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新剧观察”原创首发,如需转载开白名单,请后台留言联系)
同样一部电视剧《孔雀河》,既能喊出《盗墓之王》这样的“野狐禅”,也能拉虎皮命名《国家权利》。从“盗墓之王”到“国家权利”之间的距离,反映了中国文化消费和文化管理之间的巨大鸿沟。假如有人愿意出来,一边为观众提供娱乐,一边为主流意识形态护盘,这种贴心的“填坑者”哪里找去?
文丨鸿渐
12月26日午间,有网友发微博“猜猜看,东方卫视晚上播出的《鬼吹灯》会不会被减”。到了晚上,有人就在留言回复:不用等了,已经剪没了。事实上,昨天下午开始,就传出原定于26日22:00播出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将再度延期的消息。最终,东方卫视选择以重播综艺《天籁之战》填充这一时段。“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着实让在电视机前静候的观众沮丧一番。
事实上,这已经是《精绝古城》卫视版第三次延播了。该剧定位为“网台联播剧”,最早定档12.12,在腾讯视频和东方卫视同步开播。之后,两个平台又将正式首播时间调整至12月19日。12月19日,腾讯视频顺利首播,但东方卫视却又再次将播出时间调至12月26日。而昨日,卫视版又临时缺席首播。
假如《精绝古城》能够在下周一(1.2)顺利首播,届时腾讯视频这边已经可以看前12集,整部剧已经播出过半。至于卫视能否在2017年1月2日顺利播出,现在还是个问题,目前东方卫视没有就再度延期做出官方说明,也没有宣布新档期。《精绝古城》很有可能由“网台联播”沦为“先网后台”。
《精绝古城》虽然是22:00非黄档,但是上星卫视依然面临“特殊题材”的尴尬。新剧君之前刚刚撰文,大赞孔笙这种“国字号”出身的导演,在对国情把握和审查变通上,比香港导演、电影版导演更有一套(点击查看更多)。才过一天,这就被打脸。事实上,2004年以来,中国电视台播过不少“盗墓剧”,其中有些上的还是卫视,为何“伟光正”的《精绝古城》就一而再地无法通关?
《精绝古城》“盗墓爱国主义”奏效,“伟光正神秘主义”却失算
今年暑期档,原定于6月20日在爱奇艺和东方卫视周播剧场同步开播的《老九门》,未能如约而至,直到两周后的7月4日才与观众见面。知情人士透露,《老九门》送审后还需要做调整,被迫推迟。关于《精绝古城》再度延播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是被举报,也有说“需要重新申报备案,申请发行许可证”。还有一种说法是:《精绝古城》前六集下墓要被删掉,其余篇幅需重新剪辑,“消毒之后”方可上卫视。
《精绝古城》前六集确实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这应该是盗墓题材影视作品“尺度”(戏剧空间)最大的一部。《九层妖塔》是外星生物,《寻龙诀》是致幻剂梦一场。《精绝古城》开场实打实的“僵尸”,还有“灵童报恩”,神秘主义没有“唯物解释”的羁绊,原谅我放荡不羁爱自由。事实上,即便是神秘主义,也能看出正午阳光的“贴心”:“僵尸”坐实为辽代将军,“灵通报恩”志在批判封建主义,为最多数观众考虑,该剧也在刻意消解类型的恐怖感。
之前新剧君提到:盗墓小说拍成影视剧,在中国影视创作环境里,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是“盗墓的合法化”,即如何让一个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径与影视剧男一号自带魅力光环融洽并存。第二,如何呈现盗墓小说里描述的超自然现象,即如何给出唯物主义或者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比如《白蛇传》、《白毛女》也不“唯物主义”,可人家“反封建”。
《精绝古城》有效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该剧里人物觉悟高得出奇,从墓里出来就感慨“这文明、民主,充满爱的新社会”,第二次探险动机也变成“学雷锋”,时刻不忘“批判美帝”……这种“盗墓爱国主义”比比皆是。但是正午阳光在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似乎并没让广电总局满意:“盗墓爱国主义”奏效,“伟光正神秘主义”却失算。
