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2932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关注秦朔朋友圈 ·
黄金周假期去了一趟黄道婆墓,非常老旧了,主体部分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奠定的,未经明显改造。其展览馆的资料停留在上海人口仅有1600万的时候,该是十几年前了。墓园在一条小路上,周围非常寂静,人烟稀少。
我带着孩子去的时候,一个其他游人也没有。我那个三岁不到的孩子,自己主动跪在墓前叩拜,墓前对称植有两株开得特别灿烂的金桂,地上铺满了花蕊。他跪着花蕊上的样子,甚是冷静可爱。
没有人潮的孤寂地点,最容易在 幽思中怀古。 作为一个秦朔朋友圈的内容生产者,换不同的环境做不同角度的思考,寻找问题,掺入自己的真实感想,是我的职业习惯。 四年了,经手近三千篇文章不过一瞬,保持思考、警觉、危机感和平常心,修炼自己,才是每天做同一件事的单调之下的强 烈 而不厌的“正事”。
封建时代很少纪念女性企业家、技术革新家的,黄道婆是例外。因为百姓们对她实在是太感恩,太崇敬了。因她,松江布变得很有名,元明之后声名远播,松江遂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1337年左右),以感其功。 今上海植物园内还有黄道婆庙 。
黄道婆到底做了多 大贡 献?
在明清时期, 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松江布以质地优良、花饰灿美闻名海内外。 《松江府志》记载:“ 吾乡所出皆切实用,如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
黄道婆开创和革新的纺织技术领先西方数百年,所以, 说她是上海制造、上海创造的鼻祖,未为不可。 也许上海精神的源头,来自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这么稳稳地、安静地伫立着。她一辈子,无儿无女,虽漂泊但也安定,安定于自己琢磨了一生的纺织事业。但人们很少能知道她个人的生活、情感、心理征程了。大而化之,人生成了标本。
她在那个时代,活得算是很长寿了,85岁(1245-1330年)。一个有事业有信仰的女人,是不惧时光、不惧孤独的。如今,没有多少人想起她,因为与自己生活的关联度很少,纺织产业也早已是夕阳产业,但我想起了她,我很早就想去看看她…… 一个人孤苦落寞,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爱,贫穷和悲惨曾经深度包围她,她是如何 保持如此绚烂而持久的探索的。 她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她却做了一辈子的事情,影响了整个区域。
十几年前学生时代,我原来是研究减贫和发展经济学的,看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这个领域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巴吉纳和杜芙若教授夫妇、哈佛的克默教授),甚是感慨。巴吉纳和杜芙若教授夫妇《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用实证探索贫困的根源,发现处于贫穷状态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点以及理性层面上,差别不大。贫困的境遇主要是信息渠道受限,因小错误不断叠加而产生恶性循环。要摆脱贫困并不容易,但只要抱着“万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和一点儿援助,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像黄道婆一个人自己脱离悲惨的困境,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带领一个区域的发展的人,这意义也是如此伟大。人终究需要被赋予发展的力量,才是最绚烂的历史缔造过程。
我对研究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 神 ,四年来,其实是有一点体会的。这些东西就藏在某个具体时代的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我们能够发掘和演绎的东西实在很多,可我们做得还非常不够。
黄道婆的故事留下来 的不多了,演绎的也很少。
她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她生活的时代是宋末元初,出身贫苦,少时就失去父母庇护,做了童养媳,夫家对她百般虐待,机缘巧合下坐船 流落崖州。
崖州就是今海南三亚,上海到海南三亚大约两千多公里。 交通不便的时代,你可以想象那种艰难。 她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她学习那里的语言,研究那里的棉纺工具和技术,那些黎幕、鞍褡、花被、缦布、黎单、黎饰,她都好欢喜。她后来设计的黎被纹(龙纹)也很受黎民喜欢。
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中生存,总能激发人的灵感和潜力。 而且环境的异质性越高,文化冲击越高,或许能够激发出来的灵感会越大。 1295年左右,她从崖州回到松江乌泥泾。她在海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也就是说,她50岁才开始“创业”的!
