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来世吗?那么我想做一只会飞翔的鸟。瞬间无声融化的一朵雪花,窗前的一角蓝天,我想做一滴飘着书页的风落在你手里的细雨。”——朱蒙朱蒙写给李渊的这首清丽镇的小诗很符合朱蒙淡泊脱俗的气质。
遗憾的是剧情并没有藉由着诗意美好的少女视角走向它本该如童话一般完满的结局。这场一见钟情的偶遇里看似适逢其时的情愫,在蔚然盛大的青春浮藻之下翻涌而出的却是历劫后淋漓的鲜血。周蒙
周蒙毫无戒备地涉足了李然这深看似沉静的爱情丛林,而等待她的是对李然觊觎已久的对手。她们成熟、妩媚各具风情且虎视眈眈。
李然有着多到令人不安的过去:轰轰烈烈诸如师生恋罗慧,般配默契如刘漪,后来更是遭遇了宿命般的杜晓彬。在我们所知的每一次诱惑面前李然都无一例外地失守。
而女性对爱情的态度是天然排他的,任何能构成威胁的异性都会被视为异端。所爱于女人是一座城池,她会为所有潜在的假想敌撑开防御,不惜与世界为敌。
周蒙骨子里抵触这样的攻击性。
罗慧
开篇就是引得众人侧目的“李罗恋”,吕挽的笔下的李然诚然有着大多数男生所钦羡的吸引异性的卓然光芒,几乎能以某种不动声色的姿态将猎物轻易俘获。他是作者基于女生关于爱情信仰的集合和具化,惯以她们的幻想的方式如期而至,又在她们耽于甜蜜,湎于对未来的希冀时决绝抽离。与女性的感性细腻不同,充斥着情与欲的矛盾的男人是深沉和原始的共生体。充满吸引力又具有原罪的雄性本能。
李然和罗慧
情史卓著、御女有方的李然和情事未染的周蒙分明的反差,隐隐注定了令人心忧的多舛情路,纵然女貌男才佳期美眷,也不可挽回地被定格为设伏已久的悲情注脚。
曾经的甜蜜
事实上,周父、小宗、葛俊和戴妍都无一例外对李然的出现表现出警觉和不安。
李然和小宗
对于情窦初绽的周蒙而言,这个世界最刻骨课题不是生死别离、物竞人伦、战争与和平而是爱与被爱。李然轻易地击溃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的心防。一个眼神,一张照片,一束花一句暧昧亲昵的责难都带又无可比拟的杀伤,李然身上的种种危险特质对周蒙这个年龄的小姑娘而言是神秘、深邃而忧郁的。周蒙没有成为他最终的停靠,李然将应有的担当给予了指腹为婚的杜晓彬。我们宁可相信他选择了用余生惩戒自己,因为周蒙之任何人都过于清澈,美好。
周蒙
他们彼此深爱,却无法拥有同等的心境。李然像是一头躁动的狮子,纵横在他的草原,无往不利,而周蒙这只迷途的小鹿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头凛然的猎食者,除了束手就擒我们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悲观的说,周蒙似乎也不过是扮演充当填补了李然难得且短暂的空窗期的一瞥惊鸿的段落罢了。
人一辈子,总得动真格地爱上什么人。但是一旦爱上了,第一步是失去自己,第二步就是失去你的爱情。
这句可视作小说题眼的话,也堪是奠定了整部剧悲情的基调。梳理李然周蒙的相遇、相知、相爱和分手的脉络,这句不经意“失恋格言”会被再一次印证。所谓青春在疼痛中得以拔节生长,之于你我也一样。时光匆匆曾经流毒的青春之炎,我们似乎还没来不及挥手道昨天别来不及总结就旋即被汹涌的浪潮裹挟到人生的下一个滩涂了。在足够久的今天,故事在时间封存的一角似乎已经在得以弥合或遗忘,所以印象里也未见得有那般难以背负的沉重。而艺术作品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它浓缩了那些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所共通的悲喜转合,像是特地收集了整个失恋季节的雨水伺机倾盆而下。在这避无可避的滂沱洗礼中有过似曾相识经历的我们无一幸免被淋了个通透。
《青春》之所以能触动你我是因为我们都曾是剧中人。所以见证了李然周蒙的分手,葛俊戴妍的生死两隔,我们是同一迷墙下的为之愕然的失爱青年群像。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作为周蒙的对立面存在的她果敢、执着甚至是不择手段。初相遇,纵然清楚李然知道她不光彩的失足史,她却没有半点闪躲和怯然,眼里满是锐利的光。
或许是原生家庭的不幸使得她具备了悍然的占有欲和超人的心理素质。她习惯用谎言粉饰自己的经历,又或许是太多害怕失去李然以至于选择向他杜撰自己的身世,她试图营造与想象中的自我相称的形象,一个知识女性所该有不平凡的出身。她的执念和倔强预示着悲剧的结局。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女人对爱疯狂的渴求,我们甚至不能简单以扭曲来形容她的种种。
杜晓彬
对待感情,她也有着与周蒙截然相左的城府。有条不紊,近乎辛辣的手段。
