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次希蒂热潮,张均英在《唐人街探案》中扮演性感迷人的反派角色。IVY,她穿着简单的红色长裙,从摇摆的姿态转向了大老板。
这一次她又被人频频提及,则是因为在新电影《缉魂》里饰演的女警,为了演好刑警阿爆这个角色,一直以长发示人的她,来了个形象突变,以干练的短发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在进组之前,她对这个角色做了非常多的调研,她甚至随刑警队一同去抓毒贩。
作为一部科幻加惊悚的小众类型片,《缉魂》上映后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
不管题材多么老套,男主张震与女主张钧甯的表演始终是有口皆碑。
影片里一拳“KO”嫌疑人的张钧甯,并没有急着买一个类似“帅气”、“飒”之类的热搜。
虽然某成熟女明星综艺办到了第二季,却也没有人呼喊张钧甯参加,尽管她正式出道都快三十岁了,明年就要进入不惑。
张钧甯似乎一直在娱乐圈的边缘徘徊,除了一部又一部地拍戏、飞到全世界跑马拉松,按部就班地上上杂志、接接广告,她并没有更多的曝光,
保持着一个演员的神秘感,站在众人目光焦点之外,也就站在了时间之外。
这种游离,是时间的馈赠。
幸而,她接住了岁月的礼物,也付出了“命运暗中标好的价格”。
岁月的第一重礼物:淡泊
张钧甯付出的第一个代价,是优渥稳妥的生活。
她的父亲是台湾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母亲是作家、翻译家、台湾艺术大学的文学讲师。
张家更是台中名门、台湾五大世家之一。
妈妈郑如晴对小女儿的期望,从“钧甯”这两个字就能看出来:
“钧”是千军鼎立、“甯”是心灵平静。
这个名字,意味着大军压阵而面不改色的从容大气。
但小钧甯并没有在人们以为的优越家境里成长、被培养成一位世家大小姐。
三年级时,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与姐姐住进了教工宿舍。
虽然没有最好的物质条件,郑如晴却用自己的学识为她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书架上、沙发上、床上……家里处处有书,下午茶时分还会母女三人一起,围坐茶话,看书谈笑。
在母亲的熏陶下,张钧甯和姐姐都成了“小书迷”,也都是好好学习,努力听话的乖学生。
当然,她还有被家人称为“逻辑严明、刚正不阿”的天性,学法律简直是命中注定。
如果没有大二时,偶然帮学姐填了次问卷而开启在娱乐圈的兼职,她大概会成为一位知名的美女律师、法学教授,和娱乐圈最大的关系,可能是帮某个明星打官司。
2006年暑假,考上国立中央大学研究生组的张钧甯,参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梦游夏威夷》。影片里,她饰演因为读书压力太大,而精神失常的少女陈欣欣。
张钧甯有点手足无措,反复问导演,自己这么演对不对,还是应该那么演?
导演对她说:
“你是个疯子,你怎么演都是对的。”
疯子可以随便演,对手戏演员来负责“接戏”。
张钧甯就调皮地给出各种反应,看周围人会怎么接、看事情最后会如何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新人领悟到演戏的某种真相:
演戏,就是“演关系”,演员必须要和周围人发生互动、去调节、影响这些关系。
塑造、调节关系的过程,是演员的发挥空间,更是让人无比幸福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张钧甯按部就班的人生里,从未体悟过的。
由此,还没有正式入学,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到学位,也一定会继续当演员。
放弃可以预见的稳妥而优渥的未来,张钧甯的对名利就看得极为平淡。
她真正有企图心的,是和好的演员合作、提升自己的演技。
岁月的第二重礼物:自我
年龄,是每个女演员都绕不过去的话题。
即使是在获得华鼎奖最佳女配角时接受的专访里,记者依然会问张钧甯那个“永恒的”问题:
“你有女演员的年龄危机吗?”
她很坦然:
“在29岁时,我有过。”
29岁的前一年,张钧甯正因为《痞子英雄》里的蓝西英一角而大火,处于演艺事业的上升期。
但同时,她的研究生学业中断了两年,愈加繁忙的工作不会再给她潜心求学的时间。
怎么办?
尽管已经决定不再从事法律行业,她还是想要拿到文凭,给妈妈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
“拧”起来就不回头的张钧甯,一整年没有接工作,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认真写论文。
那是她压力最大的时候。
最直接的压力是学业,刚开始她连选题的头绪都没有,强迫自己每天要在书桌前坐满八小时,写不出来时简直要用脑袋去撞墙。
更大的焦虑来自事业:
在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冒出头,观众喜新厌旧的地方,一年后还有人记得自己是谁吗?
年纪愈大,愈不会有好的角色找上来,没戏演多可怕!
顶住压力,张钧甯完成了11万字的毕业论文。
严格按照学术要求写作,资料翔实、论述充分、基本功扎实、论文获得了90.5分的高分。
到现在该论文还会被引用到其他领域。
拿到文凭后,张钧甯与合作了八年的经纪公司解约,将工作重心转到内地。
此时,直面30岁的紧张袭来,她明白,这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迈过的关卡”。
帮她过关的,是她的善良。
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她见到了7年前资助过的孩子。
透过孩子纯净的眼睛,她想起了自己想要做演员的初衷——享受创作角色的自由。
她顿悟,如果真的热爱演戏本身,她就不用害怕自己的年纪,年纪是不重要的。
迈过年龄这道大关,张钧甯找回了那个因为热爱演戏而放弃过去的自我。
岁月的第三重礼物:包容
在2015年的综艺《跟着贝尔去冒险》里,张钧甯被大张伟称为“像我干妈一样”。
被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男生称为“干妈”,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但面对动不动就说要放弃、直接躺在悬崖上耍赖的大张伟。
张钧甯反而流露出了欣赏:
“他(大张伟)怕就是一百分的怕,他开心就是一百分的开心。真好!”
