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白檀八丈中,谁最不喜欢的答案是松江。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宋江自从上了梁山,就想着招安,后来招安还真成功了。招安之后,好汉们南征北讨,在征方腊时有66人战死,可谓死伤惨重。很对读者于是痛骂宋江,说他“害死了梁山兄弟”“拿兄弟们性命做筹码,只为自己做官”。还有读者认为,宋江应该带着梁山好汉开疆辟土,即便不能推翻宋朝,也应该与宋朝分庭抗礼等。当然,也有很多读者认为,宋江招安没错,因为宋江素有忠义之心,很多好汉也不反对招安,何况反抗朝廷并没有好下场,这一点可以参考水浒中的田虎、方腊等人。
宋江要招安立功还是反抗朝廷,说到底,这是水浒的主题之争。
央视水浒方腊形象
一直以来,水浒的主题都不明确,有人说是招安,有人说是反抗,有“起义”之说,还有“盗寇”之说等。其实,只要细看原著,了解一下水浒的成书历程,以及其参考的故事资料,就能明白,水浒的主题从来都不是反抗朝廷。
先从原著内容看
水浒前两回非常重要,可以说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和框架。因为后面写到的很多大事件,比如梁山好汉大排名、宋江等人受招安等,在这两回中其实都已经暗示过了。
很多读者怀疑108将排名是宋江所为,然而前两回却说过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后面智真长老、罗真人以及九天玄女也都分别提到,他们甚至知道好汉们对应的天星。
赵匡胤影视形象
至于作者大费笔墨说出宋朝得国,霹雳大仙转世赵匡胤,宋仁宗乃天上赤脚大仙等,也是为了说明宋朝是正统。既是正统,自然受上天庇护,如此一来,宋江招安也就理所当然了。在第四十二回,九天玄女告诫宋江要忠于朝廷,辅国安民。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吾有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勿泄。”宋江再拜:“愿受天言。娘娘法道: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外夷及内寇,几处见奇功。
九天玄女所说的诗,其实就是暗示宋江以后要招安,以及招安需要的人和结果。
在第五十四回,罗真人也告诉过公孙胜,说他本是天闲星,现在传授他法术,让他去帮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宋江上山前告诉过武松,以后有机会要招安。
央视水浒武松形象
宋江道:“……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鎗,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至于上梁山落草后,宋江更是多次说过要招安。总而言之,作者早就在全书开始和中间部分告诉过读者,宋江以后要招安。这些都能说明,水浒的主题不是反抗朝廷,更不是起义,而是招安。
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没有批判接受招安的宋江,反而予以盛赞。即便宋江被奸臣害死,作者也说“万年青史播英雄”“却喜忠良作话头”等。
从水浒成书历程看
《宋江三十六人赞》(下称《赞》)、《大宋宣和遗事》(下称《遗事》)以及《黑旋风双献功》《梁山泊李逵负荆》等元明杂剧,都是水浒的蓝本。从水浒这些蓝本中,也能看出的水浒主题。
比如南宋龚开的《赞》中,宋江的赞词是: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 ,专犯忌讳?说明宋江并没有称王称帝,而只是称为“保义”。“保义”是保义郎的简称,保义郎在北宋五十二阶武将官职中,位列五十,倒数第三。宋江的这种低调,并不是因为实力弱,而是因为他忠心宋朝,他认为落草为寇后应该招安做官,即便只做大宋的保义郎也值了。
央视水浒宋江形象
宋江这个绰号,在《水浒传》中也有,且属于石碣排名的正式绰号。
《遗事》对水浒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宋江的故事,水浒基本都沿用了。比如宋江怒杀阎婆惜、宋江遇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授天书、宋江招安、宋江收方腊有功等。不过,《遗事》中石张叔夜招安宋江。
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去诰惠,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因此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后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
对了,在九天玄女所授天书上,除了天罡院三十六员将领的姓名外,还写着一段话。
宋江看了人名,未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
