其实这个人还是挺雄才大略的,只不过是当初继位太早,有些年轻气盛,再加上自己的老爹之前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是很厉害的皇帝,不知不觉就带给了明英宗极大的压力,他想当个好皇帝,当个千古一帝。
在明英宗的庇护下,太监王振进入权力中枢
也只能说明英宗还是太嫩了,中了大太监王振的道,这王振可不是一般的太监,王振是非常有文化的太监;明英宗继位后,看着每天一大堆的奏折要批阅,对于年轻好动的他来说这工作太难了,于是乎朱祁镇就把这项工作给王振来干,王振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执笔太监,也顺理成章的慢慢的爬上了明朝权力中枢。
不过这时候还好有明仁宗的老婆,也就是朱祁镇的奶奶张太后在,张太后可是一个狠人,她早就看出王振这个太监心怀鬼胎,多次想找借口处死他,不过每次都被明英宗拦下了;明英宗这个人特别的犟,他老妈孙太后的话都不听,反而只听张太后的,虽说王振每次都有惊无险,但王振制度只要犯一点错,张太后绝对会弄死自己,因此在张太后生前,王振是不敢造次的。
在王振的蛊惑下,明英宗御驾亲征,被瓦剌俘虏
老年人毕竟没有多少日子,张太后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乎想走之前把王振带走,就喊了大内侍卫把王振骗到后宫,准备杀了他;王振也不是智力障碍者,就悄悄的汇报给英宗,这就爆发了张太后和英宗的争吵,张太后知道弄不死王振,于是气的病死了。
之后王振就真的没人压制,成为了朝廷中的权臣,这也就有之后的土木堡之变,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谁知道人家瓦剌可不是吃素的,几下就把明朝精锐干趴了,于是王振被乱军弄死,英宗被活捉。
于谦登场,成救时宰相,力挽狂澜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而这时候的明朝上下大乱,危急关头民族英雄于谦登场,于谦登场后就和孙太后商量立朱祁钰为皇帝,不让明朝上下民心涣散;两人商量了很久,没办法朱祁镇是一时半会回不来的,还总被瓦剌兵弄出来丢人现眼,于是明代宗朱祁钰就登基了,明朝也开始了反攻,这一反攻直接把瓦剌打废了,瓦剌占不到便宜,就把英宗给抓到瓦剌境内了。
明代宗是个明君,历史对他的评价非常的高,这个人非常的英明、谦虚,为人也很正直。就是最后立储一事,直接把他伤心到了;这又是啥事呢?原本孙太后和于谦让代宗上位的前提就是你是替代英宗成为皇帝,但下一任皇帝必须得英宗的儿子。
朱祁镇迷恋皇权,违背诺言,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朱祁钰开始还不介意,后来皇帝当久后,他就开始迷恋帝位,毕竟权力是个让人痴迷的东西,不仅迷恋帝位,他还想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享受这份权力,于是想把自己儿子立为太子,而废掉英宗的儿子。
这一举动直接把一群大臣惹毛了,中国古代王朝历来是最讲礼法的,本来代宗的位置就是替代英宗的,但后代还是按照礼法来;于是乎代宗就和大臣们开始持久战,战役的主要矛盾就是太子一事。
后来,可怜的明英宗朱祁镇回来了,朱祁镇在瓦剌的日子让这个人变得都是消沉、沉稳了很多,回来后举办禅让仪式,明代宗成为正式的皇帝,而明英宗正式退位;接下来就是英宗如何安置,代宗为了防止英宗复辟,就把他立为太上皇安排在南宫住。
皇权诱惑,兄弟反目成仇
虽说给英宗的名分较大,但安排到南宫的不仅是英宗的家眷,还有一大堆守军,守军只听代宗的话,一群人把英宗牢牢的软禁在南宫之中;搞完这些事,代宗就开始和群臣们继续打持久战,于谦、张贤一群人认为太子就应该是英宗之子朱见深,而代宗却一直坚持让自己儿子当太子;不过老天好像就是不如朱祁钰所愿,他的儿子病死了,于是乎,代宗整个人都垮了。
我们再来看看英宗,英宗已经知道自己被软禁的事情,但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侮辱,毕竟自己带给明王朝极大的羞辱,土木堡之变一直是英宗的痛;他觉得自己没脸见列祖列宗,也没脸做皇帝;其实要不是代宗步步相逼,英宗是绝对不会再干皇帝的。
