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谁该为国产注水剧买单”的文化报道引发广泛共鸣:八月霸屏档的《长安十二时辰》,在“天宝三载正月十五日巳正”之际,迎来了第48集大结局。众剧迷们在经历了惊心动魄“长安反恐24小时”之后,高呼史上最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48集《长安十二时辰》,已经是经过压缩的版本,而该剧最初的版本长达60集。这再次引发观众网友对国产“注水剧”的吐槽。
国产剧“注水”问题由来已久。虽然观众和网友屡屡吐槽一些国产剧尤其是国产古装剧“越拍越长”,但荧屏上长剧之风似乎我行我素,比如,《延禧攻略》拍了70集,《如懿传》87集,《芈月传》81集。这些国产古装历史剧似乎都达到了“鸿篇巨制”的程度,“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一些古装长剧内容涉及王朝历史,情节结构和枝蔓错综复杂,剧集似乎也不妨具有庞大的规模。但是,有些国产剧却是为了增加剧集数,越来越明目张胆地进行“注水”“抻长”操作。这些国产“注水剧”的“大法”可谓五花八门:内容不够,回忆来凑,频频闪回,插播“回忆”;拖慢对话节奏,重复台词,强凑剧情;拖长每一集开头的“前情提要”……
因为“注水”,一集五六十分钟的剧情内容被稀释,只剩下二三十分钟的有效观看时间。为了直奔主题,尽快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众只得自行挤干“水分”,点击倍速播放。用“倍速”追剧,省去其间过程,尽可能快速地获得追剧剧情——不是观众太聪明,是注水剧让人太无奈……
国产剧为何越拍越长?长剧的口碑和收视率为何往往截然相反?人们在质疑目前荧屏上长剧之风泛滥的同时,不禁联想到这些年来荧屏电视剧播出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绝大多数经典国产电视剧并不长:1987年《便衣警察》12集,1990年《围城》10集,1991年《外来妹》10集,1994年《过把瘾》8集……即使2000年后播出的《亮剑》《士兵突击》《奋斗》《蜗居》《潜伏》等剧最长也不过35集。但自2011年《甄嬛传》红透大江南北,这部76集电视剧始为荧屏刮起长剧风。
一部剧集制作,需投入高昂资本与成本,而演员片酬占比最高。在国内市场,版权收入和广告植入是国产剧的主要盈利方式。大多数播出平台按照“单集价格×集数”的方式购买影视产品。所以,制作者自然要拉长篇幅,多卖几集,以收回更多成本,获得更大利润。为吸引广告商,一些制作方还为广告得以亮相而强行将之“植入”剧情。同时,剧集播出端借热度拉动收视率,则时常对剧集进行“二次拉伸”……如此多方利益共谋之下,国产剧焉有不长之理?
由此不难看出,电视剧的市场利益和商业诉求,才是国产剧“长风”泛滥的根本原因。
另外,如今电视剧生产类型化的特点越发突出,这样的工业文化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接受对象那里,一旦一种文化产品带来巨大利润,一些电视剧和网剧创制方便如法炮制,人为制造和挑动人们对某种时尚的渴望,以求赚个盆满钵满,艺术考量则被甩得远远的。当下众多“注水”剧,也正是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出炉的。
电视剧创作是有其内在艺术规律乃至审美规则的,但如今,在商业利益面前,它们更多地被市场逻辑取代和侵占,成为影视剧文化的“决定力量”。而当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的属性被消解,电视剧集只剩下赤裸裸的商业文化特性后,大众欢迎的优秀国产剧怎能不难产呢?
长剧之风盛行,虽有市场经济发展和观众影视文化审美现阶段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但电视剧要赢得市场、赢得观众、体现一国当代文化之气度与自信,则必须以“质量”追求和“精品”意识取胜,有所为有所不为。指望通过“注水”拉长剧集求利,电视和网剧荧屏难免走形失态,观众久之也不会买账。中国电视剧只有坚持走技术与艺术统一、娱乐和思想兼容、市场效益和文化效益双赢的“精品”道路,方是正道。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