既然要宋江“广行忠义,殄灭奸邪”,也能说明,《遗事》的主题是招安,而不是反抗。否则天书上会写着“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反抗暴政,推翻赵宋”之类。
央视水浒宋徽宗形象
熟读水浒会发现,梁山好汉并不反对皇帝,更没有痛骂皇帝,他们对皇帝都称“赵官家”“赵君王”或者“圣上”“圣聪”等,对皇帝很尊敬。好汉们所抵抗者,都是贪官污吏,奸臣佞臣。
比如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是为了抵抗蔡京和梁中书;宋江率军攻打高唐州,是为了打高廉,救柴进;花荣反出清风寨,是为了救宋江,反刘知寨。除此之外,水浒中还有何涛、黄安、慕容彦达、黄文炳、蔡九知府等奸臣恶官。
我们看元明杂剧,其实也能发现这种现象。
比如《黑旋风双献功》中的白衙内,公然说自己“是那权豪势要之家,打死人不偿命的”,他与孙孔目之妻郭念儿有染,还把孙孔目陷害入狱,若非李逵出手,孙孔目早死在狱中;《同乐院燕青博鱼》中的杨衙内,以及《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的蔡衙内,也都是这般。他们打死人不偿命,就像揭了一块瓦那样简单。
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阶下小民闻吾怕……我是那权豪势要的人,嫌官小做不的,马瘦骑不的,打死人不偿命,长在兵马司里坐牢。我打死人如在房上揭一片瓦相似,不到半年,把瓦都揭净了。
新水浒高衙内形象
水浒中的高衙内,正是元杂剧中恶衙内的真实写照。
元明杂剧中,好汉们尽管替天行道,惩罚欺压良善的奸官,但他们也没有反对皇帝,他们只是帮助老百姓除掉害民贼而已。从这一点来说,梁山好汉也不是要反抗起义,他们所作所为,仍然是履行忠臣的职责。
到这里就可以发现,水浒的主题其实并非反抗起义,也不是割据自立,而是招安赎罪,洗脱罪名,重做忠臣。
水浒开篇点明,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都是“妖魔”,九天玄女也说宋江有魔心;但同时作者也说过,“妖魔”出世后黑气化为金光,九天玄女也告诉宋江,他只是“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如何重回紫府(指天界),自然是消罪赎罪。
实际上,当我们看历史上宋江的故事,也会发现这一点。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南宋王偁《东都事略》
央视水浒宋江
北宋末侯蒙给皇帝上书,他对“宋江之乱”的建议,就是赦免宋江,让他戴罪立功以自赎。水浒中的宋江,正是这样做的。
综合这些可以发现,整体上水浒的主题很明确。之所以说“整体上”,是因为水浒各部分的主题有差别,并不完全一样。
水浒主题的异同与变化
水浒的成书,是一次“接力赛”。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到水浒成书(通常认为水浒成书于嘉靖年间或者更晚),中间长达五百年,很多人都参与了水浒的创作。
比如,侯会等人就认为,水浒前十三回是“天才文人”后增加的;宋江招安部分也不是原本就有;征田虎和王庆部分自然是“插增”,不过征方腊和征辽,也被认为是后续的。只有从第十三回后半部分到梁山大聚义(侯会称这部分为“带诗本”),才最接近古本水浒,这也符合《遗事》。
央视水浒方腊和庞秋霞
正因为时间跨度超长,参与人员众多,且经过宋元明三个朝代,所以水浒才出现各部分主题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比如“带诗本”部分,止于好汉大聚义,并无后面的情节,这就谈不上“招安”或者“赎罪”,只能算“聚义”。而历史上的宋江,显然是“反抗”“起义”。
宋江的原型人物,除了历史上的宋江,其实还有两宋时期的“钟相”(这一说法来自侯会《水浒西游探源》),水浒中宋江一出场,作者就说他“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与历史上钟相收买人心的做法一致。而钟相是反抗起义者,以他为原型的宋江自然也是如此。包括元杂剧中,梁山好汉惩罚贪官,公然与朝廷对抗,也属于反抗,且元杂剧从没提到梁山招安、征方腊等事。
尽管水浒局部有“反抗”,但整体上主题一致。尤其是到了明朝,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汉人再度归汉人统治管理,文人地位提高,他们对蒙古人的抵抗情绪逐渐减弱,成书于这时期的水浒,自然也就越来越倾向于“招安”了。
央视水浒鲁智深形象
比如明代水浒杂剧《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义侠记》等,鲁智深、武松等人,都发出了“何年再得趋帝阙”“此后是王臣”的感慨。《宝剑记》中,林冲妻子张氏甚至劝林冲去弹劾佞臣,挺直腰杆做忠臣。
总而言之,水浒的主题是“招安赎罪”,少部分体现出的“反抗”“起义”并不影响整体。
参考资料:《水浒全传》《东都事略》《大宋宣和遗事》《黑旋风双献功》《鲁智深喜赏黄花峪》《宝剑记》《义侠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