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于一九五六年在《香港商报》连载,从元旦开始,到十二月底结束,不多不少,登载了整整一年。不知是否为了赶在年底完结,最后一章的末尾部分显得十分仓促,草草了事。
连载版的末尾是这样的——
且说承志和红娘子、青青、何惕守等赶去相救李岩,但迟了一步,李岩已被闯王所杀。承志大哭了一场,找到李岩的尸骨葬了。一日到墓上扫祭,忽见一位中年书生,白衣白冠,在野外北望而哭。承志见了奇怪,问起姓名,原来就是十余年前在老鸦山会见过的侯朝宗,这时须发苍然,已非旧时容颜。两人同住旅舍,饮得酩酊大醉,侯朝宗提笔赋诗一首,赠给承志,飘然而去,诗云:“渔樵同话旧繁华,短梦寥寥记不差。曾恨红笺衔燕子,偏怜素扇染桃花。笙歌西第留何客?烟雨南朝换几家?传得伤心临去语,每年寒食哭天涯。”
承志反复吟咏,更是意兴萧索,这日检点行装,忽然检到那位西洋军官所赠那张海岛之图,神游海外,壮志顿兴,不禁拍案长啸,率领青青、何惕守、哑巴、崔希敏等人,再招集祖仲寿、孟伯飞父子、宛儿夫妇、沙天广、胡桂南等七省豪杰,又得七十二岛岛主郑起云之助,远征异域,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正是: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这段结尾和流水账差不多:救李岩不成、遇故人侯朝宗、远遁海外。如果整本书都这样写,恐怕没有读者会满意。
金庸自然也不会满意这样草率的结束,于是在修订版中大幅增加了情节。先是在赶去搭救李岩的途中,遇到闯军烧杀掳掠,大家既震惊又灰心。接着遇到故人张朝唐,张朝唐主仆十多年前第一次来中国,被明朝官兵谋财害命,如今再度来中国,又被义军追杀,不禁苦叹道:“唉,太平盛世,太平盛世!”
接下来是重头戏,袁承志和李岩会面,劝其离开,可李岩仍忠于闯王,宁愿以死明志,叹着“人生数十年,宛如春梦一场”,又唱着“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拔刀自尽。红娘子紧跟着自尽。
经过上述诸般变故,袁承志这才真正的心灰意冷,张朝唐劝他移居海外,袁承志想起当日洋人给自己的海岛图,于是和众人一起远遁海外。
修订版的这个结尾十分完整,事件结局记叙详细,袁承志之所以出海的缘由也显得合情合理,不像连载版那般突兀。
最后的收尾诗也改成如下两句:
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
比起连载版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也贴切了许多。
新修版中,在修订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袁承志率领队伍抵抗清兵的情节。直至全军覆没、大势已去之后,袁承志才彻底灰心,率大伙远遁海外。
这一段情节并非多余,袁承志明知大势难违,仍拼尽全力,几乎死在战场上,和郭靖守襄阳略同,成为儒侠之典范。
总体来讲,《碧血剑》的结尾部分,连载版十分草率,修订版最为合理,新修版也有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