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浪潮袭来,无数热血青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紧随其后奔赴祖国边境。
他们在那里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将这群已不再年轻的青年人带回家乡,在这片他们曾经耕耘过的热土上,不仅曾留下汗水和泪水,还有他们生命的痕迹。 -------摘自豆瓣《孽债》影评!孙阿姨就是随着当年上海知青下乡返沪一起回来的上海媳妇,自己的过往像极了《孽债》里的桥段,说起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1951年出生在云南省边境的她,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双版纳姑娘,性格和善,为人真诚。那个时代出生,基本上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人,祖国遇到的困难和坎坷她都经历过。15岁时响应国家号召到远离家乡200多公里的地方支持农村建设,后来工作分配到一家汽车厂,一直工作到退休。
当然,在这个汽车厂里工作的不止有当地青年,也有从上海被下放到那边的知青。那时候交通运营单位都是国家统一管理,厂子很大,光从上海被分配到这个厂里的知青加起来就有100多人。也就是在这里,孙阿姨遇见了现在的老公,那时候大家年龄相仿,宿舍也都是连排的的集体宿舍,一来二往,年轻人之间都玩开了。空闲时一起出去玩玩,吃饭时一起交换菜肴。
“厂里那么多人,您是怎么一眼就相中叔叔了呢?”
“人与人相处,说到底还是要看性格是否合得来。”说起和叔叔的相遇相知,孙阿姨告诉我们当时的叔叔很腼腆,不善言辞,不过特别懂得照顾人,那时候不知怎的,和孙阿姨特别聊得来。经常给孙阿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照顾,每逢他回到上海了有什么最新的“小道消息”也总是和孙阿姨一起分享。慢慢的两人就走到了一起,交往后的一年相约去见了父母,领了证。
“那时候谈朋友会送什么纪念物吗?”
“没有,那时候的人特别单纯,礼物也没有,甜滋滋的话也不会说,见面只问:你吃了吗,没吃的话椅子吃点......”淳朴的感情,全靠二人的真心相惜,成亲时喜酒和结婚纪念照都没有,就直接过起了小日子。
成家后的头几年是最忙的,要照顾孩子,还要忙活攒钱。除掉日常生活开支,身在外地的叔叔特别想念上海,两口子一有空就往上海跑。刚开始探亲假是4年一次,越到后来政策稍有宽松,可是到上海的车票光是一个单趟就得花上大几十块,对于每月仅仅几十块的他们而言还是很紧张的。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往后的日子稍有好转,但是知青返沪又开始折腾起来。儿子十二岁那年被上海奶奶接到上海读书,但是刚来的那会,由于户口在外地,儿子上学要交借读费,而老两口的户口也遭遇波折。首先是叔叔得病,到后面去世了户口也一直留在云南,而孙阿姨的户口一直到1999年退休之后才迁回到上海。
如今丈夫去世多年,孙阿姨也回到上海20年,对上海的生活也基本适应,虽然上海的居住条件不是很宽裕,但是孙阿姨说,政府对大家已经很好了,人活着还是一个心态。
平凡的人生,却是一代人生活的代表,那代人的真诚和纯粹,那代人的骨子里刻满的奋斗和坚持,在阿姨这里都显露出来,我想,作为后辈,需要记住的不仅那个时代的故事,还有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