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雪编辑|柚子6月以来各大平台通力合作,电视剧市场刮起了强烈的悬念风。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先后推出了《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优酷“悬疑剧场”的首发作品是《失踪人口》,现代刑侦剧《燃烧》也正在卫视播出。在这当中,三位男主年龄总和超过150岁的“中老年悬疑剧”《三叉戟》却在卫视平台率先突围。没有流量小生加盟,也没有惊天奇案,原本并不被看好的《三叉戟》却在豆瓣拿下了8.2的高分,两大卫视联播的收视率更是一度破4。
《三叉戟》即将在明天6月23日晚上迎来大结局。随着关键人物董虎的下线,热度再次打出一波小高潮,一举冲上了热搜前十。
尽管主角是三位中年人,《三叉戟》却凭借经典公安剧的风格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追更,微博上甚至有网友为三位主角发起了应援。可以说,三个中年警察尽管都有瑕疵和弱点,却凭借真实接地气的形象赢得了观众。
《三叉戟》是公安作家吕铮首次担任编剧的作品,另一位编剧沈嵘同样通过《红警》《暗警》《余罪》等代表作,积攒了丰富的公安剧创作经验。
沈嵘接受数娱梦工厂专访时表示,在看来,“情感共通”是《三叉戟》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原因。而用吕铮的话说,这是三个“李云龙”式的人物。
作为一个剧影联动的IP,《三叉戟》剧版的表现也为电影版开了好头。吕铮告诉数娱梦工厂,黄志忠、姜武、郭涛主演的影版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没流量的《三叉戟》成收视冠军
“不能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
《三叉戟》剧名指的是三个警察“老炮儿”:善于侦查推理的“大背头”(陈建斌饰)、善于抓捕犯人的“大棍子”(董勇饰)和善于审讯的“大喷子”(郝平饰)。三个老警察正像是三叉戟长柄上的三根刺头,缺一不可,凭着不甘心的干劲,在退休前联手破获了洗钱、毒品、金融诈骗等多起大案。
从面上看,在同期播出的悬疑剧中,《三叉戟》没有任何优势。
故事主角是几个中年人,整部剧没有当红小生加盟,不仅缺乏年轻观众所喜欢的甜宠、时尚等元素,也没有涉案剧里常见离奇案情,而且制作上显得“老派十足”。
三位快退休的老警察有什么看头?
编剧吕铮对数娱梦工厂坦言,《三叉戟》在创作之初就不被人看好,曾有人告诉他“写三个老炮儿没有流量”。出品人、总制片人马珂此前也透露,《三叉戟》影视化初期,也被业内人士质疑“三位大叔没流量”。
以至于主创团队们都学会了自我调侃:“披荆斩棘的叔叔们在流量的丛林中奋进,真是不容易。”
然而这部剧一经播出,不仅成为了近期的热门上星剧,而且受众也并没有局限在中老年男频向,反而意外吸引到了很多年轻观众追看。
骨朵影视的数据显示,“老派”的《三叉戟》在受众年龄分布方面,34岁以下的受众合计高达78.4%。视频网站的弹幕里,也能看到不少00、05后前来报道。
另一位编剧沈嵘对这样的表现感到惊喜。“刚开始也担心过年轻观众会不会喜欢我们的剧,《三叉戟》确实没有常规上能够吸引年轻受众的点。但事实证明,年轻观众也有各自喜欢的类型。”
沈嵘认为,“情感共通”是《三叉戟》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原因。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我们创作和演员拍摄的时候能感受到的兄弟情深,相信观众也能体会。像《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男性剧,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案例。”
吕铮表示,在创作时也没有特意考虑市场。“现在创作很容易受大数据污染,加甜宠、悬疑元素,加流量明星,一不留神最后就搞成了大杂烩。”
虽然没有年轻流量明星加盟,《三叉戟》还是设置了年轻角色的故事线。尤其是剧中年轻警察小吕,被看作是年轻版的吕铮,作为烈士后代和“三叉戟”徒弟,象征了一种正向精神的传承。
吕铮介绍,小吕更多发挥了功能性人物的作用。
