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留言,来看看粉丝们曾经都对爱情有过什么样的误解。如今他们觉得,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以下是来自粉丝的幸福的30个秘密。
01.
曾经希望我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有个高大帅气的男人爱我宠我到愿意付出一切(被偶像剧洗脑……)。后来大学时期真的与自己钟意的男生一见钟情,从轰轰烈烈转为平平淡淡,谈了5年因为彼此不想结婚而分手,并且终于想明白未来的路要什么样的人陪我走。经历了这么多任教科书,现在问我在亲密关系中最想得到什么,那最重要的就是疼爱、尊重、在乎、专一和认可。如果你做什么他都看不见听不到不想和你说,那么这段关系一点都不亲密不值得被珍惜。
02.
二十岁的年纪觉得爱情是轰轰烈烈,浪漫和无条件宠溺。现在结婚三年,有一个女儿。爱情变成了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明白了一段婚姻更多的是双方合适,互相包容。现在的老公不浪漫,不过情人节,七夕,没有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但我却真心无所谓,我要的自己都有能力买。有好的经济基础,满意的性生活,对孩子有爱,对我而言有这三点,就有了持续家庭的基础。
03.
我刚上大学时,对爱情的期待和幻想是:他的外在是我的理想型;他可以满足我的精神世界,懂我,给我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物质上有可观的积累;时刻满足我对肉体的某种亲密……
这种对爱情不成熟的各种要求非常幼稚,让我对身边的男生各种不满,甚至增添了我对生活的不满意,这样的心态,更让我不可能实现爱情。
现在我刚刚大学毕业,只想着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我喜欢的人,感谢跟不同人的相遇,我想这些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开始。在亲密关系中,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态与状态是最重要的。你喜欢和她/他在一起时的自己,就去和这个人建立亲密关系。
04.
最初的记忆来源于琼瑶的《窗外》,对亲密关系的渴求是希望有一个人可以指引我,包容我,直至最终成就我。二十多岁时,不知是庆幸还是不幸,终于遇上这样一个人(已婚),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活成了他的表象,学了他的语言,入了他的行业,从事了他的职业。这十年错过了可以与该在一起的人走入婚姻家庭的机会。单身三十四年,各种现实问题如期而至。
现在我换了工作,离开了那个语言环境,会去相亲,会谈几段短暂的恋爱,渐渐开始明白,也许我一直无法接受不太完美的自己,无法跨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限制,无论是出身、外表,还是才华和智慧。所以渴求这样一个人,他比你拥有更多这些条件。可能有些人的成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我在现在的年纪学会了首先接纳自己,再去接纳他人。不为个人发展的需求而恋爱。
05.
曾经希望未来的一半可以教我学会爱,教我学会提出自己的需要(我本身是很被动的人),弥补我在原生家庭里的缺失。后来发现,这样的期待都太不切实际,改变自己的人永远永远只有自己。现在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平等和尊重。
06.
我曾经幻想找一个彼此相爱,有电光火石般爱情的人。直到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一个和我性格迥异,甚至完全不满足我对另一半幻想的男生,但他宠我,爱我,让我在最伤心的时候有人陪伴,就是这种舒适感,让我在这段恋爱中过得特别真实。后来我们步入婚姻,现在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我以前总是在想,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男人,一个似乎没有任何值得我崇拜的人,婚后我们经历过生活最困顿的时候,他裸辞后找不到工作,那时候我也在想,我为什么要跟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后来冷静客观的思考后我发现,在我们最难的时候,他首先考虑的是我,裸辞也是为了能让我安心待产,生活的所有不堪都没有改变他的好脾气,也没有改变他对我的爱。即便生活困顿,可我真的感受到一种幸福,我们的生活在孩子到来后渐入佳境,而我在注视他的时候也开始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原来和一个和我想象中完全迥异的人在一起,因为他爱我,因为全心接受他的爱,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07.
大概十七八岁、二十岁的时候,曾认为你爱我就应该爱我的一切,包容接纳我的所有,我的所思所想都是对的。现在站在奔三的最后一段路途上,觉得所谓爱情,应该是我知道你不是最好的,但我却认定就是你了。而对于自己,也不会任性自私地去挥霍他人给你的爱与关怀,学会在亲密关系中用更好的方式理解沟通。爱情里没有那么多对错,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退一步又何妨。
08.
现在明白了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不愿意就分开,舒服和自由以及自愿是第一位,分手了会真的觉得只是单方选择而已,分手不会影响到我对自己的评价,我还是我。
09.
以前对亲密关系都是处于懵懂跟幻想的阶段,总希望有个人闪耀地站在我身边拯救我的人生,因为小时候比较懦弱,所以希望未来的他可以足够强大做自己的后盾。成年后渐渐发现,除了自己,谁也无法拯救我的人生,所以开始坚持自己的主见,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找到了他,他不算是特别强大的人,甚至有时候比我处理事情上更弱一些,但是跟他一起感觉轻松快乐,过得很舒服。以前总希望可以找个懂我的人,现在就觉得,只要三观合,两个人一样可以慢慢读懂对方。
10.