她也真的像个妈妈一样,不断地鼓励、照顾着大张伟和其他队友,也接受着队友们的照顾。
因为,在这里对张钧甯有一个巨大的挑战:
杀生。
君子远庖厨,是因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颇有上古君子之风的张钧甯,每每遇到要用杀生换生存的时刻,就会不安甚至掉眼泪。
当然,她也并不矫情,让她生吞的蚯蚓她闭着眼睛也会吞,捉老鼠捉青蛙也是毫不犹豫地去做,
这样的“矛盾”,真实得可爱。
节目结束时,贝尔表示,在所有八个嘉宾里,他最愿意带着她去冒险,
因为她勇敢自信,面对任何挑战都带着微笑。
面对野外冒险,她有很高的接受度。
而面对人际关系,她也有着同样的接受度。
几乎每演一部戏,张钧甯就会多几个朋友。
和陈大发(陈意涵)、吴青峰的友谊广为人知,和周迅、范冰冰也能一见如故,合作过的演员都难掩对她的欣赏,彭于晏、许光汉更是把她奉为女神……她生来就擅长和人打交道吗?
可她自称是个不太主动跟人交往的人。
也许,“爱叫人起床”是她广交朋友的“法宝”之一。
好朋友吴青峰就在接受采访时“抱怨”:
“她就会跑到我家来一直敲一直敲……哪有人四点问人家起床没啊?”
不过,敲门时带着买好的早餐,张钧甯总不会被他赶出门。
而上《向往的生活》时,因为跟彭昱畅约好要晨跑,她果真就在晨起打坐后,拉彭彭起床。
甚至在剧组拍戏时,不管前一天是不是上了大夜戏,她都会按时找同组女演员晨练……
不管是约青峰吃早餐,还是拉着别人锻炼,都是因为她把朋友放在心里。
在她的毕业论文里,致谢词写了整整两页,每一个帮助过她的人都被她细心提到。
有意思的是,她“公正不阿”也在里面体现出来:
先感谢对她帮助最大的导师,再感谢有所交流的学长学姐同侪,然后是提供了资料和接受采访的演艺圈朋友,最后还得谢谢帮自己交资料、调格式的学弟学妹。
不按名气、不讲资历,就按帮助程度排序,认真又天真。
和朋友彼此陪伴、共同成长,这样挚而又朴实的交往模式,总能让人际关系上有点钝感的她,收获好人缘。
交友如此,选择另一半更是如此。
当记者问她是不是希望找个和自己内心一样强大的另一半时,她表示,不需要对方是强大的,更希望互相陪伴着成长、相互分享,“可以一直跟我变成朋友”。
和而不同,接纳彼此,陪伴彼此——张钧甯在成长路上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让友谊长青的礼物。
岁月的第四重礼物:演技
争取第一次演戏机会时,张钧甯试镜四十次。
连经纪人都很诧异:
“每次我叫她,她就来。就算没试上她也不问什么。
别人试七八次可能就放弃了,她来了三四十次。”
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拧”得很,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
读书是这样,演戏也是这样。
从《流星花园Ⅱ》里的小秘书、到《白色巨塔》里的女医生、再到《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的宁宁,
她用6年时间,完成了从新人到台北电影节最佳女配的进阶。
从《痞子英雄》里的法医蓝西英,到《天涯织女》里的黄道婆,再到《幸福最晴天》里的方咏咏,她用两年时间,完成工作重心从台湾到内地的转移。
从台湾第一氧气美女、到男神的女神、到性感撩人的千面反派Ivy,
她用十三年完成撕下“标签”、成为“演员”的进化。
其实,她的标签都是很正面的:
元气美女、高冷学霸、清纯女神……所以记者会问,撕下标签痛苦吗?
她表示不在意,也就无所谓痛苦。
她更希望有机会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不同面相。
对张钧甯而言,真正辛苦的,是寻找一个有特色或者迷人的角色这个过程。
因为好剧本难寻,再从中找到好的制作团队,碰撞出好的角色就更难。
作为一个演员,她时刻警惕的是“没有进步,就会被替代”。
在综艺《我就是演员》里,张钧甯对进步的“饥渴感”体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在和张馨予演对手戏时。
第一次,导师们提出她的反应不对,因为角色在经历了重大打击后,是腿软而不可能站起来的。
第二次,导师们还是觉得不对。对手戏演员给的反应不够真实,她也不够带动观众。
第三次,导师章子怡亲自示范。她一开始蜷缩在角落里,不说话,只能发抖。
当章子怡拥住她时,一滴泪刚好落下。
两人全场只有一句对话,却获得了满堂彩。
令人惊讶的是,短短时间里三次出演同一个角色,张钧甯就完成了两次转化。
由此,在去年年初大火的网剧《唐人街探案》中,张钧甯能成功扮演集美、媚和魅于一身,
让人又爱又恨地“黑寡妇”Ivy,也不算出人意料吧。
2017年,张钧甯站在讲台上,她做了人生中第一次演讲——《勇于改变,活出奥妙人生》。
演讲里说:
“我们的心跳是不会停止的,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要活成静止的呢?”
因此,她一直在变。
改变的过程固然痛苦,她更愿意看到的是痛苦之外的风景。
从疏离淡泊,到勇敢做自己,再到面对“不同”的接纳、最后作为一个演员完全放下自己的个性、去真正塑造角色,张钧甯接住了岁月赠予自己的礼物。
风华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