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有名的小说有三本,《隋唐演义》、《说唐》和《兴唐传》。这三部书都值得一读。今天,咱们的重点是讨论三部书出现的先后顺序。
这其中,《兴唐传》无疑是最后出现的。经查资料,《兴唐传》是据清乾隆年间话本小说《说唐》改编而成。北京流传的评书《隋唐》以清末“评书大王”双厚坪所说内容最为丰富、完整,惜其底本未能传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评书演员品正三在家传《隋唐》的基础上,觅得双厚坪《隋唐》的书道儿,熔于一炉,所得《隋唐》在北京书坛上颇有代表性。陈荫荣得其师品正三所传是书,再予加工,详细讲述了《隋唐》全本,经人整理得一百四十万字,取名《兴唐传》,于1984年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问世。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隋唐演义》和《说唐》谁先谁后。
一、我们可以从两部书里都出现的2个情节来判断。
1、“叔宝神箭射双雕”PK“勇秦琼舞锏服三军”
《说唐》第8回秦叔宝教场比武,箭射双雕时,作者写道:“……那叔宝的箭法,乃是王伯当所传,原有百步穿杨之功。若据小说上说,罗成暗助一箭,非也,并无此事,抑且岂有此理。”这里提到“据小说上说”及相关情节,可见,《说唐》以前有专门描写这段情节的小说出现。《说唐》作者对此不满,进行了改编。变成了秦叔宝凭借真本事胜利,没有借助外人。
而《隋唐演义》第14回也描写了演武厅比武,秦琼射鹰的情节,其中就有罗成助箭的情节。这样看来,《隋唐演义》在前,《说唐》参考了其情节。
2、三锏换两鞭”PK“美良川三鞭换两锏”
《隋唐演义》第56回秦叔宝大战尉迟恭。在描写“三锏换两鞭”时发过感慨。说此是秦叔宝与尉迟恭三锏换两鞭之事,实效三国时刘先主与吴大帝试剑砍石之法。何后世作者欲骇人耳目,言叔宝受三鞭,敬德换两锏,不亦谬乎!
可见,在这之前已经有了相关描写。
同样,《说唐》里也对这次对决有自己的看法。这名为“美良川三鞭换两锏”,尉迟恭打他三鞭。叔宝只换得他两锏。那小说上却说三鞭换两锏,是打背心的。叔宝二锏重一百八十斤,尉迟恭的鞭重八十一斤,就是一根铁柱打下去,也要打个缺儿,何况身体乃精血所成,岂有此理?同样对原来的描写表示了不满。但与《隋唐演义》里的描写又不一样。
因此,《隋唐演义》和《说唐》都参考了某一小说,那本书描写类似情节应该是两人用身体承受鞭锏的重击。确实这样写更夸张。如果这么写,这两位估计练了“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
因此,在两部书之前,还有其他隋唐时期小说。经过搜索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明代描述隋唐兴废争战的小说就已经大兴,先后出现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袁于令《隋史遗文》、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诸书,清康熙年间又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刊行。这一类著作多本正史纪传,益以唐宋杂说,形成一种系统。
可见,《隋唐演义》在前,《说唐》借鉴了《隋唐演义》但不仅限此,还借鉴了其他隋唐小说。
二、我们再看看《隋唐演义》作者的生平。
褚人获(1635-1682),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没世农夫等,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以隋唐历史为题材,将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民间传说和故事家及明代《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进行广采博收,同时吸收了唐宋传奇的有关材料,加工改写成七十万字的《隋唐演义》。
《说唐演义全传》是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题"鸳湖渔叟校订" ,作者不详。《说唐》六十八回本一般认为产生于清雍正年间,版本众多,有崇德书院本、观文书屋本、圣德堂本、善成堂本、会文堂本、渔古山房本等等,以及更多的早已湮没无闻的不知名的坊刻本。今存最早刻本为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68回,卷首有乾隆元年(1736)如莲居士序,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的陈汝衡改写本《说唐》66回,系据乾隆年间刊崇德书院大字本《说唐全传》整理改写而成 。
三、总结。
三部作品互为补充,各有亮点。可以看出人民对这段历史及出现的人物的喜爱。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比较。相信,总有一款适合您。
按出现的时间顺序,《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