年轻的时候认为两个人必然是一见钟情,然后自然而然,相守一生。现在和他在一起两个月,相亲,没有一见钟情,但很幸福。在亲密关系中,最首要想得到的是彼此的成全,成全对方成为ta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11.
刚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去图书馆看到对面的情侣,都暗暗想找男朋友一定要找一个有共同的人生目标,能和我一起出国共度一生的人。但后来有段时间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才渐渐发现人的目标总会发生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从一开始就清晰地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的人少之又少。现在的自己不想在感情方面太功利,希望简单纯粹一些,和一个三观相合的人相互鼓励支持,相互温暖陪伴足矣。
刚和第一个男朋友交往半年,一直异地。我们短期的人生方向并不相同,他工作,我出国,但我们大到人生三观、小到食物偏好都高度相合,同时也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这半年很感激他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温暖,让自己多了一分直面困难和未知的勇气和力量,即使我们最终可能无法走到一起,有缘同行一段路,一起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知足且感恩。
12.
上一段关系让我特别没有安全感,他总是不打招呼就消失,拒绝一切沟通交流。有天晚上突然翻到两年前自己写在日记里的话:“希望找一个懂我的人,他能认真地对待我,能接受我的坦白,能与我探讨生活,能与我分享喜好。至少他不会对我的心里话选择视而不见。”
然后我毅然放弃了这段关系。我想亲密关系里最基础的还是,对方是否正视你的感情。
13.
中学时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可爱的,也许是被琼瑶或是少女都憧憬的玛丽苏情节的影响,总结来说爱情就是“除了性别以外都惊人相似的两个人的相互吸引和无限爱慕”。当然不可能实现,除了性别之外总有很多地方不尽相同。慢慢长大,越发觉得确是因为宽容才有的亲密关系。正是因为宽容和理解,才能在有了依赖或者依靠的前提下还能做一个完整的自己,我想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我最想要的。
14.
小时候期待中的爱情就是你侬我侬,花前月下的浪漫爱情。长大后,经历了父亲久病未愈,母亲患癌的重大变故,很多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爱情观。觉得爱情总会跟“现实利益”挂钩。
直到后来相亲认识他,曾以为会遭到拒绝,但他选择与我一起面对,他无条件地包容我和我的原生家庭,丝毫没有改造我的念头。他不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条件;不会要我达到某些要求;不会要求我家境好才爱我。只因为,我是我。
他陪我度过了母亲离世的悲伤日子,还会带着我父亲求医。很庆幸也很幸运地遇到了他。如今结婚两年,宝宝将于明年春天出生。他也让我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比以前更坚韧,也更柔软。
15.
非常年轻的时候期待爱情一定是互相心意相通,不用我说话,一个眼神就能理解我的意思;知道我脆弱的地方,主动去保护。那个时候觉得爱情大概就是两颗相似的敏感的心互相取暖的过程。我觉得那样的完全理解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后来遇到了现在的直男男朋友,不仅一个眼神无法理解,我费劲口水解释女孩子弯弯绕绕的情感他都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竟然莫名觉得呆在一起很安心。我慢慢学到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自己遇到无比纠结的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努力解释给他听,看着他一脸努力想要理解但是无论如何get不到点的时候往往自己就突然释怀了:一个离我这么近的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情,到底能是多大的事儿啊。
现在在一起三年半了,已经异国一年多,感情还是很好。三年间见过周围无数朋友分分合合,终于慢慢了解其实世界上太难有完全互相理解的人,两颗太敏感的心在一起,注定要互相刺伤的。不如各自变得强大,然后在心底为对方留一个温柔的角落,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在你身边。
16.
“希望我是一个让你心动的人,而不是权衡取舍,分析利弊后,觉得不错的人。”这一直是我最想要的爱情。
17.
初中时对爱情的理解是《致橡树》般的爱情,“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不希望只躲在你身后,我希望与你比肩而站。
大学时遇到一个希望全力保护我在身后的人,身边的人说我很幸福,可是内心隐隐觉得不是这样的,在他拿出戒指时,我慌张了,那一刻我确定这不是我要的。后来工作遇到一个一直让我拖着他的人,也觉得喘不过气,很累。后来我迷惘了,到底什么是我要的?难道站在他身后才是对的?我决定自己思考。之后发现,其实我一直没变,我还是初中的我,我要与他站在一起,站在他身旁。而自己也一直在为站立而努力。
18.
曾经我以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几年彻底明白“只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耍流氓”;以前听到相爱十年终究分手这样的故事会十分惋惜,现在听到会稍稍叹息,表示理解。结婚绝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迷障重重的开始,如果两个人无法保持同频率的进步,无法在柴米油盐层面之上有深度交流,婚姻可能就仅仅是繁殖手段了。
19.
