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里,有很多前后呼应的对比镜头。
蓝桥埠被日军轰炸狼烟滚滚,侥幸逃脱的姜大牙、朱一刀、陈墨涵和韩春云站在山头眺望,山河破碎;姜必达被任命司令之际却主动让贤,他站在战士守卫的高地远眺,山河无恙;
姜大牙初得知他救过的老杨是杨庭辉司令时,惊讶地以说书听来的“三头六臂、火眼金睛、刀枪不入、飞檐走壁,跺跺脚整个麒麟山都要晃的”形容作战能力极强的杨司令;最后运动之风掀起时,姜必达在车站送别被下放到三线工作的杨庭辉,杨庭辉自言“我是个戴罪之人”;
姜大牙蓝桥埠娶韩春云之前,特意去找了窑子里的水蛇腰讨教如何做新郎,解放战争后,已为军长的姜必达带韩春云、朱预道等人再回蓝桥埠,水蛇腰以过往的功主动上前套近乎;
……
在这些镜头里,我深觉两个字:命运。
既有国之命运,从破碎到无恙,从无恙到残酷,从残酷到柳暗花明;也有人的命运,有兜兜转转逃不过的命运、有战功辉煌的过往到不得善终的悲惨命运、有一介草莽逐渐成长为一代军长且残酷笑到最后的命运……而这些命运,浓缩在两个迥异的镜头里,却是道不尽的沧桑和无常。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命运,以阴差阳错为始,却以最合适不过为终,而这种命运在姜大牙和陈墨涵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蓝桥埠被炸毁后,为了抗日,姜大牙欲投在蓼城的国军,而陈墨涵欲投老师王兰田所在的梅岭共军,结局却是姜大牙投了新四军,陈墨涵投了国民党;阴差阳错后,两人本想“纠错”,一个因东方闻英改了主意,一个因79团的抗日意志感染定了心,两人就此“将错就错”到最后同归。
颇具文人才气和作战知识的陈墨涵在国民党军队里接受了最正规的训练;一介草莽、满嘴脏话、大字不识几个的姜大牙在共军的游击队伍里接受一次次战争的洗礼和改造,他们,终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也迎来了自己最完美的人生结局,不得不说的是:当初的阴差阳错,到头来,却成为各自最好的人生安排。
完美的人生结局,在于他们本身的千里马,更在于他们都遇上了各自的伯乐。
尤其是姜大牙,从一介草莽,到参加革命后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分区司令、旅长…..到最后的军长,一路“火箭式”逆袭,而这背后最是离不开杨庭辉这个伯乐,而为什么杨庭辉从一开始就如此重用姜大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01现实的需要
姜大牙投身新四军之后,犯了很多违背组织政治原则的事,包括抢手下阿根的新鞋、威胁领导杨庭辉、私自带队去日占区给“汉奸”朱二爷拜寿等等,尤其是任陈埠县大队长之前,以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威胁杨庭辉。
为此,杨庭辉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而针对窦玉泉、张普景、万古碑的发难甚至处决姜大牙之意,甚至王兰田都建议暂不让姜大牙任陈埠县大队长之下,杨庭辉却决定:
一、姜大牙同志还是我们的同志;二、姜大牙同志,是一个可以改造的同志;三、姜大牙是一个可以重用的同志。
其实,以姜大牙的种种挑战组织原则的作为,就算不是处决,严惩是并不为过的,但杨庭辉还是顶住压力保住了姜大牙,而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需要。
这种需要,建立在两种现实之上。