英宗原本在南宫生活的好好的,不过一次自己吃肉的时候,一大块牛肉没切开,英宗就随手拿出自己的一把刀,这把刀是在瓦剌的时候,瓦剌一个亲王送给他的,英宗拿刀切肉,就这件小事立马传到代宗耳朵里。
代宗就派人去缉拿英宗,英宗看到来的人凶神恶煞的,就有些疑惑;来的将领就把原委说了一遍,英宗觉得不可思议,自己拿刀切个肉都被怀疑;而这场闹剧的结果就是英宗的几个宫女和妃子被杀,皇后差点也被用刑。
明英宗趁朱祁钰病重,被迫复辟夺权
英宗看到这一幕后,他觉得这比瓦剌当人质的时候还羞辱,也是这个时候代宗的儿子朱见济去世,代宗就开始为难朱见深;英宗听说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生病了都没宫人去管,自己急的在南宫直跺脚,恨自己没用帮不了儿子。
这些事情慢慢把英宗心中的野心给勾起来了,他明白如果自己不救自己,那么是没人可以救自己;并且朱祁钰丧子,现在又病重,这就给了英宗一个机会,他从外联合几个投机分子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在石亨的统领下,带着一千多号人占据了皇城。
而有意思的是,内阁首辅于谦、锦衣卫指挥使朱攘,都知道英宗的动作,但这俩实权人物都当没看见,于是这场南宫复辟在这俩人的助攻下成功了;而英宗重登皇位后,代宗还在洗漱,听到外面鼓声大起,就很疑惑,后来太监们告诉他实情后,代宗叹息地说了几个好,转头躺在床上睡大觉。
英宗二次登基,于谦成了替罪羊
复辟后的英宗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单纯、稚嫩的英宗,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皇帝,英宗很明白这几个拥戴自己做皇帝的投机分子,根本不是可用之才,但没办法还得依靠他们的力量,这些投机分子坚定要杀于谦,英宗就下令杀了于谦,(后来,平定了石曹之乱后,英宗才真正的在大臣面前忏悔,自己杀于谦一直处在后悔之中)
英宗继位后,在慢慢掌握全部权力后,英宗开始清算几个投机分子,徐有贞自己遭遇意外去世了,就不清算了,石亨和曹吉祥俩人仗着自己是南宫之变的主要功臣大肆地揽权,后期更是幻想着再来一次宫门之变,扳倒英宗,自己做皇帝。
不过这时候的宫门之变可没那么容易,这俩人带兵还没进入皇城,就被锦衣卫包围的水泄不通,这俩人压根不知道当初南宫之变,就是人家锦衣卫放水,要不然怎么可能能够复辟。而对于这件事英宗早就知道,他是推算自己的胜算才真正的决定推翻代宗的;石亨和曹吉祥就这样领了盒饭,俩人估计到死都想不明白,当初那么容易,这次怎么这么难。
英宗开始仁政,废除殉葬制度
清算完投机分子,英宗开始了仁政,他后期任命的大臣都是很有能力和品行,并且还废除了殉葬制度,并且在宫中遣散了一些多余的宫人,凭此一项功绩,朱祁镇就青史留名,他在位的这段时期,对外再也没有战争,一直在修生养息。
总得来说明英宗朱祁镇晚期还算是个好皇帝,而朱祁镇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太子身上,太子挺可怜的,因为父亲的原因,受尽了其他皇族们的白眼,并且多次差点被暗杀,朱祁镇复辟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朱见深,这个已经快成年的小伙子却长得十分消瘦,营养也有些不良。
虽说孙太后多次护佑朱见深,但毕竟没有权力,对这个孙子也只是有心无力,英宗晚期因为觉得亏欠儿子,很多事都顺着朱见深的性子来;不过因为常年在恐惧和压力中生活,朱见深性格有些怯弱,并且十分依赖自己的奶妈万贞儿。
英宗观察过万贞儿,他觉得这个女人未来一定是个祸害,就想除掉他,但遭到儿子的坚决保护,英宗看着太子,心疼的只能作罢,而这个女人也是宪宗时期为乱后宫的主要人物。
明英宗虽说是明朝历史最窝囊的皇帝,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瓦剌归来后的明英宗复辟后,八年时间天天都加班批改奏折,并且从不让太监插手,本来身体较好的英宗也是被活活的累死的。
这真是:天子守国门御驾亲征成俘虏,废除殉葬却杀功臣旧时宰相于谦,朱祁镇窝囊一生却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