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原作的高度还原,演员《献辞》等深情演出,古装仙侠剧《陈情令》在整个夏天都以微博热搜走红,两位主演初赛、王一博人气也飙升。
《陈情令》以蓝、江、金、聂、温五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云梦江氏故人之子魏无羡和姑苏蓝氏弟子蓝忘机携手探寻往年真相的故事。原著《魔道祖师》(出版名《无羁》)长居晋江VIP金榜,总点击量超10亿,拥有不可小觑的粉丝基础。
《陈情令》制片人、总编剧兼艺术总监杨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打造影视版的初衷,是她作为一个通宵追完更新的读者,迫切想要把这样一个有风骨、有侠气的好故事,通过极具东方美学的审美展现给更多的人,而剧中主角魏无羡与蓝忘机因坚守同样的信仰和道义,引为知己相互信任的情感力量,也必定能打动当下的众多年轻观众。
经过长达两年的剧本改编,《陈情令》于2018年4月正式开机,4个月的拍摄后又紧锣密鼓地花了8个月进行后期制作。剧集孵化期间,由同一IP衍生制作的动画、漫画、广播剧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这让书迷对《陈情令》高度关注之余,又难免对团队低调行事“闭门造车”的作风心生质疑,甚至还有粉丝潜入剧组只为获取一手物料。
“要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太多人为同一件事情,向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而当你三年来都在做同一件事,其实你是很容易疲惫的。”这样的关注与期待对剧方无疑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杨夏直言“如果没有对《陈情令》的热情,说实话我们很难坚持到项目播出”。虽然屡屡表示不敢以书粉自居,但从剧本打磨、艺术设计到演员遴选、拍摄制作、配乐配音等各个环节都全程把关,她的用心用情通过剧集开播后稳步上升的口碑得到了认证与赞美。截至发稿,《陈情令》的微博话题以34.7亿的阅读量稳居热剧榜第一,并实现了从豆瓣4.8分到7.5分的口碑大逆袭。
杨夏并不否认剧集因团队过于年轻、经验欠缺而留下了一些遗憾,但《陈情令》无论在内容创作还是宣发上都让团队有了更多实操的积累。剧方对这一IP的深度开发并不会随着剧集播完就此止步,除了主题手账本、主题挂件、原声音乐辑等周边正在热卖,据了解还有一款主题卡牌游戏与剧集本身为同步开发,《陈情令》系列番外电影《生魂》则是刚刚新鲜官宣。
番外电影的计划,源于剧中的一些人物情节与主线偏离比较远,难以融合却又弃之可惜。“有些人物在《陈情令》里就像一座冰山,只露出了海面上的那一点。既然他们的人格都是那么丰满出色,我们就特地留了几个故事单独做成番外电影,帮助我们完成正片里交代不到的一些人物成长,希望能对角色进行更多一点的解读。”杨夏介绍道。
陈情一曲将尽,“售后”着实丰富,想来这个夏天“令牌”对《陈情令》恋恋不舍的快乐与感动,还能绵延很久。
【对话】
澎湃新闻:为何想要打造《陈情令》这个作品?
杨夏:这个作品是我在刷微博时无意发现的,比较偶然,但之后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让我们公司来做这个剧。首先原著《无羁》是一个偏向于群像式、全景式地讲述人物命运、挖掘人性的故事,里面所有的人物性格都很丰满,支线也很精彩,我记得我是通宵把它看完的。我们一直都很希望能在古装仙侠题材里,找到不止局限于讲言情的更多方向。我相信《无羁》除了打动我,还能打动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所以就很希望有机会,能把这样一个作品用有东方美学思想的审美展现给观众。
澎湃新闻:《陈情令》的影视项目是何时启动的?原著作者是否对翻拍给出了意见与建议?
杨夏:正式启动是在2016年6月份左右,也就是小说本身刚完结就开始做剧本,做了有快两年,其中穿插了做世界观和概念美术等。开机是在2018年的4月,然后拍摄了128天。后期是从9月拍摄完成之后开始,大概用了八个月。
我们很尊重原著,在所有的工作中,会从官方的各种角度尊重作者的意见,包括作者在微博上公开发发表的一些见解,基于原著世界的一些想法、小的人物细节,同事会收集起来纳入素材,希望尽可能地把作者的想法还原。我们不敢盖章自己是书粉,但确实大家都很喜欢原著小说。
澎湃新闻:原著《无羁》拥有非常高的人气,书粉对《陈情令》项目也给予了空前的关注,有给你们带来压力吗?你们怎样看待书粉提出的想法?
杨夏:我不想挺虚伪地说,我们一点都不希望这个作品火,我们当然希望这样一个商业作品,从一开始就能有比较大的声量。而从筹拍到开播到现在,大家对这个IP的期待和关注,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这份压力一直没有卸下。
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仅要尊重原著的细节和设定,还要在改编时遵循影视剧本身的创作逻辑和普通观众的观看习惯。这确实是众口难调的过程,我们的团队其实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期望,但线上网友给我们的留言、评论我们都有关注,尽可能地提炼出他们在意的点,然后在再创作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他们的想法。
澎湃新闻:为何给剧版命名《陈情令》?