一是环境现实。有外部环境: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外敌虎视眈眈,需要人;有内部环境:麒麟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以小小的游击队为始,在战争过程中不断扩大的,革命的组织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也是人不断壮大的过程,需要人;二是人的现实。麒麟山革命根据地,真正能指挥上战场打仗的只有杨庭辉、窦玉泉,而姜大牙对打仗极有天赋,且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成就了自己的威名,组织需要人,更需要人才。
革命之初,原则与思想可以慢慢学、培养,但军事作战能力却是迫在眉睫的急需;革命之后,在战争中接受一次次洗礼,在斗争中一步步武装头脑和思想的姜必达,终成长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革命领导者。
可以说:杨庭辉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既有军事作战能力,又极具信仰与胸怀的领导者,他看到革命所处的内外现实,更看到了姜大牙身上出色的军事能力,并将此等能力充分与现实结合,取长补短,达到“人尽其用”,以足够优秀的人带动整个麒麟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以个人为点,以大局为面,让“需要”真正落到实处、结最好的果,杨庭辉功不可没。
02姜必达的可成长
我一直觉得韩春云配不上姜必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东方闻英临死前爱姜大牙,也爱姜必达的深情告白,她的爱,是从内而外的,她看到了姜必达的内在;二是韩春云一直心仪有文化的陈墨涵而看不起、看不上满嘴脏话没文化的姜大牙,而等姜大牙真正脱胎换骨后,才换回她的正眼相看,她的爱,是由外而内的,她以姜必达的外在为始。
而潜藏在姜大牙内里的,是他的大义、大无畏、敢为等品质,更有他能接受教育、改造后的自我反省和不断成长的可进步、可塑造,东方闻英从始至终都懂,而韩春云只是后知后觉。
姜必达的成长在经历的这两件事中尽显。
第一件事:纯洁运动。
万古碑等人以纯洁之名,实则实施打击报复将姜必达关在改造院里,不仅捆绑,而且每天只给半斤稀饭充饥,受尽非人折磨,且窦玉泉明里暗里指示、万古碑执意、李文彬附和要置姜必达于死地,甚至最后万古碑秘密吩咐处决姜必达。
对于战士来说,最残忍的莫过于未死在战场,却倒在内部小人的明争暗斗里,战场是杀身成仁,内部是杀人诛心。
好在杨庭辉及时从西北回来解救了姜必达,后来姜必达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真正琢磨革命在纯洁运动中……革命就是斗争,与鬼子斗,与汉奸斗,同内部的坏人斗,同他们斗不能仅靠枪杆子……我要成为有思想、有策略的革命者,选准斗争目标,讲究斗争策略。
一场运动,是姜必达的磨难,更是他成长的基石,自此,姜必达深懂了外部战斗的残忍和内部斗争的残酷,更懂外部靠实实在在的枪杆子,但内部却更要靠脑子、靠策略,“内外兼顾”成为他此次运动中最大的收获。
第二件事:上任分区司令
杨庭辉被调走,姜必达和窦玉泉的麒麟山军分区司令之争在纯洁运动后落下帷幕,姜必达经杨庭辉力荐成为分区司令。
得知自己晋升,姜必达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他对来看他的东方闻英说他难过:
我就难过一条,没文化……送走杨司令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头数数自己认识多少个字,数了三遍,一共826个字,学文化我费了多大的劲,日记会写了,讲话也能拉条条了,以为自己大概算是个文化人了,才826个字,826个字当大队长还凑合……没文化,怎么当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字里行间,没流露出一丝丝即将为军分区司令的喜悦,而是深深愧疚于自己的没文化却要身居要职、高职的自我反省,认清自己,才能走好脚下的路。
