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
南音 (中国古老乐种)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南管的演奏上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例如南管中主导乐器——琵琶,未随时代演进,仍保持唐时的大腹短颈,弹奏上还是用横抱拨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南音以洞箫、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称“顶四管”,以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和响盏、小叫(狗叫)、木鱼(铎)、双铃、四宝及扁鼓等乐器的立奏合称“下四管”。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音孔前五后一,延用唐箫规制,音色典雅浑厚、柔和优美。泉州洞箫与现今日本专门收集民间乐器的博物馆正仓院保存的唐制“尺八”形制一样,日本尺八是中国隋唐时代和南宋时代传过去的。
南琵琶,是保持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南琶横抱(《明刊三种》所载为斜抱),有别于北方琵琶(竖抱),弹奏时低音淳厚沉抑、中音明快柔和、高音坚实清脆、紧张尖锐演奏南曲的。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
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琴杆、琴筒、琴轸均为竹制,琴弓亦为竹丝,音色柔和甜美,其声极为古朴。
三弦中、低音浑厚坚实、高音响亮。
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双手执拍板,于乐曲强拍处撩拍。
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南音至今保留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南音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远达欧美。
南音曲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北管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传统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与台湾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4年泉港区荣获国家“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
相传是明清时期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堤难民等渠道传入,与“南管”(南音)并称“南弦北管”。中国大陆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谱即器乐曲。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谱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
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在曲的前奏和乐句、乐段结束处常有演唱者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之伴奏,给曲子增添很多生气;演唱常采用提高八度并借鉴了莆仙音乐、南音的一些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悠扬柔婉和秀丽。
谱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鼓打强拍,演奏主要运用民间常见的“支声复调”,拉弦乐器多用短弓、一弓一音和在主要骨干音的基础上略作变奏,加以“变徵、变宫”进行润饰。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
北管在惠北(今泉港区盛行)后,出现号称“峰尾三九”的名艺人刘阿九、刘进九、刘扣九。
清光绪八年(1882年),刘阿九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的出游活动,震撼听众,泉州府台申报上宪,赐与“佾生”,送如府学就学,并为其取艺名舞庭。一年一度的“送孔子”,舞庭均受邀赴会。从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学士推崇,为区别于“南管”,就把这种源于外地的乐种称为“北管”。
北管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有“天子传音”的美誉,它的保护对于研究与台湾北管、日本御座乐的渊源,以及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管虽是外来形式,但数百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泉州泉港地区。北管在长期的演唱、演奏中,与周边的南曲、高甲、芗剧、莆仙戏等音乐融合渗透,并受闽南、莆仙交汇语系的影响、渗透、同化,逐步成为一种有别于发源地的新乐种。
泉港区域与兴化(莆田、仙游)接壤,原有“兴化曲”(莆仙音乐)流传。 北管在传播过程中,融合了“兴化曲”的一些艺术方法,有闽南、莆仙的柔婉秀丽特点,是一种有别于发源地的乐种。但是,又不象闽南、莆仙音乐,还基本上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明朗、幽雅的神韵。
北管乐队当地人们称之为“弦管”或“弦箫管”队,在受邀参加演奏(唱)时,叫“出馆”或“出乐”。乐队中主要沿用了江南丝竹的乐器,参用莆仙、闽南乐器,如笙、扬琴、洞箫、 品箫(笛子)、月琴(短杆)、双清,小三弦、提弦(京胡)、吗胡(高胡或二胡)、瓢胡(椰胡)、钢胡、尺胡、大胡、板胡、大钹、小钹、大锣、小锣、板鼓、木鱼、小堂鼓、板等(民国以后,乐队中少用笙、扬琴、洞箫等乐器)。目前,它的特色乐器是尺胡、双清,主奏乐器是提弦、 品箫等。早时,乐队参加化妆造型游行、迎神等活动,以鼓担(鼓担里有板鼓、小堂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居中领先,紧接是钹、锣、品箫,依次成对分居左右,之后,右侧是提弦、吗胡、月琴,左侧是瓢胡、双清、小三弦。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南音的“御前清曲”相辉映,显得蔚为壮观。
乐队队形以“走式”为主,“坐式”为辅。“坐式”仅用于闹洞房及平时屋里闲奏,对乐器的排列没有什么明显的要求。一般而言,乐队编制上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如果人多,月琴、双清、品箫各用一对,其他乐器随意。据北管名艺人刘锡碧介绍,由于各乐队的人数、乐器不同,在搭配上不能强求统一,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一对品箫“押”(此为紧随之意)锣鼓,一支小三弦“押”乐队(此为由小三弦为乐队压阵之意),其他乐器根据需要自由搭配。
除了乐队配置,北管弦乐器的定弦也很特别,它们以各调品箫筒音“sol”为“标准音”来定弦(品箫常是E、F、G调),定弦后,空弦命名借用于莆仙乐器的空弦命名方法(三弦乐器的空弦,民间定弦常用第一、二弦音来命名,第三弦则是第一弦高八度同名音)。
21世纪的今日台湾,在迎春、迎神、庙会、新居落成、婚礼、寿庆、甚至丧礼时,仍会听到唢呐、壳子弦、锣、鼓等北管乐器演奏的正八音、风入松、醉扶登楼、醉八仙、游将令等北管曲牌。
