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景云
人气电视剧《陪读妈妈》讲述了四位身份不同的母亲在温哥华陪孩子陪家长的故事。
这四位妈妈,一位是基金商人的阔太太,一位是自己开办公司的女强人,一位是单亲老移民,一位则是在上海胡同开小吃店的穷人妈妈。在四大戏份中,穷人妈妈和自己孩子的戏份实际上并不多,但却极尽真实,而且最容易刺痛观众。其他三位家长,都是家里面比较殷实的,至少在经济上允许自己的子女在温哥华接受国际教育。而这个家里开小吃店、老公不得不靠给人送水多赚一些钱的妈妈,孩子是因为学习好成为国际交换生,他们才能温哥华读书。
孩子成绩好,显然是穷人妈妈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电视剧《陪读妈妈》中显然不愿意满足观众的这种美好意淫,屡次通过剧情走向来提醒穷人妈妈们,也许,你不经意间的几句话,就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致命话语。
在剧情中,穷人妈妈是第一个打孩子的。因为穷人孩子和富人孩子联合演出了一场恶作剧,为了满足富人孩子不想温哥华读书的欲望。结果,两个还在都差点被学校开除。富人孩子的母亲只是语重心长的教育,而穷人孩子的妈妈给了孩子一个嘴巴子,最后自己还哭了。这个穷人妈妈哭诉说,自己也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容不得半点疏忽。
挨打的孩子没有向富人孩子那样叛逆,他反而真的超乎一般孩子的承受能力,认同了母亲的不容易。但是,也正是这种不叛逆,让他的心理人格受到更大的摧残。在学校的戏剧公演课上,穷人孩子希望能给台下落座的妈妈长脸,因此极度紧张,最终造成忘记台词,不敢上台,自卑到将自己关在厕所里边,受到很多坏孩子的嘲笑。
这也是促使穷人妈妈决定留下来陪读的根本原因。孩子确实太小,他作为交换生一个人在温哥华,很多事情超出了他自己可以承受与处理的范畴。不过,这位上海开小吃店的穷人妈妈,正是因为他留下来,孩子要经历的精神摧残,才正式开始。我们在他们的相处中,可以看到如何做一个及格的穷人妈妈。当然,戏中这位,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反面教材例证一。穷人妈妈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跟在上海经营小吃摊的老公通电话,说自己这边一切都好,让自己老公不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自己也能在温哥华赚钱了,让老公也要吃点好的等等。镜头一转,给了穷人孩子画面。他正在假装学习,而实际上内心崩塌,留下了眼泪来。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信号。我们穷人妈妈甚至于爸爸,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遭遇了一种没有办法拒绝的贫困打击。我们看似以吃苦的方式教育子女们坚强,实际上只是以穷人特有的可怜来摧残孩子的心灵。这种摧残,只能让他们极度自卑,在学习之外,不敢有半点别的松懈。这根绷紧的琴弦,早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反面教材例证二。穷人妈妈在温哥华陪读妈妈互助会会长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份给另一位陪读家长做小时工的机会。每个小时竟然有12加币的薪水。可谁知,在工作中,穷人妈妈却受尽了富人妈妈的刁难,更是在精神上屡次地打击她。
在第13集的剧情中,穷人妈妈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做了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她突然不再节俭,问儿子想吃什么,随便点,而且点贵的。儿子起初不敢乱花钱,只敢点水煎包之类的。但是穷人妈妈因为受了刺激,所以需要通过一种花钱的方式寻求补偿,因此让儿子点贵的,最后俩人点了鸡鸭鱼肉之类的。
这根本不是一次快乐的消费。这是一次大额消费之间对母子二人的精神虐待。这是典型的精神自虐。穷人妈妈获得是一种精神自虐的快感,而孩子遭受的,也正是这种被动承虐。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的打击,一定是金钱成为一种罪恶与化解罪恶的方式。
这些例证,无一例外的告诉观众,穷人妈妈往往不经意间的举动,让孩子遭遇了贫困带来的巨大打击。这些打击,并非因为贫困而无法实现某些物质上的购买,而是贫困成为一种严重的精神负担,这种精神负担无时无刻不在摧残自己。借此,我想讲两个好例子。
第一个,是《泰坦尼克号》里边,贫困的男主角混入女主角的富人船舱,他根本没有窘迫感,甚至于丝毫不认为自己低于他们,更是在他们面前活动的游刃有余。当富人女主角要跳船自杀的时候,男主角更是说,别跳呗(抱歉,老是想带岳云鹏的腔调)。
这便是一种穷开心。穷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要保持一种不因贫穷而不乐观的心态,要更积极的去面对世界,才有可能从自己这代或者下一代改变这个穷困的事实。
第二个,则是余华小说《兄弟》里边的父亲角色。这个角色,在小说的剧情里边,不仅遭遇了经济方面的贫穷,更是遭遇了社会生存方向上的窘境。但他一直以一种非常乐观的方式面对两个孩子。家里没有筷子吃饭了,他找来树枝,告诉孩子,这就是古人的筷子。两个孩子开开心心地用起来。
如何在贫穷中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一门大学问。要不是大学问,孔子也不会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此,我们共同自省。