姜必达,经受磨难时,他会反省自己的不足;经历辉煌时,他亦会反省自身的不足,而不管在人生的何种阶段,是低谷,抑或是某种巅峰,他都不忘自我反思、自我琢磨、自我总结…….这种自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而这种能成长,是隐藏在姜必达内心最重要的武器和砝码,也是杨庭辉重用姜必达的根源,因为“用人之道”之始,在于这个“人”本身就是个能人、可用之人。
03 杨庭辉的“算计”
其实,麒麟山革命根据地其实分为最明显的两派:杨庭辉、王兰田为一派;窦玉泉、张普景、万古碑、李文彬为一阵营,而作为分区第一人的杨庭辉尤其受到来自这些外派到麒麟山根据地人的掣肘,这是他身处的现实。
被人监视,甚至权力被挑战时,杨庭辉需要话语权,更需要控制权,而无背景,又擅长打仗的姜必达成为当是他手中最重要的凭仗和权力制衡武器。
此时的姜必达对于杨庭辉存在两种意义。
一是树立威信,掌控权力。
姜必达极其会打仗,徐家集反日军伏击、斜河街直取汉奸姚葫芦项上人头、反日军攻击直捣洛安州等等,姜必达是杨庭辉手下的第一猛将、能将。
当姜必达为了爱情撬了大牙之后,朱一刀、陈墨涵、杨庭辉都说丑,但杨庭辉说了这么一句“敌人就怕你这颗牙”,所以,当杨庭辉因张普景的举报材料被调走,姜大牙被万古碑等人以纯洁之名暗整关押之际,日军以此找到了扫荡的最佳契机。
可以说:姜大牙的大牙是咬在敌人心尖上最狠厉的“獠牙”,是震慑,是威胁。
姜必达在外一再赢敌,在内为杨庭辉赢得军中威望,而越是姜必达会打仗、敌人越是忌惮于他,就越是为杨庭辉增添权力的砝码,威望是无形的,但又是极其有说服力,姜必达成为还在麒麟山军分区任职的杨庭辉的枪杆子和底气。
二是权力集中,后继有人。
以杨庭辉的识人之道,他不会不知道窦玉泉明哲保身的不敢为、张普景教条主义的不知变通、万古碑整人往死里整的小人之心、李文彬空有理论缺少实践的无能,真正能让麒麟山革命根据地走上正轨,抑或是正确道路的,绝不是这四个人。
而姜必达此人,既有外在的作战骁勇,又有内在的正义凛然、敢作敢为和不断成长的斗争经验与智慧,对于杨庭辉来说,无任何背景和根基,只有一腔热血与无畏的姜必达无疑是最合适的接手人。
这种接手,是当杨庭辉不再掌权后,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权力高度集中且掌握在正确的人手上,姜必达无疑是最合适的人,他成为“空降”扎在内部最锋利的利刃。
杨庭辉身兼麒麟山军分区司令、政委和特委书记三重身份,每一种身份,代表的是权力和话语权、决策权,但权力的本身,就容易被掣肘,甚至被分化,姜必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让杨庭辉握紧了手中权力,保持了权力的集中,更让这种权力得以正确的“传承”。
但我想说的是:杨庭辉不仅会用人,更会用权,他提拔和重用姜必达,是他的会用人;他以手中的权力为姜必达保驾护航,又在一步步改造中让姜必达承载得起他手中的权力,这是他的会用权,而不管用人还是用权,有杨庭辉的个人打算,更有他为革命事业的长远之计。
写在最后:
姜必达的一生离不开很多“贵人”。
有陪伴他,教他写字、改变不良习惯等的东方闻英;有在他屁股后面鸡蛋里挑骨头一直给他纠错的张普景;有教他格斗动作、作战指挥技术的窦玉泉;有始终跟他作对,借纯洁之名、借运动之名给他制造人生磨难,又让姜必达在艰难中一次次成长的小人万古碑;有维护他,教他团结同志、掌握领导之道的王兰田;但他最是离不开杨庭辉这个伯乐。
姜必达的一生,几乎是杨庭辉为其保驾护航的一生,没有杨庭辉,其它一切几乎都是空谈。
而杨庭辉如此重用姜必达,在于革命现实的需要,在于姜必达的可塑之才,在于杨庭辉自我的打算,而他,终为国培养了最优秀的接班人和领导者。
高汉英曾说:
万古碑、张普景还是窦玉泉,那都不是将兵之才,杨庭辉我和他打了多年的交道,这个人的人格和手段,我还是佩服的。
“将”是谋,“兵”是勇,有勇有谋,杨庭辉名副其实。
而对手的认可,已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