杨夏:取剧名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好几个名字,最后用了《陈情令》,首先因为陈情是魏无羡最重要的一品灵器,也是他人生中很关键的转折点的象征。然后这个“令”其实还有“陈情一曲令天下”的含义。我们觉得对于剧中的每个角色,他们都是在通过他们的经历,陈述他们的情感与心声。所以最后我们挑来挑去,觉得《陈情令》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确实是最能表达我们想法的名字。
澎湃新闻:在剧版开播前,《无羁》的动画、广播剧等IP衍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气,你们有关注到这些改编形式吗?
杨夏:肯定会有,我们都有看过动漫、听过广播剧,我觉得对于IP改编来讲,它们都是在其领域很优秀的作品。所以就算不是由同一个IP改编的,我们也会关注到。
澎湃新闻:在两位男主知己感情的尺度拿捏,以及一些名场景名台词的还原上,做剧时你是怎么想的?
杨夏:因为我们喜欢这个小说,所以基于这份初心,肯定要尽可能地把原著的剧情、精彩的名台词名场面等等都还原出来。现在观众越看越觉得还挺惊喜的,可能是之前对我们的预期比较低吧(笑)。
澎湃新闻:除了两位主角,有没有其他让你印象深刻的、非常喜欢的角色?
杨夏:其实所有人我都挺喜欢,正是基于这个点,我才真的很喜欢这部小说。它里面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每个人物都描写地非常丰满,有自己内在的逻辑。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女性角色。里面不管是江厌离也好,温情也好,作者在描绘女性角色的时候,其实我能看到一些现代女性的特质。里面的女性大多数是偏向于姐姐款的,可能看起来对亲人温温柔柔的,但内在都非常独立、有自我主见,而且宁折不弯。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义,或者说很能打动我的一个点。
澎湃新闻:剧中你最喜欢的戏是哪一场?
杨夏:最先反应过来的,应该是在穷奇道的一场戏,魏无羡救走了温宁他们,然后跟蓝忘机在山谷的路口遇到。那场戏演员很多,我们还人工制造了很大的雨,从拍摄的难度来讲确实也是比较大。而且我们认为那场戏其实承担了很重要的功能,整体的戏剧张力特别强,肖战与王一博在那场戏的表现也都非常精彩。那场戏我们看到粗剪的时候就很激动,觉得那是他们俩很高光的一个时刻。
澎湃新闻:剧版的主线、节奏为何跟想象的有点不太一样?
杨夏: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最初的思路是希望尽可能还原原著,在剧情细节和人设上真的没有过多纠结过。但改编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你说的节奏,也就是剧本结构的问题。我们做分集大纲就花了很长时间,一直在磨、在改,很纠结。
因为原著是以16年后为背景展开,而16年前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对人物整体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做剧的话,又很难按照原著这种插叙的写作方式去走,这样不太符合普通观众的看剧习惯,所以我们增加了在16年前寻找阴铁,然后魏无羡炼成阴虎符这样的一条主线。从刚开始联手对抗温氏,然后叛离所谓的正道,到最后在不夜天城掉下悬崖,这是从魏无羡、蓝忘机这两个人物为视角出发的、一条通顺的时间线。我们是希望说这种程度的改编,能让原著粉可以接受,也能让一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没有障碍地进入到剧情中去。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义城篇”的改编?如果为了迎合观众的习惯,是否会损伤剧情本身的反转递进的悬疑感?
杨夏:我个人觉得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义城篇的话,本身作者烘托的气氛,还有它的悬疑度都特别好,我们在做剧本架构时,有很注意保证它的完整逻辑性。然后有一些关键人物,其实我们也没有说想要他们过早地出场。相信观众可以看到,《陈情令》完全增加的新情节是比较少的,可能加的都是角色出现的场次。只是部分人物可能在原著里面是一笔带过的,我们更希望能把这些一笔带过的人和话,都在剧集里面通过可以视觉化的场景来表现。
澎湃新闻:你怎样评价两位主演肖战和王一博?
杨夏:他们都是我们剧组一眼就看中的演员,两位表现也都很令人满意。
肖战的笑容很有感染力,正好和魏无羡“天生一副笑相”的人设非常贴近,在片场,我们也会经常开玩笑,让他在剧里也多笑一笑。虽然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是一个很有天赋和灵气的演员,在表演上很松弛自然,这也和魏无羡偏随性的性格很贴近,所以我们觉得,他作为魏无羡的人选不具备任何争议性。
王一博,不夸张地说,他一从门外走进来还没有试戏,我们就觉得他的气质非常独特,完全符合蓝忘机这个人物。王一博也在他的采访里面讲过,觉得自己和蓝忘机其实还是蛮像的,外表看上去清冷,实际内心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相处久了你会感到他对朋友的热情。
澎湃新闻:剧组有为演员做哪些培训吗?
