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出版社” 关注我们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研究生院的师生和近年来的优秀毕业生,围绕党史主题的经典美术作品,以一画一评的形式,每幅作品配以一篇扼要的专业评论文章,从历史背景、表现方法、风格语言、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阐释和解读。
我们将陆续推出这些图文互证、丹青映史的优秀党史学习成果,全面、立体、形象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伟大征程,展现出艺术家在党的指引下开展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儿女情长
陈治、武欣 中国画 172×200cm 2014年
家庭是时代的缩影。不同时代对理想家庭的塑造,显示了不同语境中人们理想家庭的具体面貌。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新时代的理想家庭不仅应该尊重伦理道德,也须提倡对良好家风的培养。陈治、武欣的中国画《儿女情长》反映的就是新时代普通家庭的理想生活。
作品采用黄绿色调,低饱和色相弱化了色彩冲突,和谐的配色呼应和谐的家庭氛围。描绘连衣裙质感的长线条柔软富有弹性,桌椅、柜子用长直线表现硬度,轮椅的圆形线又冲淡了直线和曲线的鲜明对比,使画面形式获得乐章一般的丰富效果。带着托运签的行李箱处于视觉中心,点明这是子女一家刚下飞机回到父母家的场景。围绕处于中景的餐桌,人物分成 3组形象:左侧是儿媳(女儿)在给婆婆(母亲)试新衣服;右边是爷爷(姥爷)和孙女(外孙女),老人为正侧面描绘的形象,与孩子互动的温馨中和了轮椅带来的沉重感;远景是看报纸的儿子(女婿),浅灰和白色的大量使用,为充实的画面提供了留白。5个人物形象高低有别、错落有致,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显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3组形象在画面中呈三角形构图,图式结构的稳定暗示了家庭要素的缺一不可——健康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茁壮成长的下一代。三角形构图所体现出的温馨完满,才是画家心中家庭的理想模样。
当代家庭生活是陈治、武欣持续关注的创作题材。他们发挥工笔画的优势,细腻地描绘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里一个平凡家庭在三代团聚时的温情瞬间。瓶里的插花、散乱的桌面、随意搭在椅背上的衣服、远景台历上的日期,都成了见证这一瞬间的历史物证。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瞬间,是无数和父母离别又团聚时刻的缩影,也是有限的和儿女享受天伦之乐时刻的缩影,在被以作品形式定格以后,于平凡之中显出和谐的美感。作品里描绘的孝顺老人、言传身教的场景,折射出众多和谐家庭的共同特征。家和万事兴,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这个意义上,作品又超越了某个具体家庭,成了和谐社会里尊重伦理道德、弘扬家庭美德的象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一致期望的中国梦,自然也是《儿女情长》所寄寓的祝福和愿景。(撰稿者:刘畅)
画家简历:
陈治,1978年生于天津,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武欣,1978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2001年7月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2004年7月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天津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注:本文转载自“美术观察”微信公众号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