我曾经期待的亲密关系是彼此间绝对的坦诚,无保留。现在明白绝对的坦诚是不存在的。现在依然期望能够信任对方。但是婚姻生活教给我的道理是,彼此信任的关系本身就非常稀有,人因为出生,成长环境,经历,教育等等对于对方的期待不同,其实婚姻也是各带目的的合作关系,如果彼此目标一致,那么就是利益共同体;如果彼此对方的目标都不一样,勉强在一起就很可能悲剧。
20.
我和前任在一起的时候,是可以把几乎每种状态像解题一样剖析得使某一方信服的,那些讨论曾经的确令我震撼,因为它确实在我试图闪烁其辞的时候直指内心。我们如此理性和诚恳,但我们还是分开了,因为感受不到心动。
直到某一天又遇见一个人,才觉得原来爱情可以不是博弈,仅仅是你想起他时,就对未来充满期许。
21.
以前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能互相欣赏彼此的人,年少时对爱情本身也有很多幻想,希望对方会为我做浪漫的事。遇到现在的老公,刚开始恋爱的感觉当然很棒,不过久了以后就开始平淡如水。恋爱期间我一直很生气,为什么他不能为我做些浪漫的事。可我总是忘记,他在深夜担心我等着我回家、他天天做饭给我吃、他给我买好吃的。对成熟的他来说,浪漫更飘渺,生活更实际。他并不是个有仪式感的人,但是他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我。这种平淡的生活对浪漫主义的我来说还是需要时间适应,但是我深深了解他爱我,而我也知道,这就是他所认为的浪漫。
22.
以前觉得爱应该能够包容一切,无关乎美丑、胖瘦、高矮,甚至性格、经历……对爱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总觉得有条件的就不是纯粹的爱。
随着长大,发现自己对所爱的人也难免有所要求,心上人在自己眼里也会时而闪光时而平凡。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也从原先的“接纳一切”,变为“共同进步”和“互相理解”。能够逐渐接纳爱人有不爱我的时刻,也算是真实生活中爱的表现吧。
23.
16岁时我以为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是爱情,26岁了才知道枕着他胳膊一觉到天亮才是爱情。
24.
Doctor Who里有一集很让我感动:“Love is not an emotion. It's a promise.”
25.
年轻时幻想爱情是在相互独立中奋发,不受干扰地活出一片天的样子,现在发现太过理性的爱情无异于交易,是情感输入输出斤斤计较的交易,现在反而想回归原始,爱就是爱,想粘人就粘人,想工作就工作,不在乎是否拥有绝对的独立。就接受爱情带来的混沌,糊涂点咱俩再谈感情,不需要那么清醒。
26.
年轻时对爱情的幻想十分理想化:此生唯一的最爱,在你之前不知何为爱情,在你之后再无人比得上你,感情有限,只能倾注在一个人身上,才称得上是爱情。现在觉得以前以时间跨度来定义爱情,过于狭隘了,现在眼里的亲密关系,愿意做出牺牲,愿意为他人改变自己,已经是很美好的爱情了。
27.
我之前看过一段话,特别打动我:
“同事年内打算结婚,我问他,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他说:是睡眠质量。我和她睡在一起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像一个孩子。当我想到要和一个人睡几十年时,什么脸蛋,身材,甚至内在都不能成为决定性因素。而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心所带来的睡眠质量让我下定了决心。”
被这句话击中,只有这种前所未有的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才能让我放下心来。可以犯错,可以在他面前撒娇,灵活一点,放松一点。时至今日这点仍然是我对于亲密关系的最大期待。
28.
我的爱情观从14岁形成就没有变过了——爱情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人自由。
29.
以前觉得爱情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不痛就没有爱,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错觉。现在觉得一定要“平等尊重,轻松愉快”。最重要的就是平等,才会既不卑微也不骄傲。似乎已经实现了。相互喜欢,能设身处地地相互理解,会在想到彼此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微笑。好幸福。
30.
小时候觉得爱情是艺术,长大觉得爱情是科学。我小时候看了太多故事,总觉得爱情是和人的其他感情完全不同的,让人想到诗歌,音乐,或者其他电光火石的东西;总之和生活是分开的。生活可以不完美,但爱情必须要完美。后来因为这种幻觉也被渣男骗得很惨,才知道爱情和其他感情没有什么不同。当你不再觉得它是神坛上的东西的时候,反而才能理解它。
现在和男朋友在一起很幸福,快结婚了。他完全不懂波德莱尔博尔赫斯巴赫德彪西,但是会在我喝醉的时候帮我洗脸刷牙,哄我睡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支持帮助和指导。我想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team spirit是坦诚、信任、沟通和托付。
你也有过什么对亲密关系的错误期待吗?来留言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