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苏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梨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
明代时,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荔枝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荔枝记》创作于明代嘉靖之前,由于辗转演出,互相传抄,结果造成"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于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当时"潮泉二部"的《荔枝记》增加"颜臣勾栏诗词北曲",并改名为《荔镜记》。《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方言、声腔演出。《荔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它剧种所移植。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闽,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大杀宋室官员,于是作为官宦人家蓄养的“小梨园”家班便流散传统民间,开始与下南戏、上路戏既同时存在,又互相影响。由于三者来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传统剧目。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 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梨园戏音乐属泉腔,由南音、笼吹、十番和部分潮调等融合而成。
传统乐队由鼓师、副鼓、中吹、弦管、副笼5人组成。乐器有鼓、板鼓、方梆、锣仔、马锣、北锣、钟锣、双音、大钹、小钹、碗锣、响盏、小叫以及品箫(笛)、嗳仔(小唢呐)、大嗳(大唢呐)、三弦、二弦。以后乐队扩大至12人左右,乐器增加了琵琶、洞箫、高胡、中胡、二胡、扬琴、大提琴等。
特色乐器有南鼓、南琶(横抱演奏)、二弦(保持古奚琴原形)、尺八和拍板。南鼓打击时由鼓师翘起右脚跟压在鼓面上,以控制音量、音色的高低强弱变化,故又俗称“压脚鼓”,为全国其它剧种所未有。洞箫与五块的拍板均保存唐宋乐器特征。
宋末元初,梨园戏已形成7个角色行当的表演体制。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贴、外、末7个。由于大梨园“上路”、“下南”和小梨园“七子班”三个流派剧目所表现的人物各有侧重,因此各有重点。
作为“中国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文化价值珍贵而独特,不仅是福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分布于闽南语系地区,即泉州市及其所辖各市、县。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以及跨地区的厦门市和三明市的大田县各有一个国办高甲戏剧团,从业人员约500余人。这些市、县同时又拥有数量不等的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其数量比专业剧团还多。据台湾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台湾尚有活动的高甲戏职业剧团计有彰化县伸港乡的“新锦珠剧团”、员林的“正新丽园”、台北三重的“新金英”等”,文中还说“彰化县境曾经出现之九甲戏(即高甲戏)剧团,有三十二个团体之多”。
金门岛的“古龙头高甲研究社”在2001年也曾两度前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访问与艺术交流。
东南亚诸国华人聚居地,均有业余高甲戏剧团或职业高甲戏剧团,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有四个。它们是:“福建班”,班主:曾美华(职业剧团);“南国剧社”,班主:陈永福(职业剧团);以及“金来香剧社”与“金秀春剧社”(均为非职业剧团,班主不详),分布在华人区的王彬街及总统府附近。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大体分为三大类,即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绣房戏”,即才子佳人的生、旦戏,如《杏元思钗》、《孟姜女》、《英台山伯》等;“公案戏”即审案戏文,如《彭公案》、《包公审黄菜叶》等;“宫廷戏”即属宫廷斗争的戏文,有《狸猫换太子》、《逼宫》等;“丑旦戏”,都属小戏,如《管甫送》、《番婆弄》、《桃花搭渡》等,这类戏颇有特色,丑角表演,更是独具一格,很受欢迎。此外,也有从古典小说及民间传说编演的戏,如《说岳》、《水浒》、《七侠五义》;民间传说如《詹典嫂告御状》、《陈庆庸过大金桥》、《温陵丽史》等。有的属连台本戏,剧目达600多出,但多系幕表戏。
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闽南的“南拳”、“斗狮”的套数,后又吸收了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加以丰富。旦角的科步,部分吸取了梨园戏,手姿丰富,步法严谨,后人总结为三十六步科范。丑角表演,各成流派,各以其独特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粗角戏后期向京剧吸取、取法,气势恢弘,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高甲戏一般分为六门行当:小生、老生、北、旦、丑、杂。
高甲戏音乐以“泉腔”弦管为主,兼收傀儡戏、梨园戏和民间小调,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打击乐多取自京剧的锣鼓经,但丑旦戏仍保留响盏、双铃、小叫的轻快活泼的音响。特色乐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嗳。器乐由锣鼓经和大小吹组成。传统乐队6人,文乐以南嗳(小唢呐)为主,其次是品箫(笛)、大嗳(大唢呐)、二弦;武乐有鼓、板鼓、大锣、碗锣、大钹、小叫、响盏等,后增设琵琶、洞箫、三弦、短笛、二胡、京胡、瓢弦、月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队也相应扩大至10余人。
20世纪30-40年代是高甲戏发展的鼎盛时期,艺术已攀登峰巅。高甲戏班社剧增,特别是抗战胜利(1945年)后,新班竞起,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闽南地区有高甲班社150棚以上,艺人2500人左右。各班社互相竞争。先后涌现十大虎班:称前五虎的有“福庆成”、“旧大福 ”、“福胜兴”、“福金陛”、“金秀春”;称后五虎的有:“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
高甲戏脱胎于“宋江戏”,又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剧目限制,丰富演出剧目。剧目有吸取自木偶戏、京戏,也有取材自章回小说,如《三国》、《说岳》、《隋唐》、《楚汉》、《施公案》、《彭公案》、《粉妆楼》等传统剧目共600多本。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 共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