“小吕肩负戏剧使命功能,是一个参照物。如果三位主角以相互对话的形式去说一些从警的理念和人生的感悟,观众就会觉得既做作又说教,有灌鸡汤之嫌。转化成三个师傅带徒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此外,年轻的小吕和老三位形成的年龄反差,也为剧情设计带来了帮助。他可以教三位“老炮”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碰撞的过程中对案情也有新的分析和发现。
“用年轻的演员演年轻的警察让年轻的观众买单,实际上是很大的误区,是服务于数据和资本的概念。”马珂此前接受新剧观察采访时表示, “吸引年轻观众是伪命题,不能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好内容、好阵容一定会被市场接纳。”
“三个李云龙式的人物”
相较其他公安剧的主角都是年轻的精英干警,《三叉戟》三个警察的出场都有点老油条的味道:尽管在各自警种里曾做出成绩,但身上都有不少小毛病,三个人还不是一条心,临退休了也都没得到提拔。
吕铮向数娱君坦言,“这是三个‘李云龙’式的人物,都有瑕疵和弱点,很真实接地气。”
在他看来,这才是警察真实的原生态。“现实生活中警察并不像很多影视剧拍的那样脸谱化,要么硬邦邦冷冰冰,要么特别痞。”
但当三个人碰见黑恶势力、敌对分子,却能迅速拧在一起,发挥出三叉戟三个尖的威力。
吕铮形容三个老警察分别是“犬、狼、狐”——陈建斌的“大背头”是犬,见多识广,知道规矩,对组织忠诚;董勇的“大棍子”是狼,宁折不弯,人狠话不多;郝平的“大喷子”则是狐,能72变,善于与人打交道。
角色的真实感与三位中年主演的默契表现有关。除了合适的年纪和形象,三位主角戏里戏外都坚持以角色自居,带来了更强的真实感。
扮演“大棍子”的董勇则是不折不扣的“警察专业户”,曾出演过《黑洞》的刑警副队长王明、《重案六组》的刑警江汉、《绝对控制》的派出所副所长仲大峰。
(在2001年的高分剧《重案六组》中,董勇饰演警察)
追剧过程中,有网友把董勇这么多年来的警察角色剪辑到了一起,展示了他从演刚入行的警察,队长、局长,再到这次演一个老警察。
比起董勇之前演的都是干练的警察形象,这次“大棍子”成了三位主角中劲儿最大的一个,性子急、脾气火爆,动不动就想摔杯子。
吕铮透露,董勇拍戏时难得不节食,而是放开了吃,以达到更接地气的效果。而且在台词上他也有许多自我发挥,一方面主动要求删减自己的剧情台词,突出角色果断隐忍的特点,另一方面现场即兴加了不少冷幽默。
和“警察专业户”董勇不同,陈建斌和郝平此前都很少在剧中扮演警察的角色,意外在这部剧中贡献出了形象突破。
提到陈建斌,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甄嬛传》的“四郎”雍正,还有新版《三国》里的曹操,皇帝气场十足,一呼百应。
到了《三叉戟》,陈建斌成了抱着保温杯泡枸杞的大叔,不仅爬墙爬不动,还狼狈地尿裤子,和以往皇帝角色形成了巨大反差。陈建斌自己也说,对这种人到中年的力不从心和心有不甘感同身受。
好在陈建斌扮演的老警察在破案过程中需要卧底,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紧张的“贪官”,到黑话不断的“地下赌场老手”,甚至还能装作浴场的“猥琐嫖娼男”,和大爷大妈熟练的套话…吕铮称赞陈建斌是演什么像什么。
吕铮对数娱梦工厂介绍,《三叉戟》播出后,郝平的预审戏呼声最高,纯熟犀利的审讯技巧令观众大开眼界,不少警察同行也对专业的情节和演出表示了认可。
扮演“大喷子”的郝平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解警察的预审戏,以往主要演家庭伦理剧,曾在《蜗居》中与海清演一对小夫妻,今年还在《安家》中露了脸。
但话剧演员出身的郝平,为预审戏设计了很多小动作和细节,不靠厉声恫吓,全凭心理攻势的巧劲,短短几个来回,就将嫌犯顺利拿下。这部剧十场预审戏演下来,郝平收获了谐音梗“好评”的评价。
用另一位编剧沈嵘的话说,郝平演的预审戏,每场戏都能达到“一颗子弹摧毁大坝”的效果。
“郝平审讯副行长那场戏,我们设计的节奏非常紧凑,最终演出了最后一分钟破案的紧张感。”沈嵘评价。
不一样的公安题材:
这是个喜剧
能够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真情实感地追下来,《三叉戟》的喜剧风格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董勇的冷幽默为整部剧带来了不少喜感。
很难想象,一部公安剧的弹幕,时常满屏是“哈哈哈”,观众更是开玩笑称这部剧是披着刑侦外壳的喜剧。
