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演员张连文浓眉大眼,鼻阔嘴方,很适合出演英雄形象,这也是他能够在文革期间影片《艳阳天》《创业》《沸腾的群山》中出演男主角的原因。
如果他参拍的《西沙儿女》没有后来的夭折的话,那么,他将为文革期间的影片再添一个感人的形象,在这部影片里,他扮演的是李秀明所扮演的那个角色的父亲。
《西沙儿女》中张连文扮演程亮,妻子由李苒苒扮演
而他在文革后参拍的电影,他努力呈现出知性、潇洒、深情的一面,却难如人意,在这些影片中的形象,给人一种苍白、乏力之感。
《婚礼》中与刘晓庆配戏,成了奶油小生
他的身上有一种火的力量,当他圆睁着双眼,能够把那股热力传递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这也是他能够在文革期间的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他在文革期间最早出道的影片是在《艳阳天》中,凭着这部影片,他让他的那双洞若观火的热情的眼睛,在银幕上喷涌出男性的阳刚之力,把影片所需要表达的一个时代英雄的精神气质,全盘地呈现在银幕上。
其实,在这部影片中,他并不是第一个萧长春的扮演者。
《艳阳天》实际上曾经拍过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中的萧长春是由长影演员庞学勤主演的。
庞学勤生于1929年,比张连文足足大了16岁,由他来扮演三十多岁的萧长春,明显有一点偏老。
《甲午风云》中的庞学勤
年轻的时候,庞学勤也算是帅哥一枚。《艳阳天》的导演是林农,之前,林农在导演《甲午风云》《兵临城下》时,都让庞学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农对庞学勤很有偏爱之情,但在拍摄《艳阳天》时,庞学勤已经四十多岁,演三十多岁的萧长春明显给人一种不合时宜之感,而且庞学勤的表演也有问题,他很难用他的过去的帅气的小生形象,转化为文革期间电影所需要的那种朴质、阳刚、激昂的气质。
第一版《艳阳天》于1972年5月开机,当年11月完成双片,送审时,被枪毙了。枪毙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双片送审送到电影局,江青看了,说这个影片反面人物气场太大,违反了“三突出”原则,负面人物气馅太过嚣张。另一种说法是吉林省“革委会”主管文艺创作的副主任、省军区政委药天禄审查了影片,认为男主角年龄偏大,要求重拍。
当时长影厂本想是通过这一部电影来尝试一下文革第一部故事片的可行性路径,拍的也比较粗糙,但没想到审查竟然没有通过,导演林农开始还不服气,但影片的素质在那里,拍的不好是客观事实,林农最后不得不承认事实,重新拍摄影片。
男主角太老,那么,就换角吧。
当时还在山西晋中文工团当演员的张连文临时换将,走进了《艳阳天》剧组。
在《艳阳天》小说里,有一个形象非常亮眼的女性角色,那就是小说中的人见人爱的焦淑红,这也是作家浩然塑造出的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非常可爱的农村女性,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见于浩然小说。
这个焦淑红很乖巧,也很有灵气,她不像《创业史》中的改霞,本来很有农村女孩的那种朴质气质,但一进入城里之后,立刻风格大变,让梁生宝日后斩断情丝之后颇为痛苦。
焦淑红几乎是上天派下来支持萧长春的事业与他的家庭的。萧长春的儿子小石头,对焦淑红天生就有一份亲近之情,而焦淑红以一个姑娘之身,对萧长春的儿子也是关怀备切,这种人间至极至美的错综复杂的交杂着亲情、爱情、母性关怀之情的情愫,在浩然的丝丝入扣、移步换影的白描笔法洋洋洒洒写下来之后,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
第一版中的焦淑红扮演者是陈学洁,拍摄电影时29岁,年龄似乎同样有一点偏大,第二版中的焦淑红换成了张明子。
现在《艳阳天》中的张明子扮演的焦淑红,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姑娘,说不上什么俏丽,更谈不上有什么妩媚,很有农村姑娘那种朴质的气质,这种文革电影中农村姑娘的共同的造型,就是减弱女孩身上的性别色彩。
张明子是何许人也?
实际上张明子的来历却并不简单。她是上戏66届学生,与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是同班同学,童自荣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到自己曾经与她在戏中扮过兄妹。
张明子在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扮演过洋气十足的外国姑娘,但是,包括童自荣都很惊讶,张明子竟然能够实现自己的画风逆转,在《艳阳天》里出演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小姑娘。
童自荣的回忆文章中,提到了张明子的后来的一些情况。张明子1967年和班上的柳同学结婚之后,分配到北京青艺。后来她的伴侣患上不治之症去世,“无助的张明子于是带着孩子重返上海,可惜,期望让生活重新开始的愿望并未实现,相反却是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陷阱……”
从童自荣欲言又止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张明子后来的生活颇为坎坷。
而据长春电影制片厂编辑王霆钧所著的《永远的电影》记载,在拍摄《艳阳天》期间,张明子却卷进了一起桃色纠纷。
为了防止转述中的失真,我们直接从这一本书中摘取这一纠葛的前因后果。
《艳阳天》人物众多,拍成电影,很多角色,只能用村民代替了。其中村民一角的扮演者王春英,也算是长影厂的老影员了,他在这个剧组中担任演员组组长。书中写道:“王春英以帮助演员为名经常接触张明子,在大解放的驾驶室里,两人出事了。剧组批了王春英,刘彤彦(剧中焦克礼扮演者)说人家是青杏子,你是有家有室的人,你这是怎么回事?林农主张把王春英送回去,王延盛保了他一下,没送,把张明子送回去后换了陈学洁。那时拍戏不大考虑成本,对生活作风问题看得很重。”
虽然是文革期间,但仍然挡不住演员之间的那么一点风风雨雨,可见,今天司空见惯的剧组恋情,在任何时代都是挡不住的一道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金光大道》里也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可爱姑娘,足可以与焦淑红相媲美,她就是小说里那个同样人见人爱的周丽平。
但是在《金光大道》电影里,她只是一个没有多少戏份的配角,但是她在影片里,还是展现了一个农村女孩的那种光彩夺目的一面。
演员表里甚至没有周丽平的扮演者的姓名,小编曾经向《金光大道》中扮演二林媳妇的宋晓英求证,扮演周丽平的是长影演员杨晓凡。
后来她出演的电影不多,转向搞电影译配工作了。在长影重译的朝鲜电影《无名英雄》中,杨晓凡参与了配音,并且任“制片”。
今天看来,《艳阳天》是文革期间的一部颇具戏剧功力的农村影片,张连文在这个角色身上,赋予了时代需要的形象塑造,让这部电影增色不少,虽然张连文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永远不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磨灭,就像《艳阳天》这部小说必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据不可忽略的地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