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个港湾
离看《东京爱情故事》已过去二十多年了,虽然已经记不清楚里面的每个细节,但回想起来,好像这二十多年来,它是我看过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爱情片。
现代很多的电影创作者、电影人会有这样一种认识,觉得爱情就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他们镜头下的爱情故事总是热血沸腾,不是生离死别,就是用眼泪来贯穿整个剧情。
当然,要说一个影视剧,必定要有他所表现的意义,用来警醒世人,教会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但如果把这种意义人为的拔高,无下限的向人们灌输这种意义,那这样的爱情镜头,在常人的眼里就变了味道。
《东京爱情故事》的导演和演员们好像有一种很特别的本事,总能够通过细枝末节的描述,把爱情展现的很柔软。通过平平淡淡的事情,就能够在观众的心里产生一种共鸣。让观众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以后,觉得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平淡而持久。
莉香
人物都是小人物,爱情不分地位高低
《东京爱情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毕业以后,都为着生存而选择了普通的工作。
就像莉香,是一个商贸公司的老职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她的条件也就是能够在东京的都市区租一个不大的公寓。
而从乡下来的完治,说白了,就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在乡下学习,按照中国的行政区划来说,最多他也就是到过一个地级市。对于大城市的生活,他向往,但更多的是一种陌生。
还有那个不讨喜的角色里美,和完治是中学同学。他早几年到东京工作,但和昔日的同学见面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幼儿园的保育员。
吊儿郎当的三上君,虽然上了个医科大学。但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他对自己的未来并不看好,只是想凭着自己的花言巧语,在这个大城市里找个本地姑娘做上门女婿。
全部的剧情里,并没有什么大人物。就是这几个平民百姓的孩子在为谁跟谁好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可能里美对三上多那么一点感觉,完治就该吃醋了。要是完治对里美多关心一下,莉香就该吃醋了。
这里面的人物不像现在的爱情剧,动不动就是大集团总裁的公子、千金,或者就是和大的财阀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私生子。仿佛没有这些光环来加持,就不会吸引观众的眼球,也造不出所谓的神剧。
人物的背景就决定,这部电视剧的剧情不可能有多么的轰轰烈烈。毕竟平凡人的孩子,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是吃饭问题。平凡的孩子,就决定了他们一切的爱情生活,只能是在晚上6点过后的空闲时间,或者利用周末的假日。大家整点菜和小酒,今天你到我家里面来做客,明天我就到你家里面拜访一下。
可能遇上公司搞个什么活动,他们还要加班加点。喜欢那个人,最多就是在工作的间隙偷偷的瞄上两眼。
但现在的爱情剧呢?动不动就是一伙热血方钢的青年男女,为了追寻爱情的意义集体打卡去流浪。要是不能在爱情的长征路上找到爱情的真谛,这伙人就有要一直走在流浪路上的架势。
我很想问一问这些编导们,你们笔下的小伙子、小姑娘些是不是都有不吃饭不会饿死,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一天到晚的不上班,他们旅行的费用都从哪里来的?他们家里的父母是不是都不用他们拿钱回去救济?
不管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上班的工薪阶层,不管你是哪个行业的。要说自己上个几年班就有了供自己挥霍、任性的本钱,我不相信。因为大家都是过来的人,光凭打工的这点工资,自己几年下来能存的积蓄,是远远不够的。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下面,能够不做月光族,那你都要精打细算,抠抠索索的熬日子。一下子就有几十万上百万来供自己任性走天涯,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像我们看过的《北京爱情故事》,应该也算中国青年爱情电影里的佼佼者。他们动不动就是辞职,动不动就是旅行。看了让人觉得假,起码不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但一部电视剧,受众最广大的,肯定是普通的大众。你搞的太浮夸,这不是爱情的本意。他们那种搞运动式的爱情活动,现实意义又在哪里?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爱情
用细节来表现爱情的柔软
《东京爱情故事》,就是简简单单的吃醋,多一点感觉、少一点感觉的味道。莉香对完治有了好感,本来觉得对这个男的手到擒来。没想到的是中间冒出来一个里美,当莉香看到完治对里美的说话语气、甚至完治看里美的眼神。莉香就知道自己遇到大麻烦了,她的眼睛里突然间就有了失落,就有了担心和忧虑。
有一场戏,莉香请完治看电影。买好了票站在电影院前面苦苦等待,但直到电影结束的时候,自己等的人都没有踪影。
而另一边,完治在里美家里面帮助她修下水管道和水龙头。对于这个曾经的暗恋对象,他的心里现在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他遇上了不负责任的三上,一直对自己爱答不理的。里美现在是感情感情不顺,事业事业不见起色。她在完治修完水龙头以后,做了一桌子的饭菜,还温热了一壶美酒。想让这个曾经和自己有过感情纠葛的男人陪陪自己,并不一定要马上就重温旧梦,可能就是想临时填补一下感情的空虚。
一来二去的,时间就长了。等完治酒足饭饱以后,才想起电影院还有一个女的在等着自己。出于一种内疚感,出于一种朴素的良知,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莉香。
他发了疯的往电影院的方向跑过去,那时候风雪交加,寒风刺骨。当他看到莉香一个人还站在电影院门口等着他的时候。莉香展现在风雪夜的柔弱声音融化了他,他没有什么理由不上去紧紧的抱着对自己用情太深的爱人。
而莉香并不是一个家庭妇女,她更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更有自己对于爱情平等的定义。她觉得抱着自己的这个男人并不像自己爱他那样爱着自己,她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这种可能夹杂着同情的不完美爱情。所以她挣脱了完治的怀抱,想要一个离去。尽管完治抱她抱的那么紧。