网友们在豆瓣上建了“一句话证明你在追三叉戟”的台词汇总贴,三个男主在生活中有心无力、日常花式斗嘴都成了观众的欢乐源泉。
这部剧的官方售后顺势也走起了喜剧路线,在微博上打造“三叉戟男团”,将老三位编号成了练习生,标清C位、武力和智慧担当,鼓励网友一起追剧喊应援口号。
事实上,吕铮的原著小说原著气质较为冷峻,改编成电视剧做了不少取舍,但其中的幽默台词得到了很大的保留。
主创团队巧妙利用三个老警察与时代的冲突以及性格差异,在碰撞中营造出了“反差萌”,这样的处理也吸引了很多年轻受众。剧中三人不会使用高科技产品无人机和监控,互相吐槽、看不上的情节,产生了不少笑点。
“一般的公安剧会很悬疑,甚至带一点惊悚,偏向沉重、灰暗一点,而我们加入轻喜剧、冷幽默,可以让观众更好的去接受,追剧过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沈嵘说。
现场拍摄中也经常有的“现挂儿”,也就是主演现场即兴发挥的动作和台词,带来了更多的喜剧色彩。如“大背头”尿裤子、“大喷子”喝福根、“大棍子”在老夏墓前说“这俩人太孙子了,如果你在下面办案缺人手,就把他俩带下去吧!”等情节,都成了剧迷热议的段子。
在主创团队看来,喜剧元素的加入,既可以平衡公安剧自带的严肃气息,也可以避免警察角色塑造走向“高大全”。
吕铮也表示,在高度紧张的连环案件破案过程中,时不时夹杂的风趣台词会把喜剧效果放大,“神来之笔”令观众印象深刻,自己当时在现场看的时候也被逗乐了好多回。
强人物、次情节,
“这不是老年版《重案六组》”
《三叉戟》的播出,让不少观众回想起了公安剧曾经的辉煌时代。
公安剧一直是国产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视类别。从1987年国产公安剧的鼻祖《便衣警察》播出算起,这个类型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这期间,公安剧出过许多精品爆款,也经历过审查的低谷时期。
这当中就包括了董勇当年主演的《重案六组》。
《重案六组》2001年播出第一部,到2010年推出第四部,总剧集长达136集。这部剧卖点没有放在罪犯的作案过程,而是将镜头对准警察,塑造了曾克强、季洁、江汉等形象鲜明的警察群像。
(《重案六组》第一部在豆瓣上有8.5的高分)
“《三叉戟》和《重案六组》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传统的创作手法,非常写实,注重刻画支队警察群像,不追求奇特案件,而是以人带事件,强调警察们的人情味。”吕铮对数娱梦工厂分析。
沈嵘则认为,两部剧最大的相似处在于警察都演得很真实、接地气,不像其他悬疑剧里的警察非常厉害、无所不能。
“现在市场上很多悬疑剧侧重于案子本身多么惊现刺激,警察都是高大上、帅气、全能的形象,被神话的同时也沦为了破案工具。《三叉戟》刚播出时,大家也都在弹幕猜谁是boss。这其实不是我们创作初衷,更多是为了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但《三叉戟》不是老年版的《重案六组》,区别在于《重案六组》是单元剧,两集一个故事。而我们大案套着小案,情节编排上是嵌套结构,案件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埋下伏笔。就像火箭分层,层层推进,最终指向主要案件。””吕铮指出。
在《三叉戟》中,老夏的案子仿佛一根引线,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了银行洗钱、地下赌场、新型毒品等一连串新的重大案件,环环相扣,最终串联到一起牵涉主要人物的金融诈骗大案。
吕铮表示,现实生活中什么案子都会有,警察要随机应变,因此当下合成作战是主流,需要多警种联动合作办案。
“大背头是经侦出身,分析能力很强,大棍子是刑侦出身,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大喷子则是干预审的,和犯人打心理战。创作过程中找准不同警种办案的特色,最后三个人拧在一起,才能更大的发挥自己的长处。”
此外吕铮告诉数娱梦工厂,由高群书执导,黄志忠、姜武、郭涛主演的《三叉戟》电影版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自己也参与了此次电影编剧的工作,“电影银幕更有破案的张力,和电视剧有不一样的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