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还没到,但是网络上已经流传着“清明剧”,但不是国产的。因为国内制作人预计没有人会以清明节为题材展开一部电视剧。
这部《清明时节爱上我》,是部泰剧。虽然从古典文学到当代港剧里,都有不少“人鬼恋”作品,但像《清明时节爱上我》那样毫不避讳在剧集里呈现大片坟地,并让一个男鬼魂跟一个男大学生一起生活的,倒是“前无古人”。《清明时节爱上我》海报,虽然是清明题材,但不是走恐怖路线,而是小清新纯爱路线。
男主角饰演的鬼魂,其墓长期没有人打扫,杂草丛生。
很多阅剧无数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以为自己看的剧足够多了,对什么样的剧情都见怪不怪了,但在泰剧面前,还是会败下阵来。泰剧是颇为神奇的剧种,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拍的。
不久前,微博上的段子手都在传播一部尚未开播的泰剧的剧情梗概。中文译名叫《吹落的树叶》,请来《初恋那件小事》里饰演小水的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以及《我要成为超级巨星》的男主Push普提查·克瑟辛担纲主演。这部剧的剧情脑洞有多大、尺度有多惊人,笔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下笔介绍,大意是变性+错综复杂的乱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检索。
Push中国官方后援会官方微博对网传剧情的澄清,看上去依旧非常狗血。
跟美剧、韩剧、日剧等相比,泰剧进入中国市场要晚得多了。2003年,中央台八套播出了泰剧《俏女佣》《凤凰血》等,但当时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2009年安徽卫视引进播出泰剧《天使之争》,收视率极佳,安徽卫视趁胜追击,又引进播出了《玻钻之争》《爱的被告》《丘比特的圈套》《旋转的爱》《爱在路上》《千金女佣》等,安徽卫视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泰剧播出平台。但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泰剧就在大陆主流电视台渐渐消失了,一方面,政策管控下配额减少,另一方面国内流量崛起、IP崛起,传统的泰剧已经不具备太大的收视竞争力。
《天使之争》海报,这剧国内收视率不错
与中国电视台收视群体变化的背景相似,这三四年来,年轻人崛起,传统泰剧的影响力减弱,为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和需求,泰国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了一系列新型泰剧。传统泰剧简单概率就是8个字:豪门恩怨+狗血甜虐,有点类似于台剧八点档,剧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与中国非常相似,因此传统泰剧对于中老年观众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新型泰剧在传统泰剧基础上做了两个改动,一个是迎合年轻人需求,更加偶像化,甜宠风、校园风、小清新风成为主流,这两三年在国内互联网上引起讨论的泰剧,比如《一年生》《名门绅士之珍爱妙方》《人生波动》《玻璃面具》等都是典型。
“名门绅士五部曲”是2013年泰国3台的台庆剧,其中《名门绅士之珍爱妙方》国内受众最多。
另外一个是,剧集的矛盾冲突更加极端、更加脑洞大开,狗血的更狗血、甜的更甜、虐的更虐,与《知音》上的故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像《人生波动》女主开车撞死了男主的未婚妻,最终男主爱上了女主,期间必然是两人的虐恋情深;《玻璃面具》中女二出轨,开车去追男主想解释,好死不死撞上女主,女二成植物人,女主失忆了,女二的妈妈为了拿到男主的彩礼钱,将女主整容成女二的模样糊弄男主,而男主后来也爱上了女主……
《人生波动》中的虐恋CP
这样的剧情还算新型泰剧里的常规,超纲的就是各种变性恋、人鬼恋(《清明时节爱上我》)、叔侄恋(《想再次成为幸福的新娘》)、伪骨科兄妹恋(《爱火游戏》)等等了。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新型泰剧虽然狗血雷人,但观众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泰剧的影响力仍然弱于英剧美剧日剧韩剧,但其在B站等以年轻人为受众的平台上却获得了大量关注。
一方面泰剧可算是把握住了韩剧的精髓,剧情可以狗血雷人,但拍摄态度只要认真,可看性和娱乐性足够。韩剧有帅哥靓女,泰剧里也有,泰剧的男女主角动不动就是几国混血;而且尺度更大,动不动就男主角浴袍掉了,男女主角花式扑倒,大家卖肉的态度严肃且认真。
花式扑倒,各种露肉
韩剧里有精致且时尚的服化道,泰剧里也有,偶像剧的爱恨纠葛永远发生在豪门里,住的都是别墅,开的都是豪车,场景极尽奢华,两个人有误会之后,动不动就承包一个小岛过段与世隔绝的生活(参见《这个平凡的男子》《爱与罚》《人生波动》《爱的被告》等)……
《玻璃面具》中女二号的别墅。泰剧大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类似的别墅里,很容易让人误会泰国是个发达国家。
当然,既然是年轻人爱看的偶像剧,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恋”。泰剧里的虐恋虐出了花样,两人永远是有一个简单误会不说清(常常是男主角“我不听我不听”),兜兜转转你虐我我虐你;男主角永远表面上凶狠冷漠,实际上用情至深,前半程虐妻一时爽(常常是假装爱上别的女人),下半程追妻火葬场。
虐出了花样,也甜出了高度。泰剧里男主角说起种种大尺度甜言蜜语是不带害臊的,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甜度剂量没有上限,倒也是能够激发女性观众的少女心。这一两年国内流行的甜宠剧,或多或少都借鉴了泰剧。而泰国的CP文化非常发达,演员们也非常良心,剧集中撒糖,剧集外也在卖力“营业”,电视台甚至会在下一部剧集中让演员继续捆绑。如此一来,甜度的生命力就延长了。
《玻璃面具》剧照
以前追剧圈存在一个这样的鄙视链:“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大陆剧>泰剧”,但这两年来,泰剧倒有逆袭之势。一来,这两三年的泰剧在豆瓣上的口碑都不错,像《一年生》豆瓣8.9分、《人生波动》8.3分、《玻璃面具》8分、《炽爱游戏》8.3分、《天生一对》8.2分,最近在互联网上走红的《清明时节爱上我》8.7分。
二来,“优爱腾”里的泰剧比重并不大,但它们都纷纷为泰剧开辟了专区。跟英美剧、日韩剧相比,泰剧的版权费低得多,单集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但效果不错,利润空间大。因此泰国的制作方也纷纷与“优爱腾”展开合作,走“定制翻拍路线”,目前已经翻拍成泰剧的偶像剧有《浪漫满屋》《一吻定情》《宫》《命中注定我爱你》等,也都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了,之后也陆陆续续有翻拍剧上新。3月25日就有新闻传出,《匆匆那年》和《我可能不会爱你》被翻拍为泰国版,预计今年与观众见面,届时将采取中泰同步播出的方式。
泰版《匆匆那年》海报,即将中泰同步播出
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影视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泰剧在提升泰国影响力方面,助力很大。“泰流”有望复制“韩流”的辉煌。不过泰剧也并非没有局限,目前的泰剧类型相对单一,常常是通过题材上的大胆猎奇吸引观众的第一眼注意力;固然题材的开拓有助于观众对某些现象更加包容,但这给泰剧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为题材、尺度难以过审,只能通过网络流传。泰剧“出奇制胜”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只是“奇”与“大众化”的尺度,还需更谨慎地把握和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