如果追求所爱是必须低入尘埃倾尽所有的对弈,那么也就无所谓风度和体面。
周蒙所拥有的特质也是高深如杜晓彬无法攫取的。王勃曾说过周蒙拥有一种有别于漂亮的美好。她似有一种专属的清澈,周身散发着少女特有的轻盈。
李然面对的是道看似简单到赤裸裸的选择题。
吃
泡
面
大
赛
最终
蒙蒙夺魁
落寞的蒙蒙
周蒙
欣然来报社宿舍来找李然的周蒙遭遇同样等李然的杜晓彬,杜吃准了周蒙的矜持隐忍,一句“他让我跟别人说我是他表妹”就让周蒙的心防坍塌。杜晓彬到底是写小说的,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则字字诛心。
杜小彬步步为营,以退为进,收拾了李然在江城的宿舍毅然抽身离开,以怯让的姿态让李然心生不忍。随即远赴西藏追随李然在他最空虚的时候介入迫使他在负罪感的最终就范结婚。这一系列工巧摄人的心机逐一奏效了。
——“两年时间并不长!”——“两年不算短。”
这场博弈李然显然输得很彻底。
面对诱惑男人终会在一个瞬间放弃抵抗。
李然和杜晓彬
当一个女人舍弃自尊和矜持毫无保留的向你敞开自己时,任何一个男人都很难做到无动于衷。他们拥有着相近的气场。
爱情的纯美就这样败给了钻营的世故。
父亲作为周蒙最深的羁绊也是最后的庇护。周父的死迫使周蒙第一次直面腥风血雨的成人世界。在供职不久的教师岗位上,周蒙的新主张被家长责难和校领导约谈。周校长尸骨未寒校方便迫不及待地着手要收回分配周家的房子。哥哥周离唯唯诺诺,惧内,嫂子倨傲跋扈。周蒙无所依托,处处碰壁。
一时间接连丧父,毕业,失恋,失业。没有人能坚强到同时应付这样骤然的变故。
又何况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姑娘。
周校长与周蒙
好在有小宗总是适时地出现,慰藉分忧周蒙一二。小宗老师可以说是极大程度上代入了观众情感的角色。大概是惯见校园里懵懂男孩女孩们的分分合合,他对于李周二人有着天然的好感,也有着先知先觉的不安。每每竭力促成撮合维系扶持挽回二人,一度因此罔顾自己的小家庭。看到总顶着一副苦大仇深表情的他几次为这几个问题学生与校方周旋往复的样子莫名地喜感,又屡屡风尘仆仆为李周二人奔走的样子不忍心疼。宗禹没有李然的浪漫没有李然的棱角,相较与李然的摄影记者身份看似流俗于校务工作的他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务实顾家,亲情恰是爱情最长情的形态和最朴实的归宿。小宗扎实本分的完成了向家庭的进阶。
小宗
小宗老师
周蒙的房间很空,空得只有一窗拂动的风。她爱穿着一袭很素的白裙,手里常伴一瓶矿泉水,不爱颜色浓烈的玫瑰偏好清寡的百合。亲情、爱情、友情之外她一无所需,她自始至终的与世无争。她怕给别人带来任何的负担,苛求自己为人处世务必无害。
周蒙
经历了变故后,她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戴妍应急。把爸爸的遗产留给了家庭地位势弱的哥哥周离。她把自己的最后的热情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似乎要把能放手的一切都放手,包括放手自己的一生所爱。周蒙试图把自己的存在这个城市抽离,她剪了短发,丝丝缕缕,也知道回不到过去的自己,但她还是熟稔地乖巧地对周遭世界退让着。
周蒙
周蒙理解的幸福,她不想李然为了挣钱养她而奔走,只要求他能抽空时常陪伴,她把在食堂进餐视作最值得期待约会,因为她可以拉着所爱在一群女生面前示众,完完本本的小女生做派。
一对燕尔新恋人
食堂里葛俊评价:“李然这样的‘老男人’对于感情的需求不是那么大吧……”
一语成谶,男人到底更了解男人。
戴妍
戴妍和葛俊
葛俊似乎远没有他的外表看起来那样不羁。他留着落拓的愤青发型,一脸生人勿近的表情,面对学校的处分表现得满不在乎。但面对戴妍雷厉风行的示爱,他会无措的像个犯了错的孩子。粗粝的外表下却有着简单善良的本质,这似乎是做音乐的人共通的纯粹。
葛俊说得没错,欲望似乎根植于男人的本初,纵使他再多深情。
葛俊
葛俊
李然对刘漪、杜晓彬固然有过敷衍,却也始终未曾开口拒绝。
这是一种可怕的习惯。
足以点燃可能的沉默,放任汹涌的暗流。要知道,异性间默契大多触及本能和欲望。
他给蒙蒙的信中写道:“我害怕自己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把自己弄丢了...恳请蒙蒙务必握紧风筝的那根线。”
但周蒙不忍干涉风筝他那本该御风的自由,她眼睁睁李然在西藏湛蓝的天空脱线而去。
刘漪目睹李然在山顶没有一刻迟疑一点留恋的扔掉曾经一度被他视为信物的罗慧的发夹,看到被李然悄然撕掉的留有周蒙号码的残页终于知趣地选择了退场。这是来自一个男人的拒绝,刘漪看着若无其事埋头吃饭的李然,眼里满是森然的寒意。对面的这个男人令她觉得陌生。