杨夏:开机前大概20天,我们组织了演员做集训。演员每天7点起床,7点半吃早饭,8点钟开始跑圈一个小时,然后上午做武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下午就开始分组训练,一部分人围读剧本,一部分人去学礼仪形体。因为我们剧中有很多乐器演奏,所以他们也要向音乐老师学笛子怎么吹、琴怎么弹,还有书法、骑射等等。
那段时候他们确实挺辛苦,但我觉得那是一个特别好的形式,让他们能更快地融入角色。尤其我们这是一个古装戏,我们大部分主演都需要时间去适应那个时候的状态。比如王一博他是一个跳舞跳得特别好的偶像,他本人可能更偏向于HIP-HOP这样的风格。但演蓝忘机的时候,他能一秒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蓝忘机的模式,保持身形一直很端方雅正。
另外因为我们的演员大多年龄相近,所以20天的集训,对于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互相了解、增进友谊的过程。我们几乎所有演员都参加了集训,所以大家很快就能打成一片,在开机之前关系就会处得比较融洽,对戏的时候能更能地把戏搭起来。如果我们后面有其他戏的话,我可能也会再用这种方式做剧组的前期培训,具体操作会根据每个戏不同的特质来调整。
澎湃新闻:开播前官微有接近一年没有营业,这是为何?
杨夏:从拍摄过程到后期制作,我们都感觉《陈情令》的创作没有完结。整个团队还是希望最后能拿出作品来给到观众,而不是在项目还没成型的时候,就做一些大家以为的“炒作”吧。这可能也是我们平时的工作习惯,我们公司的风格,就是尽可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留给创作本身,等到作品完整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再配合正常的宣传。不管是在内容创作上还是宣发上,我们都尽可能会按照公司本身的节奏和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来操作。
澎湃新闻:《陈情令》可能是第一部把配音演员的名字也打在宣传海报上的影视剧,这个操作感觉还挺少见的。
杨夏:可能我们整个团队确实是比较年轻,我觉得也不用去遮掩什么,年轻人在经验上确实会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其他老师帮我们补足。而且我们作为一个古装仙侠剧,会有大量吹风机这样的在现场营造气氛的道具,所以也存在现场收音的困难。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最后还是用了配音,请到边江老师来当配音导演,帮我们把控整体声音表演上的处理,配音演员们也都是强强联手。
澎湃新闻:筹备《陈情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现在哪方面?
杨夏:其实每个项目会遇到的困难都很多,因为要完成一个项目,确实需要太多人为同一件事情,向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压力最大的是观众对《陈情令》的期待,甚至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热心网友来到片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入剧组、拍到一些画面发到网上。这的确给我们的内容创作和拍摄制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我们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就一直在改,而拍摄期间,甚至也一直都在不断地修缮。编剧每天都会与导演、主演不停地沟通,根据具体操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做或多或少的调整。这在影视剧创作中很正常,我感觉不应该被拿出来当成事件来讨论,所以当时流出的一些东西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困扰。有些人还认为是官方的营销手段,其实我们根本不会也没精力做那么没品的事。我们只想努力让这个剧,变成大家更期待的更好的样子。如果未来还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在内容还没有成为作品、还在创作期的时候,尽可能多地给予创作者耐心。播出期间,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都会虚心接受,相信50集播完观众会给予这个剧应有的、客观的评价。
澎湃新闻:林海老师操刀的音乐为《陈情令》增色不少,尤其是主题曲《无羁》备受好评。他本人对这个剧也是十分有爱,跟他的合作是怎样敲定的?
杨夏:林海老师的作曲风格非常多样,也能驾驭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特别是在古装剧的古风音乐这块林海老师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了,所以从最开始他就是我们不二的人选。而且我也是从小听着林海老师的歌长大,所以对他一直都抱有崇敬的心态,不管是前期沟通还是后面一起听DEMO再到原声音乐集上线,我们的合作也非常愉快。
《无羁》对《陈情令》来说是比较点睛的一个主题曲,我们在音乐上的设计处理上是希望有接近《笑傲江湖》的感觉,当然要用到魏无羡的笛子和蓝忘机的琴。和林海老师沟通时,我们表达了这首曲子包含了几乎所有人物的恩怨情仇、是非曲直,整体风格要偏向于潇洒肆意、江湖豪情的想法,最后林海老师交上的成品相信大家也都很喜欢。
澎湃新闻:怎么看待《陈情令》非常蓬勃的同人产出?
杨夏:我个人还挺高兴,这说明《陈情令》在大家的圈子里面是受到了认可和喜爱的吧?如果实在不喜爱的话,能让大家开心开心也挺好的。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