“盗墓剧”一直是“地下经济”:上不了卫视上地面,上不了地面卖音像
事实上,国产“盗墓剧”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有多大影响力。前几日笔者在网上发现电视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片段,查了半天,除了主演宁静的一张海报一丝痕迹都没有。最后发现所谓《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其实是改编自蔡骏小说《诅咒》的电视剧《魂断楼兰》,2004年地面台播出。这张“蹭IP”的海报,应该是后来音像出版商老板的创意。
把这种“蹭IP”发挥到极致的是一部叫做《盗墓鬼吹灯》的电视剧,有意思的是,这部剧曾在2008年6月登陆东方卫视黄金档。《盗墓鬼吹灯》原名《关中义事》,是导演张汉杰“关中三部曲”最后一部,该剧讲述了保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和盗乾陵两个家族之间的殊死较量。在该剧开播发布会上,张汉杰谈到:“盗墓是文学上的热点,作为电视剧来讲大家都在说这个东西,实际上写的是人们对财富的欲望,这是内容上重要的故事”。
像《关中义事》这种能上卫视的“盗墓剧”很少,大部分都只是走了地面之后,直接发行音像制品。音像制品需要夺眼球的宣传,所以你会发现这些“盗墓剧”都有好几个名字。比如,《第七座墓志铭》又名《千年古墓》、《墓后追凶》,《孔雀河》又名《盗墓之王》。温和的名字是给电视台看的,刺激的则给卖碟的。像《孔雀河》另一个名字《国家权利》也许是给广电总局看的。
笔者所能查到的最后一部在卫视播出的“盗墓剧”,是重庆卫视2012年播出的《墓道》。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剧中,实力派演员杨新鸣饰演一位“盗墓贼”,在《精绝古城》里,他又成了一位文物专家。可以看出,之前所谓的“盗墓剧”更多是一种“地下经济”,大部分粗制滥造,上不了星上地面,上不了地面卖音像。
中国文化消费和文化管理有鸿沟,正午阳光式的“填沟者”值得鼓励!
西方的夺宝探险电影建立在殖民地文化背景之下,他们的主角通常是教授和贵族,探险目的有着天然的正当性。通过对古老文明的追寻传达一种白人至上的价值观,且不管政治正确与否,它有着自己存在的文化自洽性。在中国则不同,盗墓是不光彩的职业,从“盗墓贼”的称呼就可见一斑。
从源头来说,中国“盗墓小说”受到西方探险类大众文化熏陶,只不过后者殖民主义色彩浓厚,扎根于埃及、秘鲁丛林、印度所谓“失落的文明”;而中国作家偏爱“边疆”的西藏—昆仑山—南疆—南海西山群岛、滇黔之交和考古重镇黄河中下游。当然,这其中也有一种对少数民族“他者化”的印记。
《精绝古城》卫视再度延播。事实上即便砍掉之前的“下墓”,到了古城探险这一部分,神秘主义一点不比之前少。也许陆川外星人的框架是唯一的改编方向。《精绝古城》也多次提到外星人,古城探险的灵异和神秘如何圆回来,还看后续剧情。其实,卫视怎么“修理”都无所谓,关键网站别下架就行。
同样一部电视剧《孔雀河》,既能喊出《盗墓之王》这样的“野狐禅”,也能拉虎皮命名《国家权利》。从“盗墓之王”到“国家权利”之间的距离,反映了中国文化消费和文化管理之间的巨大鸿沟。假如有人出来,愿意一边为观众提供娱乐,一边为主流意识形态护盘,有这种贴心的“和事佬”岂不两全其美?
在笔者看来,《精绝古城》这样一部有现实质感的玄奇剧出来,对于中国电视剧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传统电视剧的角度来看,国产剧急需开拓新的题材,既然现实主义被封印在主旋律叙事框架内,很难有所作为,为何不给有现实质感的玄奇剧一条出路?
从网剧的角度来说,国产网络剧急需主流化。它需要一种“普国价值”“普龄价值”,而不仅限服务青少年亚文化,还美其名曰“网感”。美国网剧代表作是《纸牌屋》、《毒枭》,中国的网剧豆瓣评分再高拿的出手吗?《精绝古城》是网剧主流化的一次尝试,应该给予鼓励。
然而,以正午阳光式的“体贴”和“分忧”,依然无法让《精绝古城》脱敏,我特么还能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