她的主要成 绩是:
1、 轧棉搅车攻 克脱棉籽的难关(“去籽搅车”)。 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 脱棉籽原来需要用手推“铁筋”碾去,或者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 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2、 推广大弹 弓(弹棉椎弓)。在 黄道婆 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4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
3、 改进纺车 (三锭脚踏纺纱车)。 江南松江一代原来用的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它 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 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把它改造成三锭脚踏棉纺车,这一改进,比西方人提早数百 年。 马克思 在 《资本论》 里谈及,当未发明 珍妮纺纱机 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 双头人 一样不易找到。
她形成了自己的技艺及技艺传播方法——即“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形成“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创造了“乌泥泾被”这一爆 款。 中国式传播,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总是在某个圈子里传出名气,然后迅速引爆整个区域。至今未变。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从她开始, 江南的棉纺织业由此可以繁荣起来。
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人就是这样朴素实在,人品好、道德高的人,都会马上奉到神坛。 很快认可一个人,是这个社会历来的特征,这些人成为浩瀚无垠历史中的一个元素,只等与时俱进,有人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让神话恒久远。这大概就是内容创业者的使命,总是要找到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最近读圣经故事,发现每一个人物的一切经历,都交代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故事情节非常细节。 而中国历史上的大神们(黄道婆被誉为“棉神”),细节总是很少,有些问题都没有交代清楚, 曾经影响、帮助、发掘他们的 人也早已消失在历史中。黄道婆的故事演绎似乎一直受到阻碍。她没有生活细节、创造细节,没有经典动作和话语,所以总显得这个“IP”很单薄。
黄道婆纪念馆的文字都主要表现在公域上,比如百姓如何怀念她,感恩她,诗人如何用寥寥几句歌颂她赞扬她。 但她到底是怎么一个人生,如何经历内心挣扎斗争,创下一番事业的,无人可以说得清楚。
比如,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她怎么去的海南? 在海南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为什么没有留下爱情故事和儿女? 又是为什么三十多年后坚持回到故乡? 怎么一步步开始接触纺织并发展其技术的?她有团队吗?她与其他同行创业者的关系如何?
黄道婆精神代表的是坚韧不拔、兢兢业业地探索。黄道婆是 古代劳动妇女勤奋、智慧、慈爱、无私的杰出典型。 其实 ,人们试图演绎过黄道婆的故事。 比如越剧《黄道婆》 ,曾加入一些感情因素,描述了她与阿桂和张明谦之间的缠绵爱情故事,催人泪下。在 那 里,她的爱情是纯真高尚,曲折感人的。
偏向古装偶像剧的电视剧《天涯织女》,由当红明星如 张钧甯 、 袁弘 、 刘诗诗等主演,女性励志一直是这个时代观众热捧的题材。里面编入了黄道婆的名字里为何有个“道”字的来源——是黄巧儿曾经因 家庭变故躲入道观,认识了世外高人风九斤,巧儿拜九斤为师学习木工,结合自己的技艺不断创新纺织技能。后师徒被报复,故而一起到了崖州。里面也描写了一些情感纠葛。
还有一部舞剧《 黄道婆》,里面加入了黄道婆和黎族青年阿山、纺织能手巧儿之间的感情纠葛。
艺术工作者能做的就是加入情感因素。其实,她有没有爱情真的无所谓,也许她在没有任何个人感情和支撑依靠的环境下,她也能做到很多事。她让我相信,人无依无靠也可以变得如此强大并心怀大爱。 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人能产生完全不同的事物、情感、启示和体会。黄道婆给我的启示是,不是别人爱你,你才爱这个世界的。
流传的一些故事版本里,也有一个细节,说是她小时候尽管做童养媳生活很艰辛,但还是非常喜欢琢磨纺织技术,偷偷出去学艺。 这颗初心似乎一直都在。 有初心和志向的人,往往一生,活得很连贯、很有机,很成体系,有始有终。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她作出远行和回归的决定?还有,她一个人在这世间起起落落,但顽强生存,把一生都献给了纺织事业。人的内心,有时候是逐步坚定的,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执着,只不过,时间给了自己答案。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每 个人都有近两万天用于这个过程的积累。 某种程度上,时间就是你最好的资本。 要像古代人一样,忘了时光,忘了内心感受,忘了孤独与被忽视,就这样,用很长的时间,只做一件事。
我原来常说,这是我在秦圈连续工作的一千五百天了之类的,现在不了,这么看来,我积累的东西还是如此少,我需要讲好的商业文明故事还那么少。 我可以发展出来的故事线,我想的问题,我建议的角度,我心胸的开阔度,都还是如此不够。 四年,一个大学的时间,未来还很长。 默默无闻,时时耕耘。
我们的 责任,始终让自己尽量看清楚问题,冷静客观地坚持,很多很多年之后,形成自己身上再也抹不掉的气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