也许真的如戴妍所说:“忘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爱上另一个人。”
或许李然的并非天性多情,只是还没学会怎样遗忘。
但如果李然仅仅是为了忘掉刘漪而爱上周蒙,又是怎样的一种残酷。
百科上有句很通透的解读:“这是一个讲述爱情的故事,却是一个基本上否定爱情本身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讲述青春的故事,却没有青春的色彩”。
刘漪
李然爱周蒙吗?他无疑是爱的,能看到他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温柔呵护着这段感情。但他真的足够爱吗?面对周父应允的婚期,他本能的退怯了,他选择对杜晓彬担当也是为自己男性人格的所做的最后周全,但却全然忘了对周父照顾周蒙一辈子的允诺。如果爱一个人务必忘我,李然显然太过理性和冷血,致使身与心背道而驰。
默认蒙蒙和李然的交往,这也许是向来严谨的周校长最不愿做的极端冒险,他的病情迫使他松口把周蒙托付给李然,周蒙倾注了他全部的爱和期待。总是绷着脸以严肃示人的他面对闺女的撒娇也无计可施,只得纵容正值花季的女儿小小的离经叛道和我行我素。
周校长
李然如愿去到梦想之地西藏,他一改前态,开始催促周蒙去陪他,不再顾忌她的娇弱的身体和学业,因为他预感到自己无法长久自持,他预感到杜晓彬的咄咄紧逼。他的内心早已仓皇不堪,杜晓彬每天送来的花像是一束束燃的欲望的火把。
李然的旁白吐露心迹:杜晓彬“执着而又步骤清晰地向我步步逼近,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地方”。
是的,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地方,没有人能藏住自己的欲望。
周蒙
春到深处不见了
爱情亦如是。后来的他们屡次擦肩而过,命运的拒绝并非山高水长路迢迢那般遥不可即。有道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填”,只是徒然发现已经没有了重拾往昔的气力,回首弥重的曾经,已是人倦雾浓情疏陌路。
周蒙曾呛声戴妍:“最爱的只有一次”
所以那些因现实而蛰伏的所谓的退而求其次,又何来幸福可言。
曾经的相拥
校长嘱咐说乡村宿舍集体用电,为了惜电周蒙借着清冷的月光伏案给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写信,这是令观者几欲哽喉的镜头。一个在她永不会涉足属于别的女人的远方,一个长眠于高高的天上。两封无处可寄的心事。
情至尾声,周蒙嫁给了别人。
之所以说是别人,因为至此,周蒙已经学会了不以任何人做依托的过活,不再任由感情摆布。在她依旧馨恬的笑容下,是已然荣辱不惊的心境。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她的眼里再没有曾经的欣喜再没有失措不安,再不会为某个人蹙眉神伤,再不会明灭的光。
不事沧桑,心已枯黄。日子回归平稳前行的轨道,只是在某个在不经意的午后重又吹起的风,在某个举手投足的瞬间伤感和落寞还是会没顶而至,无所适从。日光渐长,李然终投为她身侧不见消弭的阴影。
写在结局:也许的也许
爱情素来不合情理,又鲜有逻辑可循。
她的公平也在于没有人能做从容地全身而退。
爱情是枚悸动的种子,萌生伊始就伴随着数不清的怀疑,情至深处,谁都无法自赎。
青春之所以无处安放是因为它的炙热,茫然,冲动,富有挖掘真相的革命性地大鸣大放。
遥想毕业前夕,我们同样总爱在午夜的街头游荡,并排坐在盛夏灼灼的路灯下一个接一个地说着笑话。青春终会散场,那些闲夸成为午夜梦回一矗矗欲倾还断肠的梦障。当年那道明晃晃的伤痕,再期许一段假意深情的人,最是茫然不堪回望。
回忆是杯不唤自斟的苦艾酒,是从悲欢,我们一再饮恨。
我们所谓的铭心刻骨的别离很难说不是一时意气。
小说的残酷在于:感情中,男人要学会忍受孤独,女人要学会被辜负。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有着平然的生活线条,也陡然透出冰冷的人性,究其根本,爱情远没有圣洁到脱离现实的烟火俗尘,终了不过是寄于难以遁逃的物质与欲望之下的声色犬马。
当背叛并非以大奸大恶的姿态出现,当曾经深以为然的厮守终究遭遇无疾而终。
离别的雨终年席卷,无从收获那些的信誓旦旦会放晴的爱情。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满以为是部纯美浪漫干净的爱情。然而诗意的雨滴,在生活的引力下顷刻间坠落,沉沉砸向地面,分崩离析。
事实是,平静幸福的表象下各有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