当莉香离去的时候,导演给了她很长的背景特写。背景里里不仅有孤单失望的背景,还有漫天的风雪。可能莉香的心里就像这漫天风雪的天气,寒冷到了极点。观众也能够准确的捕捉到这种凄美的情感,和剧中的人物引发强烈的共鸣。
演技自然
现代爱情剧中更多的是一种浮夸
但我们现在的爱情剧呢?已经完全丧失了这种捕捉细节的能力。什么男的为了女的拿刀打打杀杀,为了爱情勇闯龙潭虎穴。双方除了在生离死别的关头哭得昏天黑地以外,实在找不到一点可取之处。好像现在的男女,除了声嘶力竭的呐喊作秀以外,再也找不到一种准确表达爱情的方式。
我瞄过几眼现在所谓的爱情剧。不管背景是民国的,还是现代的,最多看上几分钟,就有一种再也看不下去的感觉。比较有名的影视演员刘恺威主演过很多的民国爱情电视剧,不管是《千金女贼》、《如意》,还是《烽火儿女情》,故事的男女主角脸上总是缺少普通人正常的表情。他们的爱、恨、情、仇都通过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表现出来,但给人的感受还是僵硬、浮夸。
我不知道导演是缺少正常人的体验,还是剧本的缺陷,或者演员本身演技的缺陷。非要用一大堆的苍白的画外音来表达关心、呵护、紧张、善良、邪恶。而这些东西给观众的感觉,除了凑时间外,又能留下什么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如果你要能从演员那种惊慌失措的演技中看到人性的光辉,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诞的奇迹。
而说到演员本身,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技日臻成熟。但反观其中演员的表现,确实除了耍帅、装酷以外,看不到他们有任何演技的提升。难道就凭着一张苍白的酷脸,就能够包打天下?就能够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说句实话,对于刘恺威、黄晓明这些当红的演员,他们都具备非常专业的演员素质,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我就是不明白,在这些表达爱情的电视剧里面,他们怎么就变成了面无表情的工具?
打动人,能够成为经典的,当然是要用心去创造。如果只是把艺术当成一种金钱的交易平台,没有用心在艺术本身,这样制造出来的作品,又怎么能够有打动公众。粗糙而功利心明显的影视剧显然无法让人肃然起敬,让人为其中人物的命运落下伤心的泪水。
纯粹都写在了脸上
《东京爱情故事》并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它只是纯粹的爱情影片。
不管是完治和莉香之间,还是完治和里美之间,又或者是里美和三上之间的分分合合。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主宰自己的命运。莉香的完美主义,完治和里美的犹犹豫豫,三上的潇洒不羁。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情感的一分一毫的得失、感受在丈量自己的情感世界的宽度和长度。因为有这一分一毫的丈量,让整部剧的感情显得那样饱满,而不是苍白无力的无病呻吟。
外界的金钱、门当户对、职位提升,并不能决定他们的选择去留。这种纯粹的感情更适合这群平凡的人物性格,而我们的平凡人,在最初的恋爱时刻,不都是这样一种想法吗?自己的感情是自己内心最隐私的东西,它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年轻的时候,我们谁不是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谁不是认定了一个人之后,就默默付出,想把自己的全部美好都留给对方。对于美好的追求、让我们可以忘记金钱的重要、忘记地位的差距。那是一种最纯粹的东西,就是在工作以后,接触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忍难对于这种纯粹的东西释怀。
尽管我们迫于生活的压力,逼于社会的现实。我们妥协了,我们屈服了。但谁的心中没有留下过初恋的影子?谁再回忆往事的时候,不是对着泛黄的照片流下几滴滚烫的泪水呢?
只是单纯的呈现
现代爱情剧得了强迫症
这些都不是伟大的意义,和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相去甚远。我们贴着平凡走一辈子,已经心满意足。
但我们现在的爱情剧呢?导演名义上是在拍感情戏,但他把形而上的东西看得太重,总觉得自己的作品里没有一点高尚的东西,自己就不好意思叫导演。没有一点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所谓意义,就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于是,每一部的作品里,都有很多打了鸡血的所谓意义,让年轻人的爱情线路在他划定好的崇高世界里得以升华,最后能够在电影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名字。
就是由于这些硬塞进来的意义,阻碍了情感本身的发展,让它显得僵硬和四不像。有名的电视剧《奋斗》、《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题材很好,开始的剧情也很完美。但演着演着,就出现了很多的意义,画外音或者台词里面,就教育我们应该这样、那样。用一种非常老道的手法强迫观看的人去接受这样那样的思想。
好像你如果达不到这种思想高度,你这人就白瞎了一样。好像你不为其中人物的英勇无畏精神流几滴眼泪,你这人就白活一世。
眼泪怎么能是强迫出来的呢?它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时候,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非用要一种洗脑的模式,强迫观众接受你所谓的艺术,这只能让人觉得反感和不适应。
相信很多人看到《东京爱情故事》最后的结局,都会动容。因为在时隔多年以后,完治和莉香在街上相遇,而里美就站在旁边。他们都在自己的情感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也总结不出来关于爱情、人生的意义。只是在偶然相逢的刹那,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对于以往的不舍和留恋,毕竟那段感情是美好和纯粹的。
他们也知道,可能像今天这样的机会不多,见过了的人再也不会见到。那种转过身离开的时刻,需要勇气,更需要对于爱情真正的理解。
正是这种无声的理解和宽容,让这种离别的氛围显得无奈而伤感。
《东京爱情故事》不是一次运动,它只是让你静静的观赏、静静的体会爱情中的点点滴滴